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第2章课件.pptx,共(77)页,3.452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4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电子教案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第2章射频识别(RFID)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本章主要内
容:①介绍自动识别-几种常见的自动识别②介绍射频识别(RFID)-这是最重要的一种自动识别③介绍物联网RFID体系架构举例-EPC系统(物联网的起源)④介绍RFID应用举例-3个领域的应用实例《物联网技术导论与
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RFID《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RFID《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RFID自动识别概述2.1射频识别(RFID)系统2.2物联网RFID体系架构举例-EPC系统2.3物联网RFID应用举例2.
4《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自动识别概述2.1《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自动识别概述2.1.1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2.1.2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2.1.3自
动识别技术的分类2.1.4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在信息系统出现的早期,数据的处理都是人工完成的。为此,人们研究了各种各样的自动识别系统。《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1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自动识别
技术的定义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获取、自动识读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后续相关处理的一种技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1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物品识别的发展历程手工→自动自动识别技术是
物联网的基石传感技术→感知物体自动识别技术→对物体进行标识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2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自动识别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由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网络这三大部分组成。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3自动识别技术
的分类自动识别技术种类很多。按照国际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标准,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具体如下。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3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
》2.1.4常见的自动识别系统1.条码识别条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黑色)和空(白色),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制而成,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
.4常见的自动识别系统1.条码识别条码识别要将条码转换成有意义的信息,需要经历扫描和译码两个过程。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4常见的自动识别系统1.条码识别以物流领域为例,说明条码识别系统的构成。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
1.4常见的自动识别系统2.磁识别磁卡是由一定材料的片基和均匀涂覆在片基上的微粒磁性材料制成的,采用的是磁识别技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4常见的自动识别系统2.磁识别磁卡的应用:银行卡、购物卡等。磁卡的制作标准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4常见的自动识别系统3.IC卡识别IC卡,英文名称为“IntegratedCircuit”IC卡是集成电路卡,IC卡通过卡片表面8个金属触点与读卡器进行物理连接,来完成通信和数据的交换。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4常见的自
动识别系统3.IC卡识别IC卡的分类IC卡,一般可分为一般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和超级智能卡。IC卡技术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4常见的自动识别系统3.IC卡识别IC卡的外形与磁卡相似。IC卡与磁卡的区别在于数据存储的原理不同。
磁卡是通过卡上磁条的磁场变化来存储信息,而IC卡是通过EEPROM来存储数据信息。与磁卡相比较,IC卡具有以下优点。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1.4常见的自动识别系统4.射频识别射频识
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的传递,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射频识别(RFID)系统2.2《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射频识别(RFID)系统2.2.
1RFID的基本组成2.2.2RFID的发展历史2.2.3RFID的基本分类2.2.4RFID的工作原理2.2.5电子标签与读写器2.2.6RFID的标准体系2.2.7RFID的发展趋势点击此处结束放映RFID系统基本是由电子标签、
读写器和计算机网络这3部分组成,计算机网络是系统高层。《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1RFID的基本组成1.组成射频识别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网络这三大部分组成。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1RFID的基本
组成2.工作流程RFID系统的一般工作流程如下。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1RFID的基本组成2.工作流程RFID系统构成。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1RFID的基
本组成3.电子标签的结构形式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电子标签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卡片型电子标签如图所示。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1RFID的基本组成3.电子标签的结构形式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电子标签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
与应用》2.2.1RFID的基本组成4.读写器的结构形式读写器没有一个确定的形式,根据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读写器的使用环境和设备制造商的生产习惯,读写器具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和外观形式。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1RFID的基本组成4.读写器的结构形式点击此处结束放
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2RFID的发展历史RFID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最初单纯用于军事领域。RFID已经经历了产生、探索阶段、成为现实阶段、推广阶段和普及阶段,其发展历程如图所示。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2RFID的
发展历史1.RFID技术的产生20世纪40年代,由于军事需要,产生了RFID技术。2.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2RFID的发展历史3.RFID技术成为现实阶段点击此
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2RFID的发展历史4.RFID技术的推广阶段5.RFID技术的普及阶段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3RFID的基本分类1.按照频率分类(1)低频系统:有125kHz等。(2)高频系统:有13.56MH
z等。(3)微波系统:有800/900MHz等。2.按照供电方式分类无源供电系统、有源供电系统、半有源供电系统3.按照耦合方式分类电感耦合方式、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3RFID的基本分类4.按照技术方式分类主动广播式、被动倍频式和被动反射调制式。5.
按照保存信息方式分类只读式和读写式。6.按照系统档次分类7.按照工作方式分类全双工工作方式、半双工工作方式以及时序工作方式。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4RFID的工作原理1.读写
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传输方式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传输主要有2种方式,一种是电感耦合方式,一种是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4RFID的工作原理1.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传输
方式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4RFID的工作原理2.低频RFID低频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25kHz,电子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可以应用于动物识别、工具识别和门禁安全管理等方面。点
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4RFID的工作原理3.高频RFID高频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电子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典型的应用有我国第二代身份证、电子车票和物流管理等。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4RFID的工作原理4.微波RFID微
波电子标签可以为有源电子标签或无源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传输数据时,电子标签位于读写器天线的远场区。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5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电子标签(Tag)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或射频卡,电子标签是RFID真正的数据载体。读写器又称为阅读器或询问器,读
写器是读取和写入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从技术角度来说,RFID的核心是电子标签,读写器是根据电子标签的性能而设计的。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5电子标签与读写器1.电子标签的技术参数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芯片用来存储物品的数据,天
线用来收发无线电波。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5电子标签与读写器2.电子标签的基本构成电子标签一般包括电源电路、时钟电路、解调器、解码器、编码器、控制器、负载调制电路、存储器和天线等功能模块。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5电子标签与读写器3.读
写器的技术参数4.读写器的基本构成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6RFID的标准体系RFID需要建立标准体系。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6RFID的标准体系RFID标准体系的构成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6RFID的标准体系
RFID的标准化组织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2.7RFID的发展趋势电子标签的发展趋势读写器的发展趋势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RFID体系架构举例-EPC系统2
.3《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物联网RFID体系架构举例-EPC系统2.3.1物联网RFID体系架构2.3.2全球物品编码2.3.3EPC标签与读写器2.3.4EPC中间件2.3.5EPC的网络服务EPC系统是物联网的
起源。这里以EPC系统为基础,介绍物联网RFID体系架构。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3.1物联网RFID体系架构EPC系统主要包括5个基本组成部分。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3.2全球物品编码1.物品编码概述解决物品识别的最好方法就是
首先给全球每一个物品都提供唯一的编码。现在物品主要有: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3.2全球物品编码2.条码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3.2全球物品编码3.EPC码EP
C码是一个二进制比特串,由版本号、域名管理、对象分类和序列号组成。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3.2全球物品编码3.EPC码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3.3EPC标签与读写器1.EPC标签EPC标签有类(Class)和代(Gen)的概念。点击此处
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3.3EPC标签与读写器2.EPC读写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3.4EPC中间件中间件是一种软件,可以被视为RFID运作的中枢。EPC系统的中间件(Middlew
are)处于读写器与后台网络的中间,扮演RFID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中介角色,是RFID硬件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3.5EPC的网络服务物联网的网络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通过EPC码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物品的详细信息。在互联网上,物品的信息服务
器非常多。EPC系统的名称解析服务(ONS)负责将电子标签的EPC码解析成对应的网络资源地址,EPC系统的信息发布服务(EPCIS)负责对物联网中的物品信息进行处理和发布。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RFID应用举例2.4《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物联网RFID应用举例2.4.1物联网RFID在德国汽车制造中的应用2.4.2物联网RFID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2.4.3物联网RFID在门票防伪中的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
用》2.4.1物联网RFID在德国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德国ZFFriedrichshafen公司介绍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4.1物联网RFID在德国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德国ZFFriedrichshafen公司引进了一套RFID系统来追踪和引导八速变速器的生产。点击此
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4.1物联网RFID在德国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变速器的RFID标签。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4.1物联网RFID在德国汽车制造中的应用RFID标签和读写器在生产线上。点击此
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4.2物联网RFID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医疗行业是RFID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RFID可实现病人追踪、母婴识别、输液管理和医疗器械追踪等。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
.4.2物联网RFID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病人都将佩戴一个采用RFID的腕带。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4.2物联网RFID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RFID在医疗器械和药品管理上的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4.2物联
网RFID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RFID在母婴识别上的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4.3物联网RFID在门票防伪中的应用RFID在门票具有防伪优势,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4.3物联网RFID在门票防伪中的应用体育赛
事、场馆等的RFID门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2.4.3物联网RFID在门票防伪中的应用旅游景点等RFID门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技术导论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