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4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PPT课件6-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pt,共(12)页,17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88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雁门太守行盱眙县二中乐万鹏一、美之序曲:走近李贺•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唐时期的李贺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著名诗人。其诗文以意新语丽,幽深奇绝,名闻天下,被人们吟咏了一千余年。•李贺作诗务求新奇,人称“诗鬼”。二、诵读:感受诗歌之美•初读正音,把握节奏,
要读得字正腔圆。•再读解意,把握行式,要读得韵味深长。•吟唱诗歌,品赏诗情,要读得情深意切。1、初读正音,把握节奏•摧()凝()•鳞()夜紫()•燕脂()提携()cuīlínyānzhĭníngzĭxié2、再读解意,把握形象•请从以下活
动中任选一个完成。•1)自主完成。用现代汉语通顺地翻译全诗。•2)小组合作。把这首诗译为现代诗,语言流畅,能押韵更好。•3)交流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作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3、吟读诗歌,品赏诗情•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垣(yuán城墙),城垣就要被毁坏,可城
内守军披坚执锐,严正以待,日光照在战甲的鳞片上,闪烁着金光。•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3、吟唱诗歌,品赏诗情•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
•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美译•军情急,狼烟四起烽火腾空;敌情重,乌云压城城撼动。夕阳下,敌兵铠甲闪鳞光;残阳中,攻城刀枪直晃动。•角声振,撕裂长空满天飞扬,怒吼声,伴随秋风阵阵悲壮。边塞上,一场血战可歌可泣,战士血,凝成胭脂夜色更浓。•红旗半卷,直逼一
水,奇兵飞袭,鼓面冻裂,鼓声不响,寒霜重重。愿报那黄金台上恩情隆,手握宝剑为祖国统一向前冲。三、探究:追求美之序曲•美色: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黑云”、“夜紫”、“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作用:画面色彩斑斓,生动形象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
,显得奇异诡谲。三、探究:追求美之序曲•美丽的典故:黄金台是战国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奇才。•作用: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三、探究:追求美之序曲•美丽的修辞:比喻、夸
张•作用: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四:唤醒积累:爱国是永恒的话题•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
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