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38.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3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7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习目标】1、熟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2、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学习重点】认真阅读新闻,领会

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信心。【学习难点】补叙作用。【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

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2、★背景透视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

中,使用比较安全。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后获得专利。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他的这项发明也获得专利。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方面都获有专利。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

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逝世后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这就是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3、★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

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

贡献的人。4、★课文主旨这则消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表达出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的高度赞美。5、★课文艺术特色采用总分的文章结构。报道中的导语部分,总体概括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然后下文重点介绍了首届获奖者的一些资料及诺贝尔奖的

颁发机构等一系列知识。这样处理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使用说明】:A层完成所有题目,B层完成除带“★★”外的所有题目,C层完成除带“★★”、“★”外的所有题目。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颁发()仲裁()遗嘱()巨额()渗透()钞票()2.词语解释。颁发: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卓有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第二部分:(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4.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预习导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7.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8.第二自

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9.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10.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本报讯:(孙大江)全国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近日在云南昆明市召开。来自

全国22个省市的34家中学报刊的社长、总编、主编、编辑和记者共64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少儿报刊工作者协会的有关负责同志也出席了会议。本届年会对“在‘减负’形势下,如何办好中学生报刊?我国即将入世,怎样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

入的研讨和交流。大家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守土有责”;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多种经营求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各兄弟报刊要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摘自《初中生周报》)11.给上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12.本文的导语部分有什么作用?★13.本文的主体部分有什么作用?一课一得校本作业学习研讨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