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培优课件——专题一:气体和溶液 (含解析)

PPT
  • 阅读 10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7 页
  • 大小 1.472 M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培优课件——专题一:气体和溶液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培优课件——专题一:气体和溶液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培优课件——专题一:气体和溶液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培优课件——专题一:气体和溶液 (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培优课件——专题一:气体和溶液 (含解析)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培优课件——专题一:气体和溶液 (含解析).ppt,共(67)页,1.472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48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无机部分专题一:气体和溶液§1.3胶体溶液﹡§1.2溶液§1.1气体气体和溶液学习要求•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2.掌握道尔顿分压定律。•3.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4.了解溶胶的结构、性质、稳定性及聚沉作用。

•﹡5.了解大分子溶液与凝胶。•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道尔顿分压定律•难点:•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1.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1.1.2道尔顿分压定理§1.1气体理想气体:分子不占体积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实际气体:分子有体积分子

间有相互作用力低压(低于数百千帕)高温(>273K)1、理想气体1.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R----摩尔气体常量在STP下,p=101.325kPa,T=273.15Kn=1.0mol时,Vm=2

2.414L=22.414×10-3m3nTpVRK15.2731.0molm1022.414Pa10132533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8.315(Pam3mol-1K-1)=8.315(kPaLmol-1

K-1)=8.315(Jmol-1K–1)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应注意:①严格地说,它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只有在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才近似适用。②R的单位和数值,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数值。8.315kPaLmol-1

K-1=Jmol-1K-18.315Pam3mol-1K-18315PaLmol-1K-10.08206atmLmol-1K-162363mmHgmLmol-1K-1(1)计算p,V,T,n四个物理量之一(2)气体摩尔质量(M)及密度()的计算Mmn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pVmRTMRTMmpVnRTpVpV=nRT=RTpM=m/V【例1-1】若氩气的质量为0.7990g,温度为298.15K时,其压力为111.46kPa,体积为0.4448L。计算氩的摩尔质量M(Ar)

和标准状况下氩的密度(Ar)。解:已知m=0.7990g;p=114.46kPa;T=298.15K;V=0.4448L因为M为摩尔质量,所以密度;在标准状况下,T=273.15K,p=101.325kPaMmnRTMmpVpVmRTMM(Ar)=mRTpV=

0.7790gx8.314J.K-1.mol-1x298.15K111.46kPax0.4448L=39.95g.mol-1=m/V=RTpMp(Ar)=101.325kPax39.95g.mol-1=1.782g.L-18.314J.K-1.mol-1x273.15Kp3p(

总):N2(3):H2(1):O2(2)p1p21.1.2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组分气体1、分压:与混合气体同温同体积时组分气体的压力。2、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分压之和。p=p1+p2+=piVnRTp,,2211VRTnpVRTnp

VRTnnVRTnVRTnp2121n=n1+n2+分压的求解:xii的摩尔分数VRTnpiiiiixnnppVnRTppixpnnpii(压力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表示混合气体某组分的分压力等于该组分的摩尔

分数与混合气体总压力的乘积。3、分压定律的应用注意:p(气体)=p(总压)-p(水蒸气)不同温度下水的蒸汽压T/Kp/kPaT/Kp/kPa2732782832933033133230.61060.87191.22792.33854.24237.375412.33363333

4335336337342319.918335.157447.342670.1001101.3247476.0262【例1-2】现有一气体,在35℃101.3kPa的水面上收集,体积为500mL。如果在同样条件下将它压缩成

250mL,干燥气体的最后分压是多少?(P17第5题)【解】查P4表1-1,35℃的饱和水蒸气压为5.63kPap(气体)=p(总压)-p(水蒸气)=(101.3-5.63)kPa=95.67kPap1V1=nRT=p2V2p2=p1V1/V2=95

.67kPa×500mL/250mL=191.34kPa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R----摩尔气体常量(1)计算p,V,T,n四个物理量之一(2)气体摩尔质量(M)及密度()的计算道尔顿分压定律分压的求解:pixpnnpii注意:

p(气体)=p(总压)-p(水蒸气)1.2.1分散系§1.2溶液1.2.2稀溶液的通性1.2.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分散分散系(固、液、气态)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一般为数量少的一相。分散剂:把分散质分散开来的物

质,一般为数量多的一相。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细小的粒子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2、分散系的分类(1)分子分散系(d<1nm),溶液。(2)胶体分散系(d=1-100nm),胶体。(3)粗分散系(d>100nm),浊液3、溶液是高度分散的分子分散系。指分散质以分子或者比分子更小的质点

(如原子或离子)均匀地分散在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可分为固体溶液(固溶体、合金)、液体溶液(重点讨论)和气态溶液(空气)。溶质溶剂溶解溶液(液态)附:溶液的浓度、摩尔分数与质量摩尔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c=n/V摩尔分数:某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

质的量之比称为物质的量分数,符号x。nAxA=———nA+nBnBxB=———nB+nAnA:溶质的物质的量,nB:溶剂的物质的量质量摩尔浓度:指1k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为质量摩尔浓度。符号b,单位为:mol∙k

g-1。溶质的物质的量(mol)b=———————————=1000(g)溶剂molnnmolggnnmnbBABABA6.55/0.181000BAmn质量摩尔浓度与物质的量之间的互相换算:稀溶液的性质与溶质的本性有关:酸碱性、导电性、颜色等.与溶质的

本性无关,只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依数性).溶液的蒸气压溶液的沸点溶液的凝固点溶液的渗透压1.2.2稀溶液的通性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纯水的蒸气压水的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与液相处于平衡时蒸汽所具有的压力p。蒸发H2O(l)H2O(g)

凝聚初始:v蒸发>v凝聚平衡:v蒸发=v凝聚开始平衡蒸发H2O(l)H2O(g)凝聚规律:①p与液体的本性有关②易挥发性物质p大难挥发性物质的p小③固体物质的蒸汽压一般很小④温度升高,p增大(2)稀溶液的蒸气

压大于水分子xB溶质分子xA拉乌尔定律纯水蒸气压pB*溶液蒸气压p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汽压乘以溶剂的摩尔分数。PB*:纯溶剂的蒸汽压,P:溶液的蒸汽压。拉乌尔定律:BBxpp*溶液的蒸汽压下降:ABxx1bKpBBxpp*ABBx

pppp**BABAAAnnnnnx6.55**bpnnppBBABK蒸汽压下降常数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适用: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kPaPakxppBB330.29964.0.338.2*1--11-kgmol02

00.0g100.0kgg1000molg342.0g840.6b4996.0)mol00200.0549.5(mol549.5molg0.342g/840.6molgg/18.020.100molgg/18.02

0.10011--1Bx【解】【例1-2】已知:293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8kPa,6.840g蔗糖(C12H22O11)溶于100.0g水中,计算蔗糖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和蒸汽压。?问题一封闭箱处于恒温环境中,箱内有两杯液体,A杯为纯水,B杯为

蔗糖水溶液。静置足够长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水蔗糖2、溶液的沸点升高水的正常沸点:100ºC溶液的沸点:>100ºC溶液沸点Tb升高pT=p外,液体沸腾T:液体的沸点(Tb)加入溶质101.325kPa正常沸点ΔTb=Tb–Tb

*==Kb·b(Kb为溶剂的摩尔沸点升高常数)溶液的沸点升高的根本原因:蒸汽压下降溶液的沸点上升示意图Tb*Tbppo溶剂溶液温度△p△TbB101.3kpaAB’物质的凝固点(Tf):该物质的液相和固相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p液=p时的T)p液>p固:液相固相,p液<p固:固相液相水的凝固点:0ºC海水0ºC时是否冻结?溶液凝固点Tf下降3、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加入溶质p/Pa611t/ºCTf0ACB溶液凝固点下降的本质原因:蒸汽压下降ΔTf=Tf*–Tf==Kf·b(Kf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下

降常数)AB为水的蒸汽压曲线AC为冰的蒸汽压曲线常见溶剂的T*bKb和T*fKf值溶剂Tb*(℃)Kb(K·kg·mol-1)Tf*(℃)Kf(K·kg·mol-1)水1000.5120.01.86乙酸1183.0717.03.90苯802.535.55.12乙醇78.41.22-117.

31.99四氯化碳76.75.03-22.932.0乙醚34.72.02-116.21.8萘2185.8080.06.9溶液凝固点降低的应用: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特别是小分子)。虽然理论上沸点升

高和凝固点降低两种方法都可测量分子量,可是后者不起破坏作用,且Kf值较大,故常用。1-fBAfAmolkgΔTmmKM【例1-3】将0.638g尿素溶于250g水中,测得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为0.079K,试求尿素的相对

分子质量。60rM1-1--142molg60molkg060.0K079.0g250g638.0molkgK86.1)HCON(M【解】•在雪地上撒盐能使雪融化。•在汽车水箱加中加入甘油或乙二醇可防止汽车水箱冻裂。4、渗透压半透膜:溶剂可以通过,溶质

不可以通过(细胞膜,肠衣,牛皮纸,萝卜皮)渗透: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自动扩散半透膜(a)纯溶剂溶液半透膜(b)纯溶剂溶液半透膜(c)纯溶剂溶液溶剂的净转移Π渗透平衡:膜两侧水分子的渗透速度相等。渗透压:维持渗透平衡所施加的压力。渗透压p<π纯水溶液渗透p=π平衡p>π纯水溶液反渗透Vn

RTncVcRTcbbRT•海水鱼放在淡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问题盐水淡水pp>反渗透法净化水π渗透压的意义水分在动植物体内的输送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医学上的等渗溶液溶血胞浆分离【例1-4】有一蛋白质的饱和水溶液,每

升含有蛋白质5.18g,已知在293.15K时,溶液的渗透压为413Pa,计算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解】已知m=5.18g,T=293.15K,V=1L,bRT413Pa根据公式:VnRTMmn得∏==30569g.mol-1对于难挥

发、非电解质稀溶液∵cB≈bBbffbTpπKKKRT蒸BTb如果溶质是电解质,由于溶质分子电离产生更多的粒子,增大了对溶液通性的影响,而且不同电解质其电离的粒子数(即离子数)不同,对溶液的通性的影响也不同。其中强电解质较弱电解质影响大;分子中离子较多的电解质较

含离子较少的电解质影响大。强电解质溶液也有依数性,但不遵守拉乌尔定律,故不可用稀溶液依数性的公式进行计算。结论: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都是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它们只与溶剂的本性和溶液的浓度

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依数性小结BBxpp*bKpABBxpppp**ΔTb=Kb·bΔTf=Kf·bcRTbRTVnRT1.3.1溶胶的制备§1.3胶体溶液1.3.2溶胶的性质1.3.4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1.3.3胶团结构和电动势1.3.5大分子溶液及凝胶1.3.1溶胶的制备1、分散法:用适当的手段使大块物质在有稳定剂存在下分散成胶体粒子般大小。2、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FeCl3+3H2O=Fe(OH)3(溶胶)+3HCl(加热至沸腾,水解反应)1

.3.2溶胶的性质溶胶的性质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1、动力性质—布朗运动液体分子对溶胶粒子的撞击粗分散系粒子小,布朗运动剧烈产生的原因:分散质粒子本身处于不断的热运动中。分散剂分子对分散质粒子的不断撞击。2

、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光束投射到溶胶的粒子上散射出来,故在垂直光束的方向能看到明亮的光柱。凸透镜丁铎尔效应示意图光源光锥Fe(OH)3胶体3、电学性质—电泳颜色加深在电场中,溶胶粒子会向某一电极方向运动。As2S3:+–带负电,负溶胶Fe(OH)3:

+–带正电,正溶胶?胶粒带电的原因:从介质中选择性吸附某种离子1.3.3胶团结构和电动电势1、胶团结构AgNO3+KI(过量)AgI(溶胶)[(AgI)m·nI-·(n-x)K+]x-·xK+胶核胶粒扩散层胶团AgI溶胶的胶团结构示意图2、电

动电势++++++++++++—————————————ζδdNBMAC电势距离(1)双电层(2):胶粒固相表面到液体内部的电势(3)ζ:电场中,滑移面到液体内部的电势MN:固相界面AB:滑动面MA:吸附

层AC:扩散层吸附正离子ζ>0吸附负离子ζ<0吸附层扩散层0电势ζ1ζ2ζ3反离子越多ζ越小ζ:胶粒所带的净电荷胶体溶液中加入电解质现象如何?反离子增多扩散层变薄变小(4)ζ的大小1.3.4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布朗运动:克服沉降作用胶粒带电:同性相斥使胶粒分开

溶剂化作用:水化膜犹如弹性隔膜,防止聚集1、溶胶稳定性的原因定义:分散质粒子合并变大,最后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聚沉或凝结。溶胶聚沉后外观呈现浑浊。1)加入电解质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3)长时间加热促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2、溶胶的聚沉胶体的聚沉是不可逆的。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规律为:(1)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主要是由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反离子)引起的。反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其聚沉能力越大,聚沉值就越小。(2)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的聚沉能力虽

然接近,但也略有不同。对负溶胶来说,其聚沉能力的相对大小为:Cs+>Rb+>K+>Na+>Li+对正溶胶来说,其聚沉能力的相对大小为:Cl->Br->NO3>I-1.3.5大分子溶液及凝胶天然:蛋白质、DNA合成:橡胶、塑料相同:扩散慢、不能通过半透膜不同:单相稳定、可逆性溶解加电

解质,大分子(盐析)大分子物质对溶胶具保护作用大分子物质(M>104)凝胶:网状结构,溶剂分子失去流动性;形成凝胶的过程叫胶凝大分子物质与溶胶的异同1、大分子溶液的盐析把大分子在电解质作用下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称为大分子的盐析。盐析的主要原因是去溶剂化作用。高分子的稳定性主要来自高度的水化

作用,当加入大量电解质时,除中和大分子所带电荷外,更重要的是电解质离子发生强烈地水化作用,使原来高度水化的高分子去水化,使其失去稳定性而沉淀析出。在容易聚沉的溶胶中,加入适量的大分子,能显著地提高溶胶的稳定性,这种现象称为大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作用。产生保护作用的原因是高分子吸附在胶粒的表面上,包围住

胶粒,形成了一层高分子保护膜,阻止了胶粒之间及胶粒与电解质离子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增加了溶胶的稳定性。2、大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作用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和拉乌尔定律;2、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3、了解溶胶的性质、稳定性以及溶胶的聚沉与胶团结构。本章

要求1、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练习2、浓度均为0.01的糖水溶液和萘的苯溶液,其沸点升高的数值相等。4、某温度下,一容器中含有2.0molO2,3.0m

olN2及1.0molAr。如果混合气体的总压为akPa,则O2的分压为()kPa。A、a/3B、a/6C、a/4D、a/23、实际气体在下列那种情况下接近理想气体。()A、低温和高压B、高温和低压C、低温和低压D、高温和高压5、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含有相同质

量的H2,O2,N2与He的混合气体,其中分压最小的组分是()。A、N2B、O2C、H2D、He7、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0.1mol的糖水B、0.01mol的糖水C、0.001mol的甲醇水溶液D、0.0001mol的甲醇水溶液9、常压下,难挥发物质的水溶液沸腾时

,其沸点()。A、100ºCB、高于100ºCC、低于100ºCD、无法判断10、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性质有关的是。A、蒸汽压下降B、沸点升高C、凝固点下降D、渗透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