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设计《第一课 由“墙”而起》教学设计1-湘美版

DOC
  • 阅读 5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86.5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设计《第一课 由“墙”而起》教学设计1-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设计《第一课 由“墙”而起》教学设计1-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设计《第一课 由“墙”而起》教学设计1-湘美版.doc,共(3)页,8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7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湘版普通高中课程美术——《设计》第三单元环境艺术设计第一课由“墙”而起——墙的建筑美(中国部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居住方式的演变,理解人类居住和自然环境的关系。2、通过结合本地建筑了解建筑设计和墙体创意的关联性。4、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未来环境的创想,从而提

高创新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设计一、课堂图片导入:①有什么可能?(课堂讨论)展示图片,讨论——“有个坑”的畅想师:给你这个坑你有什么创意?怎么去改造它?请同学回答自己的想法图片资料:地点:上海松江区背景:一个巨型矿坑,大约80米深周长近1千米,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遗留物。之后采石场逐渐被

废弃,但地貌和生态已经再也不能恢复如初,矿坑不但成为地表的“伤疤”,也在民族历史中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②一切皆有可能!创意实现梦想!创意者:世茂集团,2006年决定来“填这个坑”,07年立项,设计团队用了6年进行论证,2013年开始动工建成五星级酒店。花费:20

亿设计的主体结构:17层,地上3层为大堂、会议中心、餐饮娱乐,地下14层,最下2层为水底套房③视线延伸(图片)——地坑院(人类穴居的活化石)(接下来我们去河南三门峡看看)现存的河南三门峡的地坑院,就是人类穴居的活化石,是人

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展现,它起源于仰韶文化,距今已有6千多2/3年的历史。特色: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因为它们都在地底下。优点:坚固耐用,建造简单价廉,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大小:深度6-7米,正方或长方形,

长宽12-15米,挖出2000个土方左右审美:天地之合,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形式:依坑壁筑墙,凿洞成屋④小结:所有的创意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的!人类总是有智慧去寻觅适合生存的空间。人类的发展史,即是人居的发展史,这就是原始穴居的现代演绎!二、知识延伸

:人类居住方式的演变师:问,原始祖先住哪儿?1、天然山洞:因工具落后,智力有限。天然岩洞是旧石器时代原始人作为住所的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这时的岩洞还不能称为建筑。2、悬空式: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

①巢居:栖息在大树上,南方潮湿,低洼地,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②木构干栏式: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作居住用。3、地下式:地穴建筑,半地穴建筑有木骨泥墙,有屋顶。4、地面建筑:围护结构,木骨泥墙,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5、小结:从此之后我

们一直沿用地面建筑的主要形式。为了抵挡烈日和风沙的侵害,以及来自野兽和敌人的攻击,人类的远祖建起了一道简陋的墙,从此浑然一体的世界被一分为二,被分割成墙内的“我们”和墙外的“他们”。墙是围合建筑空间的必要手段。三、墙的建筑美墙的基本功能——撑(结构)、挡(生存)、防(

安全)私(隐私)建筑风格往往是通过墙的创意来体现,我们结合泉港本土的建筑的图片进行了解墙的建筑美:1、墙的历史美时间让它们成为历史,历史赋予它们独特的象征意义。举例:中国长城(国防),德国的柏林墙(战争

),故宫的墙里墙外(权力),布达拉宫(宗教)2、墙的文化美:城市公共空间和家居背景墙的文化展现3、墙的特色美:中国古建筑,千百年来,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的3/3生活习俗,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大体可以分为六大派别

: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4、墙的材质美以木为主的建筑是中国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在材质选择上多了各种可能,因地取材是建筑的一大特色。①木:峰尾的东岳庙的戏台②石:闽南石头房泉港黄素石楼③土:福建土楼④砖:闽南红砖文化⑤水泥,钢材:现代建筑⑥各类材质:透

明的,海蛎壳、酒瓶子,塑料,集装箱,水泥管,植物⑦智能化的墙:3D打印四、课堂活动(三选一)根据作业不同难度,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并完成其中一项活动任务。●1、小论文(难度系数★★):阐述对墙文化,墙材料的畅想●2、手绘设计(难度系数★★★):用手绘的形式设计

出一未来的概念墙,可以是家的背景墙,也可以是城市公共文化墙,也可以是未来概念墙●3、手工模型(难度系数★★★★):选备各种可能利用的材料构建一创意墙体(可三、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五、课堂展示小结:选用二、三件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和小结六、板书设计(使用PPT展示)七、教

学反思本课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示例了解创意的来源和人类建筑的起源。学生的兴趣能够很好的被调动,开拓了学生新的视野,从某个侧面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意热情。本课内容层次相对多些,上课时讲授时,教师也相对紧凑,内容也更多带有创意鉴赏的性质。在课堂活动设计上也算是本堂课的特色点

,因每位学生对美术设计的认识水平不一,喜好不同,所以每次课堂活动设计两、三个不同难度供学生选择,尽量让所有的同学能够轻松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虽然在最后作业呈现不尽完美,但相信这种愉快轻松的作业形式,也会影响他们对设计创意的新认识。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