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化学基本概念(含解析).ppt,共(86)页,2.010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49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基本概念01考能探究知识整合目录01化学计量及其应用03离子反应02氧化还原反应考能探究知识整合考能探究知识整合对点集训化学计量及其应用PART01一、阿伏加德罗常数1.判断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题正误的“三大步骤”第一步:查看
物质的状态及所处状况——正确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的前提。第二步:分析题干所给物理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进行换算的前提。第三步:把握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正确判断微粒数目的前提。2.主要方法(1)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
于“标准状况”。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酒精、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是气体)。(2)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
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际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3)记“组成”,突破“结构”判断陷阱①记特殊微粒中质子、中子或电子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②记实验式相同的物质,如NO2和N
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③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④记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18O2、H37Cl等。(4)审“要求”,突破“离子数目”判断陷阱一审是否有弱酸或弱
碱离子的水解。二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三审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中,c(H+)=0.1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
0.1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5)记“隐含反应”,突破“粒子组成、电子转移”判断陷阱注意可逆反应,如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NH3的分子数应小于2NA。再如弱电解质中存在电离平衡,不能完全电离等。(6)
“分类”比较,突破“电子转移”判断陷阱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的判断。如Cl2和Fe或Cu等反应,Cl2只作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再如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Na2O2与SO
2反应,Na2O2只作氧化剂。②量不同,生成物中元素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③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生成物中元素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
S。④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先氧化I-,再氧化Fe2+。二、二、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关系考点1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典型例题答案1.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3He含有的质子数为2NAB.500mL2mol·L-1F
eCl3溶液中Cl-数目为3NA,且=3C.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1mol某烷烃CnH2n+2(n≥1)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1)NA解析B解析▶3He的原子序数为2,质子数为2,则1mol3H
e含有的质子数为2NA,A项正确;Fe3+为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发生水解,所以500mL2mol·L-1FeCl3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3,B项错误;无论是生成MgO还是Mg3N2,镁元素的化合价均由0价升高到+2价,1molMg失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2A,C项
正确;1molCnH2n+2(烷烃)中含有(n-1)mol碳碳单键和(2n+2)mol碳氢键,总共含有(3n+1)mol共价键,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1)NA,D项正确。答案解析2.国际计量大会第26
届会议新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有了准确值:6.02214076×1023mol-1,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B.64gSO2与
足量的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目为NAC.常温下,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01NAD.0.1L1mol·L-1Na2S溶液中S2-与HS-总数为0.1NAA解析▶乙烯和丙烯的实验式为CH2,常温常压下,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含
3molCH2,所以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A项正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进行到底,所以生成的SO3分子数目小于NA,B项错误;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的微粒数目,C项错误;Na2S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硫元素的粒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S
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所以S2-与HS-总数小于0.1NA,D项错误。答案解析突破训练1.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12C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AB.25℃时,500mLpH=11的碳酸钠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005NAC.0.10L2mol·L-1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的数目之和为0.2NAD.1mol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4NAC解析▶每个12C18O分子含有6+10=16个中子,故标准状况下
,11.2L(0.5mol)12C18O中共含有8NA个中子,A项正确;25℃时,pH=11,c(OH)-=0.001mol·L-1,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故500mL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00N5A,B项正确;HCO3-既能电离为CO32-,又能
水解为H2CO3,0.10L2mol·L-1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的数目之和小于0.2NA,C项错误;由SiO2的结构可知,1mol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4NA,D项正确。答
案解析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O—H键的数目大于NAB.2.24LCl2完全与CH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HCl数目为0.1NAC.常温下,5.6g铁分别与足量氯气和浓硝酸反
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0.3NAD.pH=2的H3PO4溶液中,H+的数目为0.01NAA解析▶10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1mol乙醇、3mol水,乙醇、水中均含O—H键,所以10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O—H键的数目大于NA,A项正
确;未指明状态(温度和压强),2.24LCl2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B项错误;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C项错误;溶液体积未知,故此溶液中H+的个数无法计算,D项错误。易错易混1.标准状况与常温、常压的难
辨别性。只有气体体积才与温度、压强有关,而质量与温度、压强无关。关于气体与非气体的判断:标准状况下,无机物中常见的SO3、H2O、Br2等为非气体;一般来说,有机物中碳原子数4以内的烃为气体。2.物质组成的特殊性。常见特殊组成有如下几种情况:①有些物质实验式相同,如乙烯、丙烯等单烯烃,NO2与
N2O4,O2与O3,淀粉与纤维素等;②有些物质中某元素的百分含量相等,如Cu2S和CuO中的Cu元素,甲苯与甘油中的氢元素,CaCO3和KHCO3中的碳元素等;③有些物质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易混淆,如Na2O2中Na+与的个数之比为2∶1;④有些物质的摩尔质
量相同,如N2与CO、C2H4等;⑤计算水溶液中氢、氧原子个数时,不能忽视水中的氢、氧原子。3.化学反应的隐蔽性。首先注意有无隐含反应,如NO2和N2O4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合成氨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定量浓硝酸与金属
反应、定量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等。4.电子转移数目的难判断性。对于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首先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其次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最后注意是否是可逆反应,是否要进行过量计算。5.物质结构的复杂性。首先判断对物质结
构的描述是否正确,最常见的是苯环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其次要画出分子结构。6.电离与水解中概念的混淆性与数据的缺失性。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可水解盐溶液中,离子发生微弱水解;求解溶液中离子的数目时,应注意浓度与体积
数据是否齐全。考向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典型例题答案解析3.(2019年北京理综,26节选)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废水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Ⅰ.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
体积的amol·L-1KBrO3标准溶液;Ⅱ.取V1mL上述溶液,加入过量KBr,加H2SO4酸化,溶液颜色呈棕黄色;Ⅲ.向Ⅱ所得溶液中加入V2mL废水;Ⅳ.向Ⅲ中加入过量KI;Ⅴ.用b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Ⅳ中溶液至浅黄色时
,滴加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V3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Na2S2O3和Na2S4O6溶液颜色均为无色。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g·L-1(苯酚摩尔质量:94g·mol-1)。答案解析4.(20
19年陕西汉中二检)测定铁红产品纯度的方法:称取mg铁红,溶于一定量的硫酸中,配成500.00mL溶液。从其中量取20.00mL溶液,加入过量的KI,充分反应后,用cmol·L-1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I2+2S2O32-S4O62-+2I-。平行滴定
三次,平均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液VmL。则铁红产品的纯度为(用含有c、V、m的式子表示)。答案解析突破训练3.(2019年山东菏泽第一次模拟节选)氮化铬(CrN)纯度的测定:制得的CrN中含有Cr2N杂质,取样品14.38g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得固体残渣(Cr2O3)的
质量为16.72g,则样品中CrN与Cr2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已知C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20∶1答案解析4.(2019年福建福州质检节选)为测定产物中Mg3N2的纯度,某小组称取4.0g样品加入足量10%NaOH溶液
中并加热,生成的气体全部用100.00mL0.500mol·L-1硫酸吸收。将吸收后所得溶液稀释到250.00mL,取25.00mL该溶液,用0.2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硫酸。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5
.25mL。样品中Mg3N2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61.9%方法技巧1.明确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见量化摩,遇问设摩”。2.注意三个守恒3.明确两种方法(1)关系式法此法常用于多步连续反应的计
算。确定关系式可利用各步反应的计量关系或某元素原子守恒关系,找出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列比例式求解。(2)差量法①差量法的应用原理: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
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及差量(实际差量)与未知量列成比例式,然后求解。②使用差量法时的注意事项a.所选差量要与未知量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b.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
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和对应,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氧化还原反应PART02一、基本概念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失去电子,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对应的生成物是氧化产物;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得到电子,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对应的生成物是还原产物。一、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氧化剂Cl2(X2)O2Fe3+酸性KMnO4MnO2酸性K2Cr2O7还原产物Cl-(X-)H2O/O2-/OH-F
e2+Mn2+Mn2+Cr3+氧化剂HClO浓H2SO4HNO3H2O2PbO2FeO42-还原产物Cl-SO2NO2(浓)、NO(稀)H2OPb2+Fe3+2.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还原剂金属单质Fe2+H2S/S2-SO2/SO32-HI/I-NH3CO氧化产物金属离子F
e3+S、SO2SO3、SO42-I2N2、NOCO2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形式物质间的反应大多数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及基本概念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及科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与很多知识综合皆可构成新颖命题。备考
时要注意以下常见的考查形式:(1)基本概念的直接考查。这类题型主要有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的判断、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2)判断微粒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3)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尤其是新情境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计算。
例如,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原理测定物质的组成等计算。(5)离子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6)以电化学知识为载体的综合考查。原电池原理与电解原理的实质都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原理及计算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其规律典型例题答案1.完成下列各小题:(1)用铅矿
石(主要成分为PbS)冶炼铅的主要反应有2PbS+3O22PbO+2SO2(反应a)和PbS+2PbO3Pb+SO2(反应b),反应a中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反应b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解析O21∶3(2)某工厂焙烧硫化铜矿石(含CuFeS2、Cu2
S等)的工艺流程如下:炉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是,Cu2S与O2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某烟气中的NO2与尿素[CO(NH2)2](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进行脱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NH2
)2+4NO24H2O+2CO2+4N2+O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若反应过程中有0.15molNO2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答案解析SO22∶1N2和O20.6NA解析▶(1)反应a,氧气中的O元素
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反应b,S元素化合价升高,Pb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产物为SO2,还原产物为P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金属硫化物焙烧时转化为金属氧化物与SO2,故炉气中的有害
气体成分是SO2;Cu2S与O2反应时,氧化剂为O2,还原剂为Cu2S,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脱硝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有两种:一种是氧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生成氧气,另一种是CO(NH2)2中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
升高到0价,生成N2,因此氧化产物为N2和O2;根据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4NO2~16e-,因此吸收0.15molNO2转移的电子数为0.15mol×4NAmol-1=0.6NA。突破训练1.完成下列各小题:(1)反应8NH3+3Cl2N
2+6NH4Cl中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反应2LiOH+6H2C2O4+2FePO42LiFePO4+7CO2↑+5X↑+7H2O中X的化学式为;每生成1molLiFePO4,该反应转移mole-。(3)聚合硫酸铁[Fe(OH)SO4]n能用作净水剂(絮凝剂
),可由绿矾(FeSO4·7H2O)和KClO3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每生成1mol[Fe(OH)SO4]n消耗molKClO3。2∶3答案CO3.5KClO32.(2019年四川绵阳二诊)二氧化氯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已知:ClO2
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Cl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用于制备Cl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其作用是。(2)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
反应生成NaClO2,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氧化产物是。答案解析SO2+H2SO4+2KClO32KHSO4+2ClO2检验ClO2是否具有氧化性2∶1O2解析▶(1)装置C用于制备ClO2,同
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的酸式盐为KH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SO4+2KClO32KHSO4+2ClO2;淀粉遇碘单质溶液变为蓝色,根据淀粉溶液是否变色,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I2单质生成,从而检验ClO2是
否具有氧化性。(2)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2ClO2+2NaOH2NaClO2+O2+2H2O,在该反应中ClO2是氧化剂,NaClO2是还原产物,H2O2是还原剂,O2是氧化产物,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方法技巧1.守恒规律(1)原子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类及数目均不变。(2)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或氧化剂化合价下降总数与还原剂化合价上升总数相等。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3.准确把握不
同反应介质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或产物的价态(1)碱性介质中不能产生酸性物质,酸性介质中不能产生碱性物质;强氧化性环境中不能产生还原性物质,强还原性环境中不能产生氧化性物质。(2)KMnO4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Mn2+,在中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MnO2,在碱
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MnO42-;H2O2在强氧化性环境下产生O2,在强还原性环境下生成OH-或H2O。考向2新情境下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典型例题2.配平下列方程式。(1)潮湿的CuCl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CuCl+O2+3CuO·CuCl2·3H2O+HCl。(2)工业上
可用电解法处理含氰电镀废水(pH=10)。阳极产生的氯气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lO-,ClO-将CN-氧化的离子方程式:CN-+ClO-+CO32-+N2↑++。(3)K2FeO4在H2SO4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42-+H+O2↑+Fe3++
。解析答案414H2O252OH-215Cl-H2O420310H2O42解析▶(1)潮湿的CuCl在空气中被氧化,说明有水参加反应,Cu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2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
根据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可配出CuCl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CuCl+O2+4H2O3CuO·CuCl2·3H2O+2HCl。(2)由题意知,OH-参加反应,C
lO-被还原成Cl-,同时产物中还有水,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根据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CN-的化学计量数为2,ClO-的化学计量数为5,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CN-
+5ClO-+2OH-2CO32-+N2↑+5Cl-+H2O。(3)反应中FeO42-Fe3+,Fe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得到3个电子,O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失去2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Fe3+的
化学计量数为4,O2的化学计量数为3,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2-+20H+3O2↑+4Fe3++10H2O。突破训练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写出CuS与MnO2在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NaClO3可将UO2转化为UO22+,写出向晶质铀矿(UO2)中滴加硫酸酸化的氯酸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MnO2+CuS+2H2SO4MnSO4+S+CuSO4+2H2O3UO2+6
H++ClO3-3UO22++3H2O+Cl-4.钼(Mo)是一种难熔稀有金属,我国的钼储量居世界第二。钼及其合金在冶金、农业、电器、化工、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配平如下方程式:MoS2+O2SO2+MoO3。(2)Mo可被发烟硝酸氧化,产物MoOF4和MoO
2F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配平如下方程式:Mo+HF+HNO3MoO2F2+MoOF4+NO2↑+。答案解析2742261211129H2O方法技巧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技巧1.逆向配平法。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
歧化)的,一般从右边生成物着手配平。2.缺项配平法。化学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酸、碱或水,离子方程式所缺的往往是H+、OH-或水。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例,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先写出所缺物质,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如果无法确定所缺物质,可先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将现有的
物质配平,然后再根据质量守恒确定所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计量数。二、新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思路1.根据所学知识和题目所给信息(包括图像、工艺流程图等),找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
素的化合价,求化合价升高、降低数目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目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3.用观察法,根据原子守恒,若有缺项物质,先填写缺项物质,再配平化合价无变化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4.若是离
子方程式,可借助电荷守恒配平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考向3得失电子守恒在计算中的应用典型例题3.(2019年江苏卷,18节选)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水的净化。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用5.000×10-2mol·L-1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Cr2O72-与Fe2+反应生成Cr
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2.00mL。(1)上述实验中若不除去过量的Sn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将(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答案解析偏大(2)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1)根据题意,Sn2+能将Fe3+还原为Fe2+,发生的反应为Sn2++2Fe3+Sn4++2Fe2+,根据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可知,还原性Sn2+>Fe2+,若实验中不除去过量的Sn2+,则加入的K2Cr2O7先氧化过量的Sn2+再氧化Fe2+
,导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将偏大。突破训练5.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可将Fe2+氧化为Fe3+,若100L某溶液中Fe2+含量为1.2mol·L-1,则需投入的氧化剂过氧化氢的质量为。(2)
取agCuCl产品,先加入足量FeCl3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再稀释到100mL。从中取出25.00mL,用cmol·L-1Ce(SO4)2标准液滴定至终点[Ce(SO4)2被还原为Ce3+];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
VmL。请写出产品溶于FeCl3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产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3)在有机合成中,还原剂的还原能力通常用“有效氢”表示,其含义是1g还原剂相当于多少克氢气的还原能力。LiAlH4的“有效氢”为(结果保
留2位小数)。2040gCuCl+Fe3+Cu2++Cl-+Fe2+解析答案0.216.(2019年福建泉州模拟节选)测定亚硝酰硫酸NOSO4H的纯度:准确称取1.38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60.00mL
0.1000mol·L-1KMnO4标准溶液和10mL25%H2SO4溶液,然后摇匀。用0.25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已知: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1)配平:M
nO4-+C2O42-+Mn2+++H2O。(2)亚硝酰硫酸的纯度=。解析答案252816H+10CO2↑92.03%方法技巧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的解题流程离子反应PART03一、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1.“一查”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2Fe+6H+2Fe3++3
H2↑。错因:H+不能把Fe氧化成Fe3+,只能氧化成Fe2+。2.“二查”“”“”“↑”“↓”是否使用恰当如NaHCO3溶液因水解呈碱性:HCO3-+H2OH2CO3+OH-。错因:HCO3-水解很微弱,应用“”表示而不能用“”。3.“三查”拆分是否正确只有易溶于水的
强电解质才能拆写成离子,其他物质均不能拆写。如Ca(HCO3)2+2H+Ca2++2CO2↑+2H2O。错因:未将Ca(HCO3)2拆分成Ca2+和HCO3-。4.“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错因:忽略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
子的中和反应。5.“五查”反应物的“量”——过量、少量、足量等如把过量的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HCO3-+Ca2++OH-CaCO3↓+H2O。错因:未考虑反应物中量的关系,正确的离子
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2H2O+CO32-。6.“六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如Fe3++CuFe2++Cu2+。错因:电荷不守恒。7.“七查”是否忽略隐含反应如将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a2++
2ClO-+SO2+H2OCaSO3↓+2HClO。错因:忽略了HClO可以将+4价的硫氧化。二、离子共存1.熟记因发生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几种情况反应类型举例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Ba2+与CO32−、SO42−、S
O32−;SiO32−与H+生成气体H+与CO32−、HCO3-、S2-、SO32−等生成弱电解质H+与OH-、ClO-、CH3COO-等氧化还原反应Fe3+能氧化S2-、I-等;MnO4-(H+)、ClO
-均能氧化I-、Fe2+、SO32−等盐的双水解Al3+与AlO2-、HCO3-、CO32−、S2-、HS-等水解彻底;Fe3+与AlO2-、HCO3-、CO32−等水解彻底络合反应Fe3+与SCN-;Ag+与NH3·H2O2.离子共存问题审题
“六大”注意(1)注意题干要求:“能、不能、一定、可能、一定不能”,审清关键字。(2)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酸碱性:酸性溶液应考虑H+的存在,O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CO32−、SO32−、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碱性溶
液应考虑OH-的存在,H+及弱碱阳离子(如NH4+、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H2PO4-、HPO42−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3)注意题
干中提示的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时,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常见的有色离子:MnO4-(紫红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等。(4)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水的电离程度:常温下,当由水电离出的
c(H+)或c(OH-)小于1×10-7mol·L-1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当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大于1×10-7mol·L-1时,水的电离受到促进,溶液可能为弱酸盐溶液或弱碱盐溶液。(
5)注意正确理解“透明溶液”,如NaCl溶液、KOH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是有色透明溶液,不能认为“有色”就不透明。(6)注意题干中提示的“与Al反应放出H2”: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但不能是氧化性酸,如HNO3。考点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典型例题
A答案解析1.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答案解析突破训练A易错易混1.注意典型的易错反应,如Al(OH)3不溶于氨水,Fe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Fe2+而不是Fe3+。2.注意是否漏写或忽略某些反应,如硝酸与还原
性物质的反应,易忽略硝酸的强氧化性。3.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必须拆写成离子形式,但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氧化物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浓盐酸、浓硝酸必须拆。4.对于连续发生的
反应,量不同产物不同,离子方程式也就不同。如多元强碱Ca(OH)2和NaHCO3的反应,弱酸的酸式铵盐NH4HSO3与NaOH的反应,较强酸(或酸酐)与较弱酸的盐反应,如CO2、HCl与Al的反应。5.多种还原剂与氧化剂反应时要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氧化性和还原性强的先反
应。如FeBr2与Cl2反应,Cl2先与还原性更强的Fe2+反应。6.多个离子反应同时发生时,不能遗漏,如Ba(OH)2与H2SO4反应,容易漏写H+与OH-或Ba2+与SO42-考点2离子共存判断典型例题答案解析2.(2019年江苏,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
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NaOH溶液:Na+、K+、CO32-、AlO2-B.0.1mol·L-1FeCl2溶液:K+、Mg2+、SO42-、MnO4-C.0.1mol·L-1K2CO3溶液:Na+、Ba2+、Cl
-、OH-D.0.1mol·L-1H2SO4溶液:K+、NH4+、NO3-、HSO3-A解析▶0.1mol·L-1NaOH溶液显碱性,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项符合题意;0.1mol·L-1FeCl2溶液中含有Fe2+,能与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0
.1mol·L-1K2CO3溶液中含有CO32-,能与Ba2+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0.1mol·L-1H2SO4溶液显酸性,此条件下,NO3-和HS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
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解析突破训练2.(2019年湖北恩施质检)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N、Mg2+、ClO-、NO3-B.0.1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中:K+、Na+、CO32-、
Cl-C.透明的溶液中:Cu2+、Fe3+、SO42-、Br-D.由水电离出的c(H+)·c(OH-)=1×10-26的溶液中:Fe2+、Al3+、NO3-、SO42-C解析▶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
液、中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在碱性条件下N、Mg2+不能大量共存,在酸性条件下ClO-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Al3+和CO32-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透明溶液可以是有色溶液,
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C项正确;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1×10-7mol·L-1,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是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Fe2+、Al3+不能大量共存;在酸性溶液中,F
e2+、NO3-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点石成金突破离子共存判断中的常设“陷阱”1.警惕“颜色”陷阱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2+、Fe3+、Fe2+、MnO4-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2.警惕溶液酸碱性的几种表示方法(1)表示酸性的溶液①常温下pH<7或c(H+)>c(OH-)的溶液;②能
使紫色石蕊试液或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③能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2)表示碱性的溶液①常温下pH>7或c(H+)<c(OH-)的溶液;②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或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③能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3)表示既可能为酸性又可能为碱性的溶液①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②常温下,由
水电离的c(H+)=1×10-nmol·L-1或由水电离的c(OH-)=1×10-nmol·L-1的溶液(n≠7,若n>7表示加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n<7表示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3.警惕溶液中可能隐含的条件(1)含有大量Fe3+的溶液,
隐含条件是酸性溶液,并具有强氧化性。(2)含有大量NO3-的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3)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隐含条件是碱性溶液。4.警惕相互促进水解的两种情况(1)NH4+与CH3COO-、CO32-,Mg2+与HC
O3-等组合中,虽然存在相互促进水解情况,但水解程度较小,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2)Al3+(或Fe3+)与CO32-、HCO3-、AlO2-、S2-、HS-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考点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典型例题3.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用Co2O3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备CoCl2·4H2O,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光气(COCl2)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水迅速产生两种酸性气体。少量COCl2可用烧碱溶液吸收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制备纳米级银粉可用NaOH溶液溶解Na2S2O4,再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即生成纳米级的银粉。在制备银粉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生成的含硫物质只有一种,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解析COCl2+4O
H-CO32-+2Cl-+2H2O2Ag++S2O42-+4OH-2Ag↓+2SO32-+2H2O答案解析PbS+2Fe3++4Cl-S+PbCl42-+2Fe2+答案解析突破训练点石成金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工艺流程中的考查,重点考查工艺流程中某一处理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
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考点4离子推断与检测典型例题答案解析C答案解析突破训练A易错易混离子推断中的“四注意”1.注意有颜色的离子与溶液的颜色是否一致。2.根据某现象推出含有的某种离子,注意该离子是否为前面的操作引入的。3.注意离子
共存问题(1)离子是否能存在于溶液中,要特别注意溶液的性质(如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与离子的性质。(2)推断结果中的离子是否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3)离子是否会隐蔽转化,如Al3+遇到过量的强碱转化为AlO2-,
AlO2-,遇到过量的强酸转化为Al3+。4.在定量推断中要注意运用溶液的电中性来确定离子的存在。定量推断最后一种离子存在的方法:如果多种离子共存,且只有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未知,可以用电荷守恒来确定最后
一种离子是否存在,即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对点集训DUIDIANJIXUN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