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六(含解析)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04.500 KB
  • 2022-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六(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六(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六(含解析).doc,共(4)页,104.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0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选择题专项练(六)(建议用时:10分钟)1.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瓷器属于硅酸盐产品,china一词又指“瓷器”,这反映了在世界人眼中,中国作为“瓷器故乡”的形象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C.“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制作“嫦娥”太空飞行器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后得到的产物均为四面体结构B.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C.将乙烯和苯分别通入或加入溴水中,均能出现褪色现象,且褪色原理相同D.淀粉、油脂

和蛋白质均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3.W、X、Y、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氧化物较多,其中一种为红棕色气体,X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Z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的水化物为强碱C.Y、Z的最高价氧化物均能溶于水D.常温下,Y的单质为固体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Zn(OH)2·ZnCO3是制备活性ZnO的中间体,以锌焙砂(主要成分为Z

nO,含少量Cu2+、Mn2+等离子)为原料制备2Zn(OH)2·ZnCO3的工艺流程如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NH4)2SO4、NH3·H2O的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H+4)=2c(SO2-4)B.“浸取”时为了提高锌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适当加热C.“

浸取”时加入过量的NH3·H2O,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2O2+2NH3·H2O===MnO2↓+2NH+4+2H2OD.“过滤Ⅲ”所得滤液可循环使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NH4HCO36.利用“Na­CO2”电池将CO2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Na­CO2”

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放电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流流向为MWCNT→导线→钠箔B.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Na++4e-===2Na2CO3+CC.原两电极质量相等,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电极表面,当转移0.2mole-时,两极的质量差为11.2gD.选用NaClO

4­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导电性好,与金属钠不反应,难挥发7.25℃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gCl在水和NaCl溶液中的溶度积分别为K1、K2,则K1>K2B.0.1mol·L-1的NaHA溶液的pH=4.3:c(HA-)>c(H+)>c(H2A)>c(A2-)

C.pH=2的HA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混合:c(OH-)+c(A-)=c(Na+)+c(H+)D.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2c(Na+)=3[c(CO2-3)+c(HCO-3)]选择题专项练(六)1.解析:选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我国是瓷器

故乡,china一词又指“瓷器”,A项正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是青蒿素的萃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无机非金属

材料,D项错误。-3-2.解析:选B。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HCl为直线形结构,A项错误;饱和Na2CO3溶液与乙醇混溶,与乙酸反应生成气体,与乙酸乙酯分层,B项正确;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发生了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二者褪色原理不同,C项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

误。3.解析:选D。由“W的一种氧化物为红棕色气体”可知,W为N;X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且X的原子序数比W的大,故X为Al;N、Al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故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若Y为Si,则Z为Cl;若Y为P,则Z为S。N的非金属性比Si、P都强

,A项错误;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B项错误;若Y为Si,SiO2难溶于水,C项错误;不管Y是Si还是P,其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D项正确。4.解析:选A。①过滤操作中应用玻璃棒引流,错误;②分离固体Na

Cl和碘单质可以采用升华的方法,正确;③稀释浓硫酸时应“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不应用玻璃棒引流,且不能在量筒中稀释,错误;④胶头滴管在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错误。5.解析:选D。(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

)+c(H+)=2c(SO2-4)+c(OH-),因溶液呈中性,故c(H+)=c(OH-),所以c(NH+4)=2c(SO2-4),A项正确;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判断“浸取”时为了提高锌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为搅拌、适当加热,B项正确;“浸取”时加入过量的NH3·H2O,溶液呈碱性,H2O2将

Mn2+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2O2+2NH3·H2O===MnO2↓+2NH+4+2H2O,C项正确;“过滤Ⅲ”所得滤液为硫酸铵溶液,可循环使用,其化学式为(NH4)2SO4,D项错误。6.解析:选C。

金属钠失电子,做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流流向相反,由MWCNT→导线→钠箔,A正确;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O2被还原为C,电极反应式为3CO2+4Na++4e-===2Na2CO3+C,B正确;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

CO2+4Na++4e-===2Na2CO3+C,当转移0.2mole-时,生成0.1mol碳酸钠和0.05mol碳,正极质量增重为0.1mol×106g·mol-1+0.05mol×12g·mol-1=11.2g,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Na-e-===Na+,当转移0.2mole-时,消耗0.2mol金属钠,质量为0.2mol×23g·mol-1=4.6g,所以两极的质量差为11.2g+4.6g=15.8g,C错误;选用NaClO4­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导电性好,与金

属钠不反应,难挥发,D正确。7.解析:选C。溶度积只与温度有关,所以K1=K2,故A错误;0.1mol·L-1的NaHA溶液的pH=4.3,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HA-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存在c(HA-)>c(H+)>c(

A2-)>c(H2A),故B错误;pH=2的HA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H+、OH-、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A-),故C正确;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因体积不

能确定,所以不能确定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故D错误。-4-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