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十八课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1-人美版.doc,共(9)页,8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1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宫殿建筑北京故宫课题宫殿建筑——北京故宫教材版本课时课型教学对象人民美术出版社一课时美术鉴赏高一学生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人美版美术鉴赏课第18课,鉴于原教材的编排,中外建筑一起介绍,内容分为四部分:宫殿建筑、庙堂建筑、陵墓建筑、民居建筑。知识较为不系统,时间
空间跳跃性强、跨度大、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采用4课时,分别讲解建筑艺术的四种类型。本节课以宫殿建筑为例,详解北京故宫的风格和特征。二、学情分析1、学生知识程度:我们的学生对建筑知识了解较少,对故宫的印象既熟悉又陌生,充满了神秘感,但这种建筑
类型经常在电视和文学作品中出现,这使他们有意愿去了解北京故宫的各种考究。2、知识点难易程度分析:高中生具备了较强的感知思考能力。并且能对一种艺术类型,文化现象放在它的时代环境中,做较为深入的思考。学生对于课堂上所设计的知识能够理解,并有相关的延伸和挖掘。3、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北京故宫的艺术特征。解决办法,增强直观性,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如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感受和领会北京故宫的艺术风格,在讨论中发表感言形成观点。(2)北京故宫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解决办法,创设情境结合相关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自然而然地感受并认识到北京故宫艺
术特征形成的原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北京故宫的风格特征:故宫空间布局的均衡、节奏韵律之美及其色彩之美和建筑装饰的细节之美。2、北京故宫风格特征形成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搜集北京
故宫的相关信息;2、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探究、合作解决本课的重点问题——北京故宫的风格特征;3、创设情境,结合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情况,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北京故宫风格和特征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北京故宫的布局的均衡,节奏韵律的美
,理解“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建筑中的体现。2、感受理解故宫这种建筑形式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对故宫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明确北京故宫是我们必须要珍视与保护的文化遗产。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故宫的艺术特色,故宫空间布局的均衡、节奏韵律之美及其色彩之美和建筑装饰的细节
之美。北京故宫的文化内涵。教学难点:通过故宫的空间与形体的变化、转换,理解“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五、教学准备、方法和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教学方法:利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切入课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边
播放边讲授,引导式教学深入主题3、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背景音乐《紫禁城印象》朗诵诗歌《走进故宫》这首诗歌表现的是哪?对,这就是我们的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对我们来说既熟悉有陌生,充满了
神秘,大家对故宫的理解是什么?她单单是一座建筑吗?她具有哪些特点?为何具有这样的特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去探寻她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欣赏、聆听营造氛围,声情并茂地引领学生进入到本课的课题。一系列的提问点出了本课的主要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达到“课开始,情趣生”效果。新课
问: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宫殿是哪些?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俄克里姆林宫初探故宫印象深入探究——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之美展示图片一一介绍问:五大宫殿给我们共同的印象是什么?生答:雄伟、壮观、气势宏伟问:为什么宫殿建筑要建造的如
此雄伟壮观?生答:为了突出至高无上的皇权问:北京故宫与其它四大宫殿相比,有何不同?有何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空间、色彩方面观察总结:中轴布局左右对称空间:灵活多变色彩:金碧辉煌一、中轴布局左右对称——均衡之美1、活动设置:请同学们设计故宫的布局图展示图片一一介绍故宫的主要宫殿名称、
功能、建筑体量,按功能分,工作区域: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生活区域:乾清宫、交太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点评学生的设计图,讲解正确的布局图,强调设计的原则:择中立宫,前朝后寝2、分析正确的布局图,问:观察画面,具有什么特
点?总结:中轴布局左右对称问:这种布局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美感?总结:均衡之美问:均衡之美给人什么感觉?总结:庄严、肃穆、崇高的气势,从而突出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势和高高在上的皇权。不仅故宫法凡尔赛宫美白宫英白金汉宫中北京故
宫)讨论回答观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学生代表上台设计讨论回答(对称,均衡)讨论回答五大宫殿进行对比,学生对北京故宫的特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印象这样布局,法国凡尔赛宫也是如此。二、院落组群错落有致——节奏之美我们把镜头推进
一些问:大家看到最多的是什么?总结:大大小小的院落,这正是故宫布局的另一个特点,院落式组群布局。如此多的院子、宫殿设计者是如何安排的?对,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中轴布局,让我们把视线再转回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群奏响了一支抑扬顿挫、高潮迭起的乐章,形成了富有韵味的节奏之美。解释音乐里
的节奏与建筑里节奏的含义,.引导学生分别从整体和细节上去感受故宫的节奏之美。建筑本身是静止的,但由于空间和形体的转换、变化而呈现出流动的节奏感,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用一句话来概括: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如果将北京故宫比作一首乐曲,会是什么风格的曲风?(一首交响乐)三、红黄主调鲜
明绚丽——色彩之美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故宫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总结:红色的宫墙、门窗、柱子,黄色的琉璃瓦,汉白玉的石台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的鲜明绚丽。我们再观察一下它的建筑彩画有哪些色彩?为什么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总结:与阴阳无行学说有关,皇帝自认为是中央土,土属黄色,代表国家。火生土,为赤色,寓意滋
生助长之意表示皇家天下观察回答(宫殿,院子,院落)分析、讨论、回答讨论回答体会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解决了本课的难点。深入探究——北京故宫的色彩之美深入探究——北京故宫的细节之美有稳固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故而以红黄为主调。与普通百姓房屋用色对比,平民只能用砖石的原色,体
现出鲜明的等级性。四、建筑装饰精雕细琢——细节之美以上是我们从故宫的布局,色彩方面欣赏的,下面我们从太和殿入手,感受品味故宫的细节之美。播放视频请同学谈观后感受。总结:威严、宏伟、惟我独尊的气势。“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开九重之深宫
,受万邦之朝贺”,体现了高高在上的皇权。太和殿里最能打动我们视觉的因素是豪华精细的建筑装饰。下面我们一起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的顺序一一品味,感受她的细节之美。外部:屋顶的正脊吻兽高3.5米——清代瓦件中最大的一件,檐角的走兽——10个是古代建筑中独一无二的一例,建筑彩画——和
玺彩画等级最高的彩画。内部:蟠龙藻井,雕龙宝座,宝座上的漆金缠龙木雕,宝座前六根沥粉金漆蟠龙柱。互动:太和殿的装饰多采用什么图案?为什么?总结: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是真龙天子,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是突出了帝王无上的权威与尊贵的地位。以上就是我们一起感受的故宫的建筑装饰的细节之
美。观察回答(红、黄、白、蓝、青、绿等)讨论观看回答(龙的图案)比较式欣赏,印象鲜明深刻换一种活动的画面介绍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对民族建筑的热爱。课堂小结北京故宫的文化内涵北京故宫的象征意义课后拓展作业请同学们归纳出北京
故宫的艺术特色。一、中轴布局左右对称——均衡之美二、院落组群错落有致——节奏之美三、红黄主调鲜明绚丽——色彩之美四、建筑装饰精雕细琢——细节之美探究:北京故宫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总结:蕴藏在建筑形式中的文化内涵是其艺术
特色形成的原因,即: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和审美追求;五行相克阴阳有序的传统思想文化;鲜明的等级制度。现在我们回到课之初的问题:北京故宫仅仅是一座建筑吗?总结:北京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文明的纪念碑,是我们无形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象征,她不仅是我们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
凭证,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1、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2、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群之一,你想到她有什么缺点吗?归纳回答思考讨论回答思考回答记录思考对本课知识作一个完整的归纳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故宫的文化内涵此时学生自然能理解故宫的意义。整
个教学过程前后呼应,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促使他们在课上内容的引领下课后能继续有兴趣去完善、充实。七、板书设计宫殿建筑——北京故宫一、中轴布局左右对称——均衡之美二、院落组群错落有致——节奏之美三、红黄主调鲜明绚丽——色彩之美四、建筑装饰精雕细琢
——细节之美教学反思:在备课阶段,我广泛搜集资料,理清思路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留下为教学目标、重难点有用的,主次分明,让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循序渐进的展开,还要考虑到各环节之间的自然衔接,如何精确地为教学主题设置有效的提问,如何用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教学
内容上挖掘更深层的知识(能直抵人心,让人产生情感共鸣、打动人的)精神内涵的知识如何渗透,还有趣味性的加入,我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力争做到“课开始,情趣生”——引人入胜,“课进行,情趣浓”——高潮迭起,“课结束,意未尽”——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