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

DOC
  • 阅读 6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619.0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doc,共(11)页,619.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3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高考)下学期高三3月月考卷化学(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Fe56Mn55Ba137一、选择题1.中国诗词深受众人喜爱

,针对下列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A.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述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既有状态变化又有气味的产生B.庾信的《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从化学成分分析现实生活中“飞絮”“鹅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C.赵孟頫的《烟火诗》“纷纷

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化学变化中的颜色变化D.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2.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②所示

装置C.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D.用图④所示装置可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3.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的油状液体,下面对于NCl3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NCl3为三角锥形B.NCl3是一种极性分子C.它还能再以配位键与Cl-

结合D.NCl3的挥发性比PBr3要大4.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IIANH4Cl为强酸弱碱盐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BFe3+具有氧化性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C溶解度:CaCO3<Ca(HCO3)2溶解度:N

a2CO3<NaHCO3DSiO2可与HF反应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W>Y>ZB.W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Y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高C.Y单质的熔点低于X单质D.化合物M中W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6.贝里斯-希尔曼反应条件温和,其过程具有原子经济性,示例如下: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I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C.II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III能使酸性K2Cr2O7溶液变色7.碳酸二甲酯[(CH3O)2CO]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加入两极的物质均是

常温常压下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为直流电源负极B.H+由石墨1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2极移动C.石墨1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H3OH+CO-2e−=(CH3O)2CO+2H+D.当石墨2极消耗2

2.4LO2时,质子交换膜有4molH+通过8.无水氯化铝是常用的有机化工试剂,易水解、易升华。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少量氯化铝,反应原理为32Δ2Al+6HCl(g)2AlCl+3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NaCl+H2SO4(浓)====△HCl↑+NaHSO4B.粗导管d

也可换成细导管C.e中试剂可选用碱石灰、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D.为了减少HCl的浪费,实验开始时先点燃b处酒精灯9.已知联氨(N2H4)为二元弱碱,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联氨(N2H4)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

量分数δ(X)随-lgc(O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b1(N2H4)=10−6.0B.N2H6Cl2溶液中存在:c(Cl−)+c(OH−)=c(N2H5)+2c(N2H26)+c(H+)C.N2H5Cl溶液中

:c(H+)>c(OH−)D.N2H5Cl在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2H5+H2ON2H26+OH−10.CO与N2O是汽车尾气中污染大气的成分,研究表明CO与N2O在Fe+作用下生成无害气体,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两步反应分别为:①N2O+F

e+=N2+FeO+(慢);②FeO++CO=CO2+Fe+(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氧化还原反应,②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①决定C.Fe+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减小反应速率D.FeO+在该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二、不定项选题1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

,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在-130.1molLNaHCO溶液中:+-2-3323c(Na)>c(HCO)>c(CO)>c(HCO)B.在0.1mol·L−1NaClO溶液中:c(OH−)=c(H+)+c(HClO)+c(Na+)C.pH相等的盐

酸和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温度和体积变化),混合溶液中--3c(Cl)=c(CHCOO)D.已知酸性:HCOOH>CH3COOH,浓度均为0.1mol·L−1的HCOOK与CH3COONa溶液中:c(K+)﹣c(HCO

O−)<c(Na+)﹣c(CH3COO−)12.下列有关甲醛(HCHO)、苯、二氧化碳及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B.甲醛、苯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C.苯、二氧化碳均是非极性分子,水和甲醛是极性分子D.水的沸点比甲醛高,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甲醛分子间不能形成

氢键13.防治污染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1的成分是CaCO3、CaSO3B.向气体1中通入的空气需要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

.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NH+4+5NO−2+4H+=6NO↑+4H2O14.近日,科学家发表了高温二氧化碳电解发展报告,利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将CO2和H2O转化为合成气并联产高纯度O2。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极为电源正极B.当有2mo

l电子流向a极时,产生0.5molO2C.b极CO2的反应式:CO2+2H++2e−=CO+H2OD.电解质中阴离子由a向b移动15.2NaClO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性

比较:稀242HSOClOB.“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NaClO2C.“尾气吸收”用于除去少量2ClO尾气。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利用含Mg2+和Ca2+的粗盐水制备“电解”用的食盐水,要加入的除杂试剂有N

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三、非选择题16.乙酸制氢具有重要意义:热裂解反应:CH3COOH(g)=2CO(g)+2H2(g)∆H=+213.7kJ·mol−1脱羧基反应:CH3COOH(g)=CH4(g)+CO2(g)∆H=−33.5kJ·mol−1(1)2CO(g)+2H2(g)=C

H4(g)+CO2(g)∆H=____kJ·mol−1。(2)在密闭容器中,利用乙酸制氢,选择的压强为_____(填“高压”或“常压”)。其中温度与气体产率的关系如图:①约650℃之前,脱羧基反应活化能低,反应速率快,很快达到平衡,故氢气产率低于甲烷;6

50℃之后氢气产率高于甲烷,理由是____。②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乙酸气中掺杂一定量的水,氢气产率显著提高而CO的产率下降,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3)保持温度为T℃,压强为pkPa不变的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醋酸发生上述两个反应,达到平衡时热裂解反应消耗乙酸20%,脱羧基反应消

耗乙酸60%,则平衡时乙酸体积分数为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脱羧基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为____kPa(结果保留1位小数)。(4)光催化反应技术使用CH4和____(填化学式)直接合成乙酸,且符合“

绿色化学”的要求(原子利用率100%)。(5)若室温下将amol/L的CH3COOH溶液和b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恢复室温后有2c(Ba2+)=c(CH3COO−),则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

表示)。17.三氧化二镍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蓄电池材料。工业上利用含镍废料(以镍、铁、钙、镁合金为主)制取草酸镍(NiC2O4·2H2O),再高温煅烧草酸镍制取三氧化二镍。已知草酸的钙、镁、镍盐均难溶于水。根据下列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

___。(2)双氧水的作用___________(3)沉淀A为混合物,写出其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4)试剂B的名称为___________,沉镍后,滤液中C2O2−4的浓度为0.01mol/L,则残

留在滤液中的c(Ni2+)=___________[已知Ksp(NiC2O4)=4×10−10]。(5)NiC2O4·2H2O高温煅烧制取三氧化二镍时会产生CO、CO2、水蒸气等混合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___。(6)Ni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2.7)高温煅烧制取三氧化二镍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T2温度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18.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来自美、英、日的三人分获,以表

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他们最早发明用LiCoO2作离子电池的正极,用聚乙炔作负极。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o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第四电离能Ⅰ4(Co)比Ⅰ4(Fe)小,是因为_____

__。(2)LiCl的熔点(605℃)比LiF的熔点(848℃)低,其原因是_______。(3)乙炔(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4)锂离子电池的导电盐有LiBF4等,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①LiBF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

_____。②碳酸亚乙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5)Li2S是目前正在开发的锂离子电池的新型固体电解质,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胞参数a=588pm。①S2−的配位数为_______。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Li2S的晶胞密度为_______

g·cm−3(列出计算式)。19.三氯化铬(CrCl3)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实验室利用反应23432高温CrO(s)+3CCl(g)2CrCl(s)+3COCl(

g)制取CrCl3,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①COCl2(俗称光气)有毒,遇水发生水解:222COClHOCO2HCl;②碱性条件下,H2O2将Cr3+氧化为24CrO;酸性条件下,H2O2将227CrO

还原为Cr3+。回答下列问题:(1)A中的试剂为_______;无水CaCl2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主要目的是_______。(2)装置E用来收集产物,实验过程中若D处出现堵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可通过_______(填操作),使实验能继

续进行。(3)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测定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I.取mgCrCl3产品,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30%H2O2溶液,小火加热使CrCl3完全转化为24CrO,继续加热一段时间;Ⅱ.冷却后加适量的蒸馏水,再滴入适量的浓硫酸和浓磷酸

(加浓磷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指示剂提前变色),使24CrO转化为227CrO;Ⅲ.用新配制的14422molLNHFeSOc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4422NHFeSO标准溶液VmL(已知227CrO被Fe2+还原为Cr3+)。①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

____。②下列操作将导致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低的是_______(填标号)。a.步骤Ⅰ中未继续加热一段时间b.步骤Ⅱ中未加浓磷酸c.步骤Ⅲ中所用4422NHFeSO溶液已变质d.步骤Ⅲ中读数时,滴定前俯视,滴定

后平视20.聚合物H()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广泛用于各种刹车片,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C、D、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Diels-Alder反应:(1)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F中所含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B→C”的反应中,除C外,另外一种产物名称是______。(3)D+G→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4)Q是D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Q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

已知:乙炔与1,3-丁二烯也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请以1,3-丁二烯和乙炔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H2C=CH2CH3CH2OHCH3COOC2H5)。(新高考)下学期高三3月月考卷化学答案(B)

1.【答案】D【解析】A.“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体现物质的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飞絮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不是蛋白质,故B错误;C.赵孟頫的《烟火诗》“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焰色试验的现象,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

故C错误;D.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答案选D。2.【答案】A【解析】A.碳酸钠能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故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A正

确;B.乙醇与溴水互溶,故无法进行萃取分液,B错误;C.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需要在装置中加装温度计,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在支管口处,C错误;D.应使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D错误;故答案选A。3.【答案】C【解析】A.NCl3的中心原

子N上的孤电子对数=1(531)2=1,价层电子对数=1+3=4,VSEPR模型为四面体,所以该分子为三角锥形,A正确;B.NCl3分子为三角锥形,分子中正负电中心不重合,分子为极性分子,B正确;C.NCl3中

的N原子、Cl离子的最外层均无空轨道,所以无法再与Cl-形成配位键,C不正确;D.NCl3和PBr3都属于分子晶体,但相对分子质量Mr(NCl3)<Mr(PBr3),所以范德华力NCl3比PBr3要小,NCl3

沸点低,易挥发,即NCl3的挥发性比PBr3要大,D正确;答案选C。4.【答案】D【解析】A.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呈酸性,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两者没有因果关系,A错误;B.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物质,Fe3+和SCN−反应生

成血红色硫氰化铁溶液,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离子,两者没有因果关系,B错误;C.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钙,但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二者没有因果关系,C错误;D.二氧化硅能和氢氟酸反应,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所以

玻璃瓶不能保存氢氟酸,二者有因果关系,D正确。答案选D。5.【答案】B【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为钠Na;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分

析,Y形成四个共价键,说明其为Si;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Z为Cl;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为O。根据上述分析,W为O元素,X为Na元素,Y为Si元素,Z为Cl

元素;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O>Cl>Si,即W>Z>Y,故A错误;B.O的非金属性比Si强,所以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氢化物强,故B正确;C.X为Na元素,

Y为Si元素,硅为共价晶体,熔点高于钠,即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故C错误;D.根据,阴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其中O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答案选B。6.【答案】C【解析】A.I中羰基碳氧双键打开,II中碳碳双键上临近碳氧双键的碳加至I的碳氧双键的碳上,其上的氢加至I的

氧上,故为加成反应,故A正确;B.I的一氯代物有4种,苯环上邻间对位取代有三种,在碳氧双键相邻的甲基上取代有一种,故B正确;C.II的六元碳环只有一个双键,其他均是以单键相连,除双键中的碳外其他四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C

错误;D.III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故可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C。7.【答案】D【解析】A.石墨2上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则B为直流电源负极,A

正确;B.阳离子移向阴极,则氢离子由石墨1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2极移动,B正确;C.石墨1为阳极,阳极上是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CH3OH+CO-2e−=(CH3O)2CO+2H+

,C正确;D.没有指明是标准状况下,不能计算质子交换膜通过的H+,D错误;故选C。8.【答案】A【解析】A.实验室中,HCl的制备可采用NaCl固体与浓H2SO4在加热下制取,反应还可以为2NaCl+H2SO4(浓)==

==△2HCl↑+Na2SO4,A说法正确;B.AlCl3易升华,同样也容易凝华,可能在导管d处重新凝华为固体,产生堵塞现象,故应选用大导管,B说法错误;C.e处干燥管的作用有二,其一为防止多余的HC

l气体进入空气而污染环境,其二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收集装置而使氯化铝水解,C说法错误;D.装置内部的空气会与Al反应,产生杂质,故应先制取HCl并利用其排尽装置内的空气,D说法错误;答案为A。9.【答案】D【解析】联氨(N2H4)为二元弱碱,则联氨(N2H4)的两步电离方程式为:N2H

4N2H5+OH−、N2H5N2H26+OH−,根据图象可知,当溶液中c(N2H4)=c(25NH)时,溶液的pOH=6.0,则Kb1=2524NHOHNHccc=10−6.0,当溶液中c(25

NH)=c(226NH)时,溶液pOH=15.0,则Kb2=22625NHOHNHccc=10−15。A.当溶液中c(N2H4)=c(25NH)时,溶液的pOH=6.0,则Kb1=2524N

HOHNHccc=10−6.0,故A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2H6Cl2溶液中存在:c(Cl−)+c(OH−)=c(N2H5)+2c(N2H26)+c(H+),故B正确;C.N2H5+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h2=1wbKK=1461010=10−8>Kb2=10−15,则N2H5

Cl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中:c(H+)>c(OH−),故C正确;D.N2H5Cl在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2H5+H2ON2H4·H2O+H+,故D错误;答案选D。10.【答案】B【解析】A.①、②两反应中都含有变价元素,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正确;B.两步反应中反应

物的总能量都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均为放热反应,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速率慢的反应(即反应①)决定,B正确;C.Fe+为反应的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D.FeO+在该反应过程中

是催化剂的中间产物,D不正确;故选B。11.【答案】CD【解析】A.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说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c(H2CO3)>c(CO2−3),A错误;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ClO−)=c(H+)+c(Na+

),存在物料守恒c(Na+)=c(HClO)+c(ClO−),二式联立可得c(OH−)=c(H+)+c(HClO),B错误;C.混合前各溶液中c(H+)=c(OH−)+c(Cl−)、c(H+)=c(OH−)+c(CH3COO−),混合前pH相等,则c(Cl−)=c(CH3CO

O−),混合后pH不变,则c(Cl−)和c(CH3COO−)依据相等,C正确;D.已知酸性:HCOOH>CH3COOH,所以甲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小于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在等浓度的甲酸钾和乙酸钠溶液中钾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甲酸根浓度大于乙

酸根离子浓度,所以c(K+)-c(HCOO−)<c(Na+)-c(CH3COO−),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D。12.【答案】B【解析】A.苯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故A不符合题意;B.甲醛、苯分子中碳原子均含有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采用sp2杂化,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

,采用sp杂化,故B符合题意;C.苯、CO2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均为非极性分子,水和甲醛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均为极性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水的沸点比甲醛的高,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D不符合题

意;故答案为B。13.【答案】C【解析】从流程图可以看出,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通入过量石灰乳中,CO2、SO2转化为CaCO3、CaSO3,成为固体1的主要成分;此时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2、NO、CO,通空气、再用NaOH溶液吸收,NO转化为

NaNO2,用含NH+4废水处理,生成N2和水;CO气体用捕获剂处理,从而得到捕获产物。A.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1的成分是CaCO3、CaSO3、Ca(OH)2等,A不正确;B.向气体1中通入的空气若过量,NaNO2将被氧化为NaNO3

,B不正确;C.气体2的成分为N2和CO,N2不污染环境,所以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C正确;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NH+4+NO−2=N2↑+2H2O,D不正确;故选C。14.【答案】A【解析】A.与x相连的电极上

发生氧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的氧化反应,x极为电源正极,故A正确;B.a极为阳极,当有2mol电子流出a极时,产生0.5molO2,故B错误;C.b极CO2的反应式:CO2+2H++2e−=CO+H2O,H2O+2e−=H2+O2−,故C错误;D.在电场作用下,电解质中阴离子移向阳极,

由b向a移动,故D错误;故选A。15.【答案】BD【解析】由制备流程可知,NaClO3和SO2在H2SO4酸化条件下反应生成ClO2和NaH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选择N

aOH除去食盐水中的Mg2+,选择碳酸钠除去食盐水中的Ca2+,然后电解,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不交叉规律可知,装置中阴极ClO2得电子生成ClO−2,阳极Cl−失电子生成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NaCl=====

电解2NaClO2+Cl2↑,含过氧化氢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O2,产物为Na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最后NaClO2溶液结晶、干燥得到

产品。A.NaClO3和SO2、H2SO4反应生成NaHSO4和ClO2,其中NaClO3为氧化剂,稀硫酸只提供酸性条件,无法比较氧化性,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装置中阴极ClO2得电子生成ClO−

2,所以“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NaClO2,故B正确;C.由流程知,吸收ClO2用NaOH和H2O2,反应方程式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其中氧化剂为ClO2,还原剂为H2O2,二者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2∶1,故C错误;D.利用含2Mg和2Ca的粗盐水制备“电解”用的食盐水,加入氢氧化钠可以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然后加入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通过过滤,除去杂质,最后加入盐酸,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D正确;故选BD。16.【答案】(1)-247.2(2)常压随着温度升高

后,热裂解反应速率加快,同时热裂解反应正向移动,而脱羧反应逆向移动CO(g)+H2O(g)=H2(g)+CO2(g)(3)9.1%0.8p(4)CO2(2b×10−7)/(a-2b)【解析】(1)由盖斯定律可知,2CO(g)+2H2(g)=CH4(g)+CO2(g)∆H=

−33.5kJ·mol−1-213.7kJ·mol−1=-247.2kJ·mol−1;(2)在密闭容器中,利用乙酸制氢,CH3COOH(g)=2CO(g)+2H2(g),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选择的压强为常压;①热裂解反应:CH

3COOH(g)=2CO(g)+2H2(g)是吸热反应,热裂解反应正向移动,脱羧反应CH3COOH(g)=CH4(g)+CO2(g)是放热反应,而脱羧反应逆向移动,650℃之后氢气产率高于甲烷,理由是随着温度升高后,热裂解反应速

率加快,同时热裂解反应正向移动,而脱羧反应逆向移动,故氢气的产率高于甲烷;②CO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故在乙酸气中掺杂一定量的水,氢气产率显著提高而CO的产率下降,反应方程式为:CO(g)+H2O(g)=H2(g)+CO2(g)

;假设投入乙酸的物质的量为amol,热裂解反应:CH3COOH(g)=2CO(g)+2H2(g),达到平衡时热裂解反应消耗乙酸20%,故热裂解反应消耗乙酸的物质的量为:n(CH3COOH)=0.2amol,乙酸热裂解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CO)=n(H2)

=0.4amol;脱羧基反应:CH3COOH(g)=CH4(g)+CO2(g),脱羧基反应消耗乙酸60%,故脱羧基反应消耗乙酸的物质的量为:n(CH3COOH)=0.6amol,脱羧基反应生成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H4)=n(CO2)=0.6amol;故乙酸的体积分

数为:[0.2a/(0.2a+0.4a+0.4a+0.6a+0.6a)]×100%=9.1%;p(CH4)=p(CO2)=(0.6a/2.2a)×pkPa=(3/11)×pkPa,p(CH3COOH)=(0

.2a/2.2a)×pkPa=(1/11)×pkPa,脱羧基反应的平衡常数Kp=[(3/11)×p×(3/11)×p]/[(1/11)×p]=0.8p;(4)由原子守恒可知,光催化反应技术使用CH4和CO2直接合成乙酸,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原子利用率100%

);(5)由电荷守恒可知:2c(Ba2+)+c(H+)=c(OH-)+c(CH3COO−),因为2c(Ba2+)=c(CH3COO−),所以c(H+)=c(OH−),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的c(CH3COO−)=bmo/

L、c(CH3COOH)=(a/2-b)mo/L、c(H+)=1×10−7mo/L,故Ka=[1×10−7×b/(a/2-b)=(2b×10−7)/(a-2b)。17.含镍废料加入硫酸,除去不溶于硫酸的固体,得到硫酸镍、硫

酸亚铁、硫酸钙、硫酸镁的混合液,用H2O2把Fe2+氧化为Fe3+,加入碳酸钠调节pH,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除铁;加入氟化铵,生成MgF2、CaF2除钙、镁;加入草酸生成NiC2O4·2H2O沉淀,高温煅烧草酸镍制取三氧化二镍。(1)根据流程图,含镍废料加酸溶解

,除去不溶物,所以操作1的名称为过滤;(2)H2O2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双氧水的作用是使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3)硫酸钙、硫酸镁和氟化铵反应生成硫酸铵、氟化钙沉淀、氟化镁沉淀,所以沉淀A的化学式MgF2、CaF2;(4)草酸镍难溶于水,根据流程图可知,硫

酸镍溶液加入试剂B生成NiC2O4·2H2O沉淀,所以试剂B的名称为草酸,沉镍后,滤液中224CO的浓度为0.01mol/L,则残留在滤液中的c(Ni2+)=sp24224()iCCOONKc=01.010410=4×10−8mol/L;(5

)NiC2O4·2H2O高温煅烧生成三氧化二镍、CO、CO2、水蒸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iC2O4·2H2O====△Ni2O3+3CO↑+CO2↑+4H2O;(6)NiC2O4·

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2.7)高温煅烧,先失去结晶水,然后NiC2O4分解为Ni2O3,失去1个结晶水时剩余固体占原固体的90.2%,失去2个结晶水时剩余固体占原固体的80.3%,所以T2温度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Ni

C2O4。18.【答案】(1)Co失去的是3d6上的一个电子,而Fe失去的是半充满状态3d5上的一个电子,故Fe需要的能量较高(2)LiCl和LiF均为离子晶体,Cl−半径比F−大,LiCl的晶格能比LiF的小(3)3

∶2(4)正四面体sp2、sp3(5)8303A44610588N【解析】(1)基态Co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其价电子排布图为;第四电离能I4(Co)比I4(Fe)小,价电子排布Co3+为3d6,Fe3+为3d5,Fe3+半

满,稳定,难失去电子,因此原因为Co失去的是3d6上的一个电子,而Fe失去的是半充满状态3d5上的一个电子,故Fe需要的能量较高;(2)LiCl的熔点(605℃)比LiF的熔点(848℃)低,它们都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熔点主要比较离子半径,晶格能,因此其原因是LiCl和LiF

均为离子晶体,Cl−半径比F−大,LiCl的晶格能比LiF的小;(3)乙炔(C2H2)分子中有1个碳碳三键,2个C-H因此分子总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3∶2;(4)①LiBF4中阴离子BF−4的中心原子

B的价层电子对数为14+(3141)42,因此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②碳酸亚乙酯分子中碳氧双键的碳原子,σ键有3个,没有孤对电子,因此杂化方式为sp2,另外两个碳原子,σ键有4个,没有孤对电子,因此杂

化方式为sp3,所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5)①以最右面中心S2−分析,连接左边有4个锂离子,右边的晶胞中也应该有4个锂离子,因此配位数为8;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根据晶胞计算锂离子有8个,硫离子个数为118+6=482,

Li2S的晶胞密度-330-3A3310A464Nm464ρ=gcm=10gcmVN58858810。19.【答案】(1)浓硫酸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E及C装置中将COCl2排入装置G中并被充分吸收(2)A中长玻璃管中液

面上升加热D处(3)2232COCl4OHCO2Cl2HO(4)15.85cV%3mab【解析】(1)根据题目信息:CrCl3易潮解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所以要防止装置内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存在空气,

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主要目的是让CrCl3在氮气氛围中冷却,防止空气进入使CrCl3氧化;A中装浓H2SO4,作用是干燥N2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C装置;无水CaCl2的作用是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及C装置;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主要目的是将COCl2排入装置G中

并被充分吸收,回收尾气;(2)若D处出现堵塞,则C装置内压强增大,A中导管内液面上升;D处堵塞是因CrCl3升华后在D处凝聚而产生的,故可对D处稍加热,使实验能继续进行;(3)装置G中可以看做是COCl2先与水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为2232COCl4OHCO2Cl2HO;(4)①测定过程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2CrCl3~224CrO~227CrO~64422NH

FeSO,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产品中CrCl3的物质的量为:-32cV10mol6,产品中的CrCl3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3-12cV10mol158.5gmol6100%=mg15.85cV

%3m;②a.步骤Ⅰ未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过量的H2O2在步骤Ⅱ中会将227CrO还原为Cr3+,则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4422NHFeSO体积减小,测定的CrCl3质量分数偏低,a正确;b.步骤Ⅱ中未加浓磷酸,指示剂会提前变色,读取标准

液体积小于实际,测出的CrCl3质量分数偏低,b正确;c.步骤Ⅲ中所用4422NHFeSO已变质,则滴定用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出的CrCl3质量分数偏高,c错误;d.步骤Ⅲ中读数时滴定前俯视(读数偏小),滴定后平视,读取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出的CrCl3质量分

数偏高,d错误。故选ab。20.【答案】(1)消去反应-NO2、-Cl(2)水(3)n+(2n-1)H2O(4)10(5)【解析】苯与氯气在氯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得到E是,E转化得到F,F与氨气在高压下得到,可知F→引入氨基,E→F引入硝基,则F中Cl原子被氨基取代生成,可推知F为;还原得到

G为;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A为CH2=CH2,乙烯发生信息中加成反应生成B为,D为芳香化合物,则C中也含有苯环,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D为、则C为,D与G发生缩聚反应得到H为。(1)生成A是乙醇的消去反应,

F为,其中所含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NO2、-Cl。(2)B的结构简式是;“B→C”的反应中,除C外,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另外一种产物名称是水。(3)D+G→H是缩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Q是D()的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Q含有苯环、2个羧

基、比D多一个CH2原子团,有1个取代基为-CH(COOH)2;有2个取代基为-COOH、-CH2COOH,有邻、间、对3种;有3个取代基为2个-COOH与-CH3,2个-COOH有邻、间、对3种位置,对应的﹣CH3,分别有2种、3种、1种位置,故符合条件Q共有1+3

+2+3+1=1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2∶1的为。(5)CH2=CHCH=CH2和HC≡C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其合成路线为。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