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4-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69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49.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4-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4-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4-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4)页,24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88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25、《诗词曲五首》之《赤壁》时间2014.3设计者赵红静审核人初二语文使用人初二语文组课型问题导读、解决课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艺术美。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自读、展读、齐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光辉灿烂文

化的情感。重点难点熟练朗读全诗。理解、赏析诗歌。学习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教具准备工具单学具准备工具单、词典学习过程设计(第1课时)学习工具单教师设计结构化预习:1、初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2、反复朗读诗文,

初步感知诗歌内容。3、思考工具单上问题探究部分问题。【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折戟()铁未销()自将()认前朝()2、作者简介本诗作者(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清明》、《江

南春》《山行》等。【知识链接】1、题解:本诗选自《樊川文集》。这是一首咏史诗。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34岁的

东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经过赤壁时,有感于历史,借题发挥,写下了这首怀古咏史之作。【问题导读】朗读【教师导入】播放歌曲《历史的天空》,将学生带入战争的特定情境中去。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兴亡谁人定

,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但是,岁月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1、投影内容,听配乐范读《赤壁》。2、播放配乐,学生自由朗读。3、展读:单人配乐朗读,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4、播放配乐,全班

齐读。【问题探究】:(一)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二)问题探究:根据诗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这两句写兴感之由,是记叙。作用: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

的感慨,为下文论史抒怀做下铺垫。(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

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这两句有什么深刻含义?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借题发挥,是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这反映出作者

抑郁不平的心境。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

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4、“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二乔”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醒。5、把握本首诗的主题: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诗

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姓名……今天,我们就随杜牧一起走近那些历史风云人物!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自学、小组合学、小组展示,教师评点。资料链接:这是一

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巨大的政治抱负,却处于晚唐那样一【当堂训练】1、背诵全诗。2、《赤壁》中生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无限感慨的诗句是:,。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

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了。板书设计兴感之由记叙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议论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教学反思与评价配乐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学生爱上诗词鉴赏课,效果很

好。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