(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八有机化合物(含解析)

DOC
  • 阅读 6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770.500 KB
  • 2022-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八有机化合物(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八有机化合物(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八有机化合物(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八有机化合物(含解析)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八有机化合物(含解析)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八有机化合物(含解析).doc,共(25)页,77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1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测试(八)有机化合物1.有一环状化合物C8H8,它能使含溴的CCl4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它的分子中碳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的衍生物只有一种,这种环状物可能是()答案D解析根据性

质可知该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一种氢原子,A中是5种氢原子,B中是2种氢原子,C中没有不饱和键,D中有碳碳双键且只有1种氢原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C.乙烯和聚乙烯都能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淀粉、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聚乙烯不含碳碳不饱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3.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原因结论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B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2-C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它们属于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答案B解析CH2==

=CH2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则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A项错误;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故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B项正确;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虽然形式相同,但由于n的值不同,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C

项错误;CH3COOCH2CH3和H2O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CH2===CH2与H2O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D项错误(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7种答案C解析根据分子的对称性,分子中含5种不同的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共

5种,C项正确。5.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序号实验目的方法及操作①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②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色是否褪去③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向鸡蛋清溶

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④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溶液中加稀HNO3酸-3-化,再滴加AgNO3溶液⑤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不

同反应的反应热数据的大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答案C解析①钠与水反应剧烈,与乙醇反应缓慢,可以比较其中羟基的活泼性强弱;②H2C===CHCHO中的醛基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其中含碳碳双键;③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溶液中发生变性生成沉淀,且加水不溶;④溴乙烷在碱性条件

下生成溴离子,硝酸中和氢氧化钠后用硝酸银可检验出生成的溴离子;⑤反应速率不能依据反应热数据进行分析。6.分子式为C5H12O的饱和一元醇与和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13种B.14种C.15种

D.16种答案D解析与C5H1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为C4H8O2,由于C5H12O属醇的异构体有8种,C4H8O2属羧酸的异构体有2种,所以它们生成的酯有16种,故选D。7.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条件下,新戊烷、异戊烷、正戊烷的沸点依次升高B.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D.(CH3)2CHC(CH3)3的名称为2,3,3­三甲基丁烷答案A解析A项,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正确;

B项,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C项,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是萃取,原理不同,错误;D项,正确命名为2,2,3­三甲基丁烷,错误。8.下列有机物,既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又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苯B.甲苯C.乙烯D.乙烷答案C解析A项,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项,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项,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能与

溴水发生加成;D项,乙烷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A.2­甲基丙烷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答案A解析2­甲基丙烷中含有两种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两种,A正确;B中前者是酚类,后者是醇类,不

是同系物,B错误;C中加成的产物不具有顺反异构,都是正丁烷,错误;D中名称应是2,3­二甲基戊烷,错误。10.有机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A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A.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B.1molB物质可以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molH2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由B、D制备E时浓H2SO4只作吸水剂答案D解析A项,有机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

发展水平的标志,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正确;B项,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为乙醇,1mol乙醇可以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mol氢气,正确;C项,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C为

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生成乙酸,D为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E为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遇到乙酸会有二氧化碳产生,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有分层现象,乙醇与饱和碳酸钠溶液互溶而无分层现象,故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区别三者,正确;D项,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

酯时,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错误。11.维生素D有多种存在形式。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该物质天然存在于植物体中。-5-下列有关维生素D2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D2的摩尔质量为382g·mol-1B.维生素D2含有一

种官能团C.能发生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D.能使溴的CCl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维生素D2的分子式为C28H44O,故摩尔质量为396g·mol-1,A项错误;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B项错误;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碳

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项正确。12.某学生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中实验方案设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淀粉溶液――→H2SO4△水解液――→碘水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B.淀粉溶液――→H2SO4△水解液――→

2△无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完全水解C.淀粉溶液――→H2SO4△水解液――→NaOH中和液――→2△有红色沉淀。结论:淀粉已水解D.淀粉溶液――→H2SO4△水解液――→银氨溶液无现象。结论:淀粉没有水解答案C解析A

项,方案正确,结论错误,因为当淀粉部分水解时,残留的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色;B、D项,方案设计及结论均不正确,因为当水解液呈酸性时,加入的Cu(OH)2(或银氨溶液)首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而无法与葡萄糖作用。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和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分子

式为C5H12O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D.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不同答案B解析A项,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戊基有8

种,则戊基与羟基结合形成的戊醇有8种;C项,石油中的分子和油脂都不是高分子;D项,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烯-6-消耗氧气的量相同,故转移的电子数相同。14.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烯烃,加氢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这种烯烃可能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

6种C.7种D.8种答案A解析由加氢后产物的结构简式可知,烯烃中应在1,2(与2,7同)、2,3、3,4、4,5(与4,8同)、5,6(与8,9同)之间出现,共5种,A正确。15.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式都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B.都是多糖,

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都能发生水解,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D.所含碳、氢、氧质量比相同答案D解析淀粉与纤维素的通式都可以写成(C6H10O5)n,但由于二者n值不同,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淀粉遇碘变蓝色,纤维素则不可以,但二者水解最终产物相同,均为葡萄糖,由二者分子式可知二者所含碳、氢、氧的质量比相同。16.如图是立方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B.其二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

构体C.它的分子式不符合CnH2n+2,所以它不是饱和烃D.它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A项,立方烷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正确;B项,二氯代物有三种同分

异构体,固定一个氯原子,则另外一个氯原子可在同一条边的碳上,也可在面对角线的碳上,还可在体对角线的碳上,正确;C项,它的分子式不符合CnH2n+2,但分子结构中只含有碳碳单键,是饱和烃,错误;D项,它与苯乙烯的分子式都是C8H8,但结

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17.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7-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官能团为碳碳双键、

羧基B.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C.能发生氧化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根据球棍模型,可知该分子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A项,从结构可知其官能团为羧基和碳碳双键;B项,二者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

键,易被氧化;D项,分子中存在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1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葡萄糖

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答案B解析A项,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错误;C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D项,CuSO4是重金属盐,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发生变性,得到的沉淀不能溶于水,错误。19.某有机物的

结构简式如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氧化⑦中和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答案D解析该有机物中的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羧基能发生酯化、中和反应,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羟基能发生取代、消去、酯化、氧

化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D项正确。-8-20.下列与有机化合物有关的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B.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乙烷的电子式为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答案C解析A项是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错误;B项聚乙烯中不

含碳碳双键,错误;D项乙烯的结构简式中的碳碳双键不能省略,错误。21.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中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由CH2===CH2制得有机物A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2)A与B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3)由石油裂解

产物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H2===CH2+H2O――→催化剂CH3CH2OH加成反应(2)CH2===CHCOOH+CH3CH2OHCH2==

=CHCOOCH2CH3+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nCH2===CH2――→高温、高压催化剂2CH2解析根据题中合成路线,推断出有机物A为CH3CH2OH,B为CH2===CHCOOH。22.Ⅰ.现有下列7组物质:A.C60与金刚石B.H和DC.C

H4和C9H20D.O3和18O-9-请将其代号填入下表中:类别组别同系物①________同分异构体②________同位素③________同素异形体④________同种物质⑤________不

属于以上任何一种类别⑥________Ⅱ.在下列五种物质中:①CH3CH===CH2,②③CH3CH2OH,④CH3COOH,⑤聚乙烯。(1)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2)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3)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

(4)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5)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答案Ⅰ.①C②EG③B④A⑤F⑥DⅡ.(1)①(2)⑤(3)④(4)③④(5)①②解析Ⅱ.(1)①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2)⑤是有机聚合物,是高分子化合

物。(3)④具有羧基能与Na2CO3溶液反应。(4)③具有羟基,④具有羧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5)①②具有不饱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C—H键,可以发生取代反应。23.(2018·长春普通高中质检)苯佐卡因

为白色结晶粉末,具有麻醉性,常用作伤口创-10-面的镇痛剂。工业上通常使用甲苯和淀粉为主要原料来生产苯佐卡因,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ⅰ.苯环上连有甲基时,再引入其他基团主要进入甲基的邻位或对位;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再引入其他基团主要进入羧基的间位。ⅱ.(有弱碱性,易被氧化)。(1)反应

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需要控制好温度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物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______,判断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用________(填试剂名称)检验。(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4)甲苯的二氯取

代物结构有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答案防止硝酸受热分解且温度过高易生成三硝基甲苯(2)羟基、醛基碘水-11-解析由信息ⅰ可知甲

基是邻对位取代基、羧基是间位取代基,再由的结构可知为先引入—NH2后氧化得到,而—NH2易被氧化,再由信息ⅱ可知引入—NH2必须引入—NO2,且—NH2需在最后一步还原,综合流程可知发生的反应24.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

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后流回烧瓶内)(如图甲),加热-12-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如图乙)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

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酸、浓硫酸和乙醇外,还应放入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图乙中冷凝水从________口进,________口出。(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

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图甲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2)ba(3)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分液(萃取)'蒸馏'蒸馏(4)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反应的温度,增加

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解析(1)为了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碎瓷片或沸石。(2)冷凝时宜采用逆流原理,水从b口进,a口出。(3)可从分析粗产品的成分入手,粗产品中含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和水四种物质,用饱和Na2CO3溶液进行萃取

、分液可把混合物分离成两份,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另一份-13-是乙酸钠和乙醇(即B)。蒸馏B可得到乙醇(即E),留下的残液是乙酸钠溶液(即C),再向C中加稀硫酸,经蒸馏可得到乙酸溶液。(4)有机反应最好控制一定温度,加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原料,有利于提高产量。-14-考

点3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组一基础小题]1.下列定量仪器读数正确的是()A.8.0mLB.24.00gC.23.65mLD.38.2℃答案D解析A项读数为7.9mL,错误;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B错误;滴

定管读数应为22.35mL,C错误;D正确。2.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钠与水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15-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

排出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D从细口瓶中取液体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答案C解析A实验错在没有用滤纸将钠块表面的

煤油吸干,同时钠与水反应剧烈,烧杯中不能装满水;配制KCl溶液时应先将KCl固体溶解在小烧杯中,恢复到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B中操作错误;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掌心,D中操作错误。3.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取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①用浓氨水清

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③用热的浓盐酸清洗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FeCl3溶液的试剂瓶;⑤用NaOH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A.①不对B.③④不对C.④⑤不对D.全部正确答案A解

析①中残留物为Ag,它不溶于氨水,常用稀HNO3除去;②中残留物为I2,它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洗去;③中残留物为K2MnO4和MnO2,其中K2MnO4用水即可洗去,但MnO2难溶于水,可利用其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MnCl2而洗去;④中残留物主要为Fe(OH)3,能用盐酸洗去;⑤中利用苯

酚的酸性使其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酚钠而洗去。4.下列有关化学品与安全的说法或操作错误的是()A.运石油的油罐车上应贴标志,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应贴标志,并由专人押运B.欲往燃烧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必须要先熄灭酒精

灯并等酒精灯完全冷却后才能加入酒精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电器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适当措施灭火D.若家中出现煤气泄漏,会闻到浓烈的气味,应马上开窗通风,切不可打电话或打开其他电器-16-答案C解析石油易燃,浓硫酸有腐蚀性,故A正确;往燃烧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或酒

精灯没有完全冷却时加入酒精都可能会引起火灾,所以必须要先熄灭酒精灯并等酒精灯完全冷却后才能加入酒精,故B正确;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锅盖,隔绝空气进行灭火,故C错误;若家中出现煤气泄漏,应马上开窗通风,切不可打电话或打开其他电器,打电话或打开其

他电器时会引燃煤气,故D正确。5.以下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实验装置,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液态有机物B.装置②,可用于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两种固体C.装置③,可用于做

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D.装置④,选择合适药品时,可用于制备少量氨气或氧气等答案A解析装置①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液态有机物,温度计需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A错误;碳酸钠加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此装置可用来鉴别此两种物质,故B正确;此装置可用来作CO还原

氧化铁的实验,故C正确;可用浓氨水、碱石灰制备氨气,用二氧化锰、双氧水制备氧气,故D正确。[题组二高考小题]6.(2018·全国卷Ⅰ)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7-答案D解析反应物均是

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确;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正确;乙酸乙酯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D错误。7.(2018·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

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

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B解析锌粒与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溶液,滴定终点时,碳酸氢钠应该完全反应转化为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此时溶液应

该显酸性(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应该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B错误。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C正确。常压蒸馏时,为保证加热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正确。8

.(2017·全国卷Ⅰ)《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

C.干馏D.萃取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所述操作及现象可知,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为升华。9.(2017·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取20.00mL盐酸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18-形瓶

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0.010mol·L-1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g,放入100mL容量瓶

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答案B解析刻度以下部分还有盐酸,实际放入锥形瓶内的盐酸体积大于20.00mL,A错误;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清洗碘,又因为酒精与水互溶,所以再用水清洗可洗净,B正确;将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相当于稀释溶液,会造成

醋酸钠溶液pH偏低,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C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D错误。10.(2016·全国卷Ⅰ)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A项,乙酸与乙醇的反应为

可逆反应,反应后生成的乙酸乙酯与乙醇、乙酸互溶,用长颈漏斗无法分离;B项,NO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项,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虽可除去HCl,但带出了水蒸气,得不到纯净的Cl2。11.(2016·全国卷Ⅲ)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

确的是()实验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CCl4萃取

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答案D解析A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以防液体溅出,故错误;B项,制O2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19-吸引起试管炸

裂,故错误;C项,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过浓硫酸除水蒸气,否则制得的Cl2中会含有水蒸气,故错误。12.(2016·天津高考)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制乙炔的发生装置蒸馏时的接收装置除去SO2中的少量HCl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答案C解

析A中应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B中蒸馏时接收装置不应封闭;D中K2Cr2O7溶液有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应改用酸式滴定管。[题组三模拟小题]13.(2019·武汉调研)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

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渗析C.蒸馏D.干馏答案C解析“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意思是把发酵好的酒装入甑中,烧火对其加热,让酒

精蒸发出来,“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意思是从竹管中流出的液体像水一样澄清,但是味道更加浓烈,这就是酒形成的甘露啊!此描述中有蒸馏的各种装置和操作,如“甑”为蒸馏装置,“其清如水”为冷凝出来的液体,则必有长

竹管等冷凝装置、收集装置,并且符合了蒸馏的操作流程,如“蒸”为加热操作,故此“法”是指“蒸馏”。14.(2019·重庆质检)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将茶叶

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20-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答案B解析灼烧需要坩埚(①)、泥三角(⑨)和酒精灯(②),A项不符合题意;溶解、稀释时不需用容量瓶(⑥),B项符合题意

;过滤需要烧杯(④)、漏斗(⑤)和玻璃棒(⑦),C项不符合题意;检验Fe3+需用试管(③)、胶头滴管(⑩)、KSCN溶液(⑧),D项不符合题意。15.(2018·昆明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2.85mL的KMnO4溶液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D.配制500mL0.4mol/LNaCl溶液,必要的仪器如图乙所示答案C解析A中KMnO

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图甲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中不需要分液漏斗,而需要容量瓶。[题组一基础大题]16.下面所列的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几种常见的仪器:①温度计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烧杯⑤圆底烧瓶⑥量筒⑦玻璃棒⑧坩埚⑨分液漏斗(1

)在仪器上标明具体使用温度的是(不考虑温度计)________;可作反应容器并可加热的是________;实验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灼烧物质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2)需

要用到温度计的实验是________。①用乙醇制取乙烯②石油分馏③浓硫酸稀释④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3)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21-①搅拌②引流③蘸取溶液不同实验中其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A.在用无水碳酸钠配制100mL0.12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是________。B.在用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水等试剂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2-4等杂质离子以获得纯净的食盐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答案(1)②③⑥④⑤②③⑨⑧(2)①②④

(3)①②①②③解析(1)通常情况下,量器类仪器标记使用温度,如滴定管、容量瓶、量筒。因为温度变化会改变玻璃仪器容积,所以需要在规定的温度下使用。可作反应容器并可加热的是烧杯和圆底烧瓶;实验前必须检漏的是容量瓶、滴定管和分液漏斗;灼烧物质需用坩

埚。(3)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时,固体溶解(搅拌)以及转移溶液到容量瓶中(引流)都要用到玻璃棒。粗盐的提纯要经溶解(搅拌)、加除杂试剂(搅拌)、过滤(引流)、调节酸度(蘸取溶液测pH)等操作。[题组二高考大题]17.(2018·全国卷Ⅱ)K3[Fe(

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光照2FeC2O4+3K2C2O4+

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①称量m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

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答案(1)3FeC2O4+2K3[Fe(

CN)6]===Fe3[Fe(CN)6]2+3K2C2O4(2)①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②CO2CO③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④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

2O3(3)①溶液变紫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②5cV×561000m×100%解析(1)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光照2FeC2O4+3K2C2O4+2CO2↑,反应后有草酸亚铁产生,所以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O4。(2)①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条件下能氧化金属铜,能影响E中的反应,所以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反应中一定产生了二氧化碳。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即有还原性气体CO生成,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CO。③为防止倒吸,必须保证装置中保持一定的压力,所以停止实验时应进

行的操作是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氮气。④要检验Fe2O3存在,首先要转化为可溶性铁盐,因此方法是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3)①高锰酸

钾氧化草酸根离子而自身被还原,达到滴定终点时高锰酸钾不再被还原,故溶液变紫色。②锌把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又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反应中消耗高锰酸钾0.001cVmol,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

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5cVmol,则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0.005cV×56m×100%=5cV×561000m×100%。18.(2017·全国卷Ⅰ)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

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23-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________。(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

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

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VmL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_%。答案(1)避免b中压强过大(2)防止暴沸直形冷凝管(3)c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4)①液封,防止氨气逸出②NH+4+OH-=====△NH3↑+H2O保温使

氨完全蒸出(5)1.4cVm7.5cVm解析(1)加热水蒸气时,若关闭k1,b中压强增大,a可起安全管的作用,防止烧瓶内压强过大,造成事故。(2)碎瓷片可防止蒸馏水在加热时暴沸;f是直形冷凝管。(3)关闭k1后形成密封体系,水蒸气冷凝,管路内形成负压,导致g中水倒吸入

c中。(4)①d中保留少量水可以起到液封作用,防止生成的NH3逸出。②铵盐与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e采-24-用中空双层玻璃瓶可起到保温作用,使生成的

氨气尽可能地逸出,以减小实验误差。(5)由题给化学方程式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根据氮原子守恒可得关系式:C2H5NO2~N~HCl。n(C2H5NO2)=n(N)=

n(HCl)=cV×10-3mo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cV×10-3mol×14g·mol-1mg×100%=1.4cVm%;样品的纯度≤75g·mol-1×cV×10-3molmg×100%=7.5cVm%。[题组三模拟大题]19.(2018·济南一模)摩尔盐[(

NH4)2Fe(SO4)2]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以下是利用废铁屑、稀硫酸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取摩尔盐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中加Na2CO3溶液是为了洗涤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利用简要文字和必要的离子方程式说明),配制100g10%的Na2CO3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2)“步骤2”中所用废铁屑必须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步骤3”加入(NH4)2SO4固体充分搅拌溶解后,依次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4)一般采用滴定法测定摩尔盐产品中Fe2+的含量:称取4.0g摩尔盐样品,溶于水,加入适量稀硫酸,用0

.2mol·L-1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mLKMnO4溶液。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产品中Fe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③滴定过

程中,左手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摇动锥形瓶,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读数。此时若俯视读数,测定结果将偏________(填“高”或“低”)。答案(1)使平衡CO

2-3+H2OHCO-3+OH-右移,增强溶液碱性托盘天平(2)防止产生Fe3+,保证所制摩尔盐的纯度(3)冷却结晶-25-(4)①5Fe2++MnO-4+8H+===5Fe3++Mn2++4H2O②14%③酸式滴定管的活塞溶液出现浅

紫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低解析(1)加热是为了促进CO2-3的水解,提高溶液碱性;配制100g10%的Na2CO3溶液需要的仪器除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要称一定质量的Na2CO3固体,所以还需要托盘天平。

(2)“步骤2”中所用废铁屑过量可以防止Fe2+被氧化为Fe3+,保证所制摩尔盐的纯度。(3)蒸发结晶的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①Fe2+―→Fe3+,铁元素化合价升高1价,MnO-4―→Mn2+,锰元素降低5价,根据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可列出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Mn2++5Fe3++4H2O;②设4g产品中Fe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5Fe2+~MnO-4,51xmol0.01L×0.2mol·L-1解得x=0.01,所以4g产品中Fe2+的

质量为0.01mol×56g·mol-1=0.56g,所以4g产品中Fe2+的质量分数为0.56g4g×100%=14%;③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直到溶液变为浅紫色,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此时若俯视读数

,读出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将偏低。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