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分层专题特训卷基础知识练5 (含解析)

DOC
  • 阅读 5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20.5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分层专题特训卷基础知识练5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分层专题特训卷基础知识练5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分层专题特训卷基础知识练5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分层专题特训卷基础知识练5 (含解析)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分层专题特训卷基础知识练5 (含解析)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分层专题特训卷基础知识练5 (含解析).doc,共(9)页,22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48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练5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A组)1.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A)提出的碘硫热化学循环是由反应Ⅰ、Ⅱ、Ⅲ三步反应组成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设计该循环是为了制取能源气体O2B.整个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44.8LH2C.若反应Ⅰ、Ⅱ、Ⅲ的反应热分别为ΔH1、Δ

H2、ΔH3,则ΔH1+ΔH2+ΔH3>0D.图中反应Ⅰ、Ⅱ、Ⅲ均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答案:C解析:A项,从图示可知循环过程制得的气体为H2、O2,H2为能源气体,错误;B项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2molH2,但由于未指明状态,44.

8LH2未必是2mol,错误;C项该循环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g)===2H2(g)+O2(g),ΔH>0,故ΔH1+ΔH2+ΔH3>0,正确;D项反应Ⅱ、Ⅲ不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Ⅰ:SO2+2H2O+I2==

=H2SO4+2HI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错误。2.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O2(g)===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C.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L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D.反应2H2(g)+O2(g)===2H2O(g)

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答案:A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有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焓变的计算,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通过氢能源应用的科学实践活

动体现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A项,2H2(g)+O2(g)===2H2O(g)的ΔS<0,一定温度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ΔH-TΔS<0,故ΔH<0;B项,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H2-2e-=

==2H+;C项,11.2LH2在常温常压下不是0.5mol,转移电子数目不为6.02×1023;D项,ΔH=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3.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A.e是ClO-3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kJ·mol-1C.a、b、c、d、e中c最稳定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ΔH=-116k

J·mol-1答案:D解析:A项由e点对应化合价为+7,e对应微粒应为ClO-4,错误;B项图示为a、b、c的能量高低,没有对应活化分子的能量,无法计算b―→a+c反应的活化能,错误;C项a、b、c、d、e中c的能量最高,最不稳定,错误;D项热化学方程式3ClO-(aq)===C

lO-3(aq)+2Cl-(aq),ΔH=(64kJ/mol+2×0kJ/mol)-3×60kJ·mol-1=-116kJ·mol-1,正确。4.叔丁基氯与碱溶液经两步反应得到叔丁基醇,反应(CH3)3CCl+OH-―→(CH3)3COH

+Cl-的能量与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H3)3C+比(CH3)3CCl稳定C.第一步反应一定比第二步反应快D.增大碱的浓度和升高温度均可加快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A项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项,(C

H3)3C+比(CH3)3CCl能量高,故(CH3)3C+不稳定,错误;C项由图可知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高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故第二步反应比第一步反应快,错误;D项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加快,正确。5.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H2(g

)+O2(g)===2H2O(g)ΔH1>0B.氢气的燃烧热ΔH2=-241.8kJ·mol-1C.上述A、B选项中的ΔH1>ΔH2D.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571.6kJ·mol-1答案:D解析:根据图像,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A项错误;氢气的燃烧热指的是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mol液态水,则ΔH2=-285.8kJ·mol-1,B项错误;ΔH<0时,放出的热量越多,ΔH越小,上述A、B项中的ΔH1<Δ

H2,C项错误;根据图像,可得ΔH=+(483.6+88)kJ·mol-l=+571.6kJ·mol-1,D项正确。6.四氯化钛是乙烯聚合催化剂的重要成分,制备反应如下:①TiO2(s)+2Cl2(g)===TiCl4(g)+

O2(g)ΔH1=+175.4kJ·mol-1②C(s)+12O2(g)===CO(g)ΔH2=-110.45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的燃烧热为110.45kJ·mol-1B.反应①若使用催化剂,ΔH1会变

小C.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D.反应TiO2(s)+2Cl2(g)+2C(s)===TiCl4(g)+2CO(g)ΔH=-45.5kJ·mol-1答案:D解析:表示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燃烧产物应

为CO2,A项错误;使用催化剂不改变ΔH,B项错误;反应①是吸热反应,生成物能量应高于反应物,C项错误;反应①+2×②得TiO2(s)+2Cl2(g)+2C(s)===TiCl4(g)+2CO(g)ΔH=-45.5kJ·mol-1,D项正确。7.HB

r被O2氧化依次由如下(Ⅰ)、(Ⅱ)、(Ⅲ)三步反应组成,1molHBr被氧化为Br2放出12.67kJ热量,其能量与反应过程曲线如图所示。(Ⅰ)HBr(g)+O2(g)===HOOBr(g)(Ⅱ)HOOBr(g)+HBr(g)===2HOBr(g)(Ⅲ)HOBr(g)+HBr(g)===

H2O(g)+Br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B.步骤(Ⅰ)的反应速率最慢C.HOOBr(g)比HBr(g)和O2(g)稳定D.热化学方程式为4HBr(g)+O2(g)===2H2O(g)+2Br

2(g)ΔH=-12.67kJ·mol-1答案:B解析:放热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根据图像,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A项错误;步骤(Ⅰ)为吸热反应,导致体系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其余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升

高,反应速率加快,B项正确;HOOBr(g)的总能量比HBr(g)和O2(g)的总能量高,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C项错误;根据题意,1molHBr被氧化为Br2放出12.67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4HBr(g)+O2(g)===2H2O(g)+2Br2(g)ΔH=-50.6

8kJ·mol-1,D项错误。8.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X2)与水反应均可生成两种酸B.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F····:Mg:F····:C.热稳定性:MgI2>MgBr2>Mg

Cl2>MgF2D.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I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I2(s)+Cl2(g)===MgCl2(s)+I2(g)ΔH=-277kJ·mol-1答案:D解析:F2与水反应生成氢氟酸和O2,A项错误;MgF2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F····

×·]-Mg2+[×·F······]-,B项错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热稳定性越强,故热稳定性MgF2>MgCl2>MgBr2>MgI2,C项错误;根据题图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Mg(s)+I2(g)===MgI2(s)ΔH

=-364kJ·mol-1①和Mg(s)+Cl2(g)===MgCl2(s)ΔH=-641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得MgI2(s)+Cl2(g)===MgCl2(s)+I2(g)ΔH=-277kJ·mol-1

,D项正确。(B组)1.巴黎气候大会揭开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宏伟序幕,2016年4月22日是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个“世界地球日”。100多个国家齐聚联合国,见证一份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的签署,这将在人类可

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谱写重要一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地热能、核能、化石燃料等均属于“新能源”B.减少含碳物质作燃料符合“低碳”理念C.图中转化途径不能体现“节能减排”的思想D.节约用电不能减少CO2的排放量答案:B解析:A项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

,错误;B项减少含碳物质作燃料,可减少CO2的排放量,符合“低碳”理念,正确;C项从图示过程可看出反应中除生成H2O外,其余均为目的产物,符合“节能减排”的思想,错误;D项我国发电措施主要用燃煤火力发电,节约用电可以节约燃煤,从

而减少CO2的排放量,错误。2.对于反应C2H4(g)C2H2(g)+H2(g)、2CH4(g)C2H4(g)+2H2(g),当升高温度时平衡都向右移动。①C(s)+2H2(g)===CH4(g)ΔH1;②2C(s)+H2(g)===C2H2(g)ΔH2;③2C(s)+2H2(g)=

==C2H4(g)ΔH3则①②③中ΔH1、ΔH2、ΔH3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ΔH1>ΔH2>ΔH3B.ΔH2>ΔH3>ΔH1C.ΔH2>ΔH1>ΔH3D.ΔH3>ΔH2>ΔH1答案:B解析:对于反应a:C2H4(g)C2H2(g)+H2(g),反应b:2CH4(g)C2H4(g)

+2H2(g),升高温度平衡都向右移动,故二者均为吸热反应,ΔHa>0、ΔHb>0。经分析知a=②-③,ΔHa=ΔH2-ΔH3>0,推知ΔH2>ΔH3;b=③-2×①,故ΔHb=ΔH3-2ΔH1>0,推知ΔH3>2ΔH1>ΔH1。综合以上可知ΔH2>ΔH3>ΔH1,答案选B。3.工业上,在

一定条件下利用乙烯和水蒸气反应制备乙醇。化学原理:CH2===CH2(g)+H2O(g)===CH3CH2OH(g)ΔH。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化学键C—HC===CH—OC—CC—O键能/(kJ·mol-1)4136154633483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合成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B.相同时间段内,反应中用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相等C.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D.上述反应式中,ΔH=-96kJ·mol-1答案:D解析:合成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A项正确;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化学计

量数相同,所以相同时间段内,反应中用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相等,B项正确;由题中数据可知,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C项正确;上述反应式中,ΔH=(615kJ·mol-1)+(413kJ·mol-1)×4+(463kJ·mol-1)×2-(413kJ·mol-1)×5

-(348kJ·mol-1)-(463kJ·mol-1)-(351kJ·mol-1)=-34kJ·mol-1,D项错误。4.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ΔH=akJ·mol-1,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SO2(g)+O2(g)2SO3(l)ΔH>akJ·mol-1B.过程Ⅱ可能使用了催化剂,使用催化剂不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C.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能量之和D.将2molSO2(g)和1mol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

,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小于|a|kJ答案:A解析:根据图像,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a<0,则ΔH<akJ·mol-1,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不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B项正确;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

物的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能量之和,C项正确;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2molSO2(g)和1molO2(g)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kJ,D项正确。5.已知:①1mol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键;②Si(s)+O2(g)===SiO

2(s)ΔH,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③化学键Si—OO===OSi—Si断开1mol共价键所需能量/kJ46050017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二氧化硅稳定性小于硅的稳定性C.ΔH=-988kJ

·mol-1D.ΔH=(a-c)kJ·mol-1答案:C解析: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项错误;根据化学键的键能判断,断裂1mol二氧化硅中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为4×460kJ=1840kJ,断裂1mol晶体硅需要的能量为2×176kJ=

352kJ,故二氧化硅稳定性大于硅的稳定性,B项错误;Si(s)+O2(g)===SiO2(s)ΔH=176kJ·mol-1×2+500kJ·mol-1-460kJ·mol-1×4=-988kJ·mol-1,C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ΔH=-ck

J·mol-1,D项错误。6.已知通过乙醇制取氢气通常有如下两条途径:a.CH3CH2OH(g)+H2O(g)===4H2(g)+2CO(g)ΔH1=+256.6kJ·mol-1b.2CH3CH2OH(g)+O2(g)===6H2(g)+4CO(g)ΔH2=+27.6kJ·mol-1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a的反应温度,乙醇的转化率增大B.由b可知:乙醇的燃烧热为13.8kJ·mol-1C.对反应b来说,增大O2浓度可使ΔH2的值增大D.以上两种途径,制取等量的氢气,无论哪种途径,消耗的能量均相同答案:A解析

:a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乙醇的转化率增大,A项正确;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应生成液态水、二氧化碳,B项错误;焓变与增大氧气浓度没有关系,只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有关,C

项错误;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氢气,a吸收256.64kJ能量、b吸收27.66kJ能量,D项错误。7.已知下列4个热化学方程式:(Ⅰ)NH4Cl(s)===NH3(g)+HCl(g)ΔH1=akJ·mol-1;(Ⅱ)Ba(OH)2·8H2O(s)===BaO(s)+9

H2O(l)ΔH2=bkJ·mol-1;(Ⅲ)2NH4Cl(s)+Ba(OH)2·8H2O(s)===BaCl2(aq)+2NH3(g)+10H2O(l)ΔH3=ckJ·mol-1;(Ⅳ)BaO(s)+2HCl(aq)===BaCl2(

aq)+H2O(l)ΔH4=dkJ·mol-1。其中a、b、c均大于0,HCl气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由此可知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d<0B.c<2a+b+dC.c=2a+b+dD.c>2a+b+d答案:B解析:解本题时考生易因不能充分利用题给信息而出错,首先写出HCl(g)=

==HCl(aq)ΔH5=ekJ·mol-1,且根据已知判断出e<0,进而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由盖斯定律可确定c=2a+b+d+2e,故c-(2a+b+d)=2e<0,即c<2a+b+d,B项正确,C、D两项错误。通过题给信息无法判断反应(Ⅳ)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A项错

误。8.我国利用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获重大突破,其原理是反应①:C(s)+12O2(g)===CO(g)ΔH1反应②:C(s)+H2O(g)===CO(g)+H2(g)ΔH2反应③:CO(g)+2H2(g)===CH3OH(g)ΔH3=-90.1kJ·mol-1反应④:2CH

3OH(g)===CH3OCH3(g)+H2O(g)ΔH4,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反应⑤:3CH3OH(g)===CH3CH===CH2(g)+3H2O(g)ΔH5=-31.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B.反应④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

活化能C.ΔH1-ΔH2<0D.3CO(g)+6H2(g)===CH3CH===CH2(g)+3H2O(g)ΔH=-121.1kJ·mol-1答案:C解析:催化剂不能改变焓变,A项错误;反应④是放热反应,其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即得到氢气燃烧的

热化学方程式,氢气燃烧放热,所以ΔH1-ΔH2<0,C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③×3+⑤得3CO(g)+6H2(g)===CH3CH===CH2(g)+3H2O(g)ΔH=-301.3kJ·mol-1,D项错误。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