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习题6-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1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22.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习题6-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习题6-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习题6-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5)页,12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6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阻遏(è)管辖(xiá)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g)B.磅礴(bàng)歼灭(qiān)荻港(dí)排山倒海(dǎo)C.

绥靖(suí)芜湖(wú)逃窜(cuàn)高屋建瓴(líng)D.阌乡(wén)要塞(sè)殷红(yīn)负隅顽抗(yú)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阻遏(阻止)歼灭(消灭)B.绥靖(安抚、平定)殷切(深厚、丰盛)C.管辖(管理)锐不可当(抵挡)D.

瑰宝(奇特、珍贵)高屋建瓴(建立)3.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B.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

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

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

能的事。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其中主标不可缺少。B.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C.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

,语言简明准确。D.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二、能力提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

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

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1)这则新闻的导语没有交代的一项是()A.何时B.何事C.何地D.何因E.何人(2)文中用_

______一词描述了长江的情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词描述了国民党防线的崩溃。(3)从结构上看,这则新闻包括了哪几方面的内容()A.标题B.导语C.主体D.背景E.结语(4)“不到24小时”一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①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

江一线。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③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④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⑤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⑥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

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⑦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将占领、击溃、封锁、歼灭、控制五个词语填入文中□,按顺序是___________。(2)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加点词

的含义。●不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关于这一部分的分层,有四种意见,你认为选哪一种合适()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4)“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5)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链接中考(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公开征集

申办口号,征集活动将到2014年11月21日截止。征集的口号要求能充分突出“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的申办理念;结合北京丰富的奥运遗产、深厚的奥运情结和张家口丰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展现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特色,展示申办城市的自信和大国气

势;口号文字要简洁明快、昂扬向上,口号内容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特点,体现中国人民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对冬奥会的渴望,可以用中文、英文或法文任意一种文字完整表现;体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

大成就,展现和传播中国梦和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全社会支持参与申办的巨大热情和爱国情怀。口号征集的投稿截止日期为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1日16时整。征集作品可通过北京冬奥申委官方网站在线提交;也可通过北京冬奥申委指

定邮箱和普通邮递方式提交。1.下面是本次申请冬奥会的标识,请你仔细观察,写出其中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给新闻拟写一个8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提示:A项中“锐不可当”的“当”应读“dāng”;B项中“磅礴”的“磅”应读“páng”,“歼灭”的“歼”应读“

jiān”;D项中“要塞”的“塞”应读“sài”,“殷红”的“殷”应读“yān”。C项注音完全正确。答案:C2.提示:D项中“高屋建瓴”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为“倾倒”之意。答案:D3.提示:C项为说明,其他三

项均为记叙。答案:C4.提示:A项,主语残缺,可去掉“通过”;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第一个“的”改为“是否有”;D项,否定不当,可在“可能”前加“不”。答案:B5.提示:记叙文的记叙要素有六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答案:D二、1.(1)

提示:要看导语交代了什么,应先明确导语的内容。这则新闻的导语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结合句子不难看出它交代的具体内容。答案:D(2)答案:风平浪静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3)提示:要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及新闻结构五部分各自的所指来分析。答案

:ABC(4)提示:时间之短和渡过人数之多形成鲜明对比,其意自明。参考答案:说明渡江迅疾,作战顺利。2.(1)提示:“歼灭”和“击溃”表现的胜利程度的范围不同,击溃的范围更广,两词不能颠倒使用。“占领”表现的是经过战斗而占据领土。“要塞

”是关卡,用“控制”,对江面则用“封锁”。用词准确恰当。答案: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2)提示:“不料”即出敌预料,对敌人充满了讽刺,语言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突破”是在阻挡的情况下进行的进攻,区别于一般的进入。用词恰当。参考答案:●“不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

”,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了我军的神勇。●“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3)提示:要结合内容的归纳来划分层次。①②③④⑤是全面介绍东路军渡江情况,⑥⑦则是介绍渡江后的战斗情况。答案:D(4)提示:从①②句推断可知

。参考答案:“东面防线”指的是“南京江阴段防线”。(5)提示: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讲话”,这篇报道战事进展情况的新闻,在用词上表现得十分准确,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用词的习惯。参考答案: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特点三、1.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

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亮点顺势融为2022。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2.冬奥会口号的征集标志着我国申请冬奥会的开始,全国人民积极踊跃地参加到冬奥

会的申请中。相信中国有希望、有能力办好冬奥会,让我们满怀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