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PPT课件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PPT
  • 阅读 7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1.619 M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PPT课件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PPT课件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PPT课件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PPT课件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PPT课件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4课《诗词五首-赤壁》PPT课件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pt,共(19)页,1.61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88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

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

,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秋夕银烛秋

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许多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

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即东坡赤壁。诗人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

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销:销蚀。将:拿起。前朝:三国时期。叙事,写诗人从前朝旧物睹物兴感,不禁“发古思之幽情”,浮想联翩。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

叹。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使诗

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春深:春色浓。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小乔乃周瑜之妻。杜牧认为,赤壁之功出于侥幸。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

大,深刻警策。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

的,“出于侥幸”,但诗人咏史,只是借题发挥,并非写历史鉴定。而杜牧这样写,显然有借史事以吐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的意思。3.前后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

事引发议论。兴感之由感慨咏叹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杜牧小结: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

,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