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word含解析)

DOC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437.000 KB
  • 2022-12-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word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word含解析)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word含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word含解析).doc,共(19)页,437.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32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17题)1.25℃,一个大气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石英的分子式:SiO2B.NH4Cl的

电子式:C.Cr原子的基态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D.基态碳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为3.如图是从NaCl或CaF2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其中属于从CaF2晶体中分割出来的结构图是()A.图1和图3B.图2和图4C.只有图1D.只有图44.

下列晶体在相同条件下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B.HFHClHBrC.金属钾金属钠金属锂D.二氧化硅氯化钠干冰5.下列与等离子体无关的是()A.等离子体显示器B.日光灯和霓虹灯C.把温度升

高到几千摄氏度时水蒸气发生的变化D.液晶显示器6.下列物质所属晶体类型分类正确的是选项ABCD原子晶体石墨生石灰碳化硅金刚石分子晶体冰固态氨氯化铯干冰离子晶体氮化铝食盐明矾氧化铝金属晶体铜汞铝铁A.AB.BC.CD.D7.下列物质的熔点或

沸点比较正确的是()A.沸点:H2O>H2S>H2SeB.熔点:F2>Cl2>Br2C.沸点:CH4>SiH4>GeH4D.熔点:Li>Na>K8.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与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A.HClNaClB.SiO2CO2C.Na2CO3KClO3D

.H2O2Na2O29.下面的排序中,不正确...的是A.熔点由高到低:Rb>K>NaB.熔点由高到低:GeH4>SiH4>CH4C.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D.晶格能由大到小:AlF3>MgF2>NaF10.检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乙烯,装置

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的作用是除去乙醇B.装置②的现象是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紫色褪去C.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D.图2所示NaBr晶胞中,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的Na+数目为4个11.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熔融态能够导电的晶体一定是

离子晶体B.不同族元素氧化物可形成同类晶体C.同族元素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晶体D.氯化铵固体属于离子晶体,加热使其分解时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12.下列性质符合分子晶体的是A.熔点1070℃,易熔于水,水

溶液能导电B.熔点是10.31℃,液体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熔点97.81℃,质软,能导电,密度是0.97g/cm3D.熔点973℃,熔化时能导电,水溶液也能导电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4g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B.12g石

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C-C键的数目为3NAC.60gSiO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AD.六方最密堆积的配位数是12,空间利用率是74%14.《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而后火药成声”。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

为:3222点燃S+2KNO+3CKS+3CO↑+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N>OB.2CO分子中C原子为sp杂化C.单质硫属于共价晶体D.3KNO中化学键只有σ键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Cl3中N—Cl键的键长比CCl4中C—C1键的键长短B.+3I离子的空间

结构是V形C.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能量最高的3d轨道电子D.区分晶体、准晶体及非晶体的最可靠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16.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八种连号元素,它们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图中X元素应属A.ⅢA族B.ⅣA族C.ⅤA族D.ⅥA族17.设NA为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16g氧原子的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NAB.1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9NAC.12克石墨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5NAD.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混合气体

分子数等于2NA二、综合题(共6题)1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比较HNO3、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进而比较氮、碳、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供选择的试剂:稀硝酸、稀硫酸、碳酸钙固体、碳

酸钠固体、硅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2)锥形瓶中装有某可溶性正盐,a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_。(3)装置B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4)装置C

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5)通过实验证明碳、氮、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6)写出碳、氮、硅三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写化学式)_

__________。(7)写出碳、氮、硅三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19.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

Z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ZnCl2熔点为275℃,而CaCl2的熔点为782℃,请分析熔点不同的原因:_________。(3)Zn2+能与多种微粒形成配合物,如Zn2+与CNO−可形成[Zn(CNO)4]2−,[Zn(CNO

)4]2−中配位原子为__________,[Zn(CNO)4]2−的组成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Zn2+与CN−可形成[Zn(CN)4]2−,[Zn(CN)4]2−中σ键、π键和配位键的个数比为_

_______;配合物Zn(NH3)4C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4)Zn与S所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图2为晶胞沿y轴的投影1∶1平面图:①晶胞中S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②晶胞中最近的两个S原子之间的距离

为_______pm。③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哌替啶盐酸盐G有镇痛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

_;B中含有碳碳双键,则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2)G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4)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5)M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M有______种。①属于芳香α-氨基酸;②含有两个六元环。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NH2被H原子取代后,除苯基上H原子外,其他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为4∶4∶1∶1∶1,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___。(6)请结合以上合成路线,写出以H3CNHCH2Cl和CH2=CHCl及上述流程中出现的物质为原料合成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和B元素的

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A+比B-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

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R是由A、D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中A+与D2-离子数之比为2∶1。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在CB3分子中C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__________杂化。(2)C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其氢

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3)B元素的电负性__________D元素的电负性(填“>”、“<”或“=”),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B、D两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_

_。(4)如图所示是R形成的晶体的晶胞,设晶胞的棱长为acm。试计算R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21.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1)铜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其核外能级能量的高

低3d______4s(填“>”、“<”或“=”)(2)Cu与元素A能形成如下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元素A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A的常见氧化物常温下为液态,其熔沸点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氧化物高。①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分别为: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②热稳定性甲_________乙(填“>”、“<”或“=”),试从原子结构上解释原因____。(3)铜离子形成的某种配合物阳离子具有轴向狭长的八

面体结构(如下图)。已知两种配体都是10电子的中性分子,且都含氢元素。①两种配体分子的配位原子电负性大小为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热稳定性较弱的配体为(用电子式表示)__________。②该配合物阳离子与S

O42-形成的配合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4)Cu单质的晶体为面心立方堆积,其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c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单质Cu的密度为ρ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mol-1(含“a、ρ的代数式表示)。22.二茂铁[(C5H5)2Fe]是由一个二价

铁离子和2个环戊烯基负离子构成,它的发现可以说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二茂铁可以用还原铁粉与环戊二烯在氮气氛围中发生反应而制得。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茂

铁的熔点是173℃(在100℃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19℃,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据此可推断二茂铁晶体为______晶体,由此可进一步推知,在二茂铁结构中,55CH与Fe2+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2)①写出等物质的量的环戊二烯与溴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_,②H2C=CH—C≡C—CH3是环戊二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在其分子结构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个数最多有______个。23.(1)硫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溴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

布图为___________。(2)基态铜原子的M能层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___________种不同的伸展方向,有___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3)C、N、O三种元

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4)与23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23CO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

_。(5)元素N有多种氢化物均具有重要的用途。N2H4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σ键,其中的氮原子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6)已知硫存在同素异形体S4、S6、S8,其结构如图所示。三者熔沸点高低顺序是

S4<S6<S8,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7)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层状结构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___________个;石墨烯与金属M可以形成一种插层化合物。其中M层平行于石墨层(晶胞如图甲所示),其垂直于石墨层方

向的投影如图乙所示,则该插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详解】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在常温常压下不可能呈气态,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单位物质,说明对应晶体的沸点较低,应为

分子晶体,答案选A。2.C【详解】A.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式,其化学式为SiO2,A项错误;B.NH4Cl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C.Cr原子3d轨道为半满的稳定结构,所以其基态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C项正确;D.基态碳原子价电

子排布式为2s22p2,其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为:,D项错误;答案选C。3.A【详解】由于在CaF2晶体中,每个Ca2+周围同时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8个F-,即钙离子的配位数为8,每个F-周围同时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4个Ca2+,即氟离子的配位数为4,图(1)中符合条件离子的配位数为4,图(3)中离

子的配位数为8,也符合条件,故选A。4.C【详解】A.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都为原子晶体,形成原子晶体的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其熔沸点越高,原子半径是C>Si,则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晶体硅<碳化硅<金刚石

,A项错误;B.HF分子间存在氢键,其熔点最高,B项错误;C.同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能越大,熔沸点越大,则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金属钾<金属钠<金属锂,C项正确;D.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氯化钠是离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则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干冰<氯化钠<原

子晶体,D项错误;答案选C。5.D【分析】高温加热、用X射线、紫外线和γ射线来照射气体,可以使气体转变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即电离了的“气体”,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等离子体显示器是通过等离子体显示图像和文字,

与等离子体有关,故A不选;B.日光灯和霓虹灯中气体被电离形成了等离子体,与等离子体有关,故B不选;C.把温度升高到几千摄氏度时,水蒸气被电离形成了等离子体,与等离子体有关,故C不选;D.液晶显示器是通过液

晶显示图像和文字,与等离子体无关,故D选;故选D。6.D【详解】A.生石灰为CaO,为离子晶体,故A错误;B.氯化铯为活泼金属的氯化物,为离子晶体,故B错误;C.氮化铝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的材料,熔融时不导电为共价化合物,熔点高、硬度大,为原子晶体,故C错误;D.金刚石

为原子晶体,干冰为分子晶体,氧化铝为离子晶体,Fe为金属单质为金属晶体,故D正确,故选D。7.D【详解】A.水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最高。一般来说,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沸点:H2Se>H2S,故A错误;B.一般

来说,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则熔点Br2>Cl2>F2,故B错误;C.CH4、SiH4、GeH4均为分子晶体,则沸点:GeH4>SiH4>CH4,故C错误;D.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则熔点:Li>Na>K,故D正确;故答案选:D。8.C【分析

】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由分子构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由离子构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由金属原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为金属晶体,由原子构成的且为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为原子晶体,以此来

解答。【详解】A.HCl属于分子晶体,氢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NaCl属于离子晶体,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B.SiO2是原子晶体,硅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CO2

属于分子晶体,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故B错误;C.Na2CO3KClO3均为离子晶体,均存在离子键,故C正确;D.H2O2属于分子晶体,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Na2O2属于离子晶体,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

答案:C9.A【解析】【详解】A.钠、钾、铷属于金属晶体,熔点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离子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钠、钾、铷离子的电荷相同,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b>K>Na,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Rb<K<Na,故A项错

误;B.GeH4、SiH4、CH4都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所以熔点由到高低:GeH4>SiH4>CH4,故B项正确;C.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化学键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强,硬

度越大。所以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C项正确;D.离子晶体中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晶格能由大到小:AlF3>MgF2>NaF,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0.D【分析

】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由于乙醇易挥发,生成的乙烯中会混有乙醇,据此分析。【详解】A.乙醇与水互溶,乙烯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除去混有的乙醇,A正确;B.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乙烯可以还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其褪色,B正确;C.乙烯可以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而挥发出的乙醇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D.以体心钠离子为例,距离最近的钠离子棱心上,所以有12个,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1.A

【详解】A.熔融态能够导电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可能是金属晶体,A错误;B.不同族元素氧化物可形成同类晶体,例如氧化钠、氧化镁等均是离子晶体,B正确;C.同族元素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晶体,例如二氧化硅是共价晶体,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C正确;D.氯化铵是离子化合

物,氯化铵固体属于离子晶体,氯化铵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加热使其分解时生成氨气和氯化氢,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D正确;答案选A。12.B【详解】分子晶体具有熔沸点低、符合相似相溶原理,自身一般不导电,溶于水后导电的性质:A.熔点1070℃,易熔于水,水溶液能导

电,沸点较高,是离子晶体的性质,A错误;B.熔点是10.31℃,液体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是分子晶体的性质,B正确;C.熔点97.81℃,质软,能导电,密度是0.97g/cm3,分子晶体不导电,是金属晶体,C错误;D.熔点973℃,熔化时能导电,水溶液也能导电,是离子晶体,

D错误;答案选B。13.D【详解】A、n(P4)=mM=124124/ggmol=1mol,1个P4分子含有6个P-P键,因此124gP4含有的P-P键的物质的量为6mol,P-P键的个数为6NA,故A错误;B、12g石墨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n=mM=1

212/ggmol=1mol,在石墨晶体中一个碳原子形成3个C-C键,每个C-C键由2个碳原子构成,因此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物质的量为1mol×3×12=1.5mol,C-C键的个数为1.5NA,故B

正确;C、n(SiO2)=mM=6060/ggmol=1mol,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形成4个Si-O键,因此60gSiO2中含Si-O键的物质的量为4mol,Si-O键的个数为4NA,故C错误;D、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是空间利用率

最高的结构,空间利用率均为74%,故D正确;故选D。【点晴】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侧重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混合晶体结构的考查,掌握物质的晶体结构是解题的关键。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

而不是有Na+和O2-构成;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A等。14.B【详解】A.O的非金属性大于N,所以电负性N<O,故A错误;B.CO

2分子为直线型对称结构,C原子为sp杂化,故B正确;C.单质硫是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属于分子晶体,故C错误;D.KNO3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15.C【详解】A.C原子的原子半径

大于N原子的原子半径,则NCl3中N—Cl键的键长比CCl4中C—C1键的键长短,故A正确;B.I+3离子与ClO2离子具有相同的原子个数和价电子数,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ClO2离子氯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ClO2离子的空间结构是V形,

则I+3离子的空间结构也是V形,故B正确;C.铁原子形成阳离子时首先失去最外层4s轨道上的电子,故C错误;D.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可以准确的区分固体是否为晶体、准晶体及非晶体,故D正确;故选C。16.B【详解】根据图像可知,X的熔点最高,在短

周期元素中,应该是第ⅣA族的碳元素形成的金刚石,所以答案选B。17.D【解析】A,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氧原子与邻近的2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16g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含有的σ键数目为2NA,A正确。B,甲基中含1个碳原子

和3个氢原子,碳原子有6个电子,氢原子有1个电子,所以甲基共有9个电子,所以1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9NA,B正确。C,石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邻近的3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形成一个共价键需要2个碳原子,所以平均每个碳原子可形成1.5

个共价键,12g石墨含碳原子1mol,所以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5NA,C正确。D,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不能完全转化为2molSO3,反应所得混合气体分子数小于2NA,所以D不正确。18.(1)分液漏斗(2)稀硝酸(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气体中硝酸(4)硅酸钠溶液SiO23+CO2+H2O=H2SiO3↓+CO23(5)N>C>Si(6)NH3>CH4>SiH4(7)NH3>SiH4>CH4【分析】a中装有硝酸,装置A中装有碳酸钠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装置B中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

去挥发的硝酸,装置C中装有硅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硅酸沉淀,由此比较出酸性:HNO3>H2CO3>H2SiO3。(1)由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2)由分析可知,a中所盛试剂为稀硝酸;(3)由分析可知,装置B所盛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二氧化

碳中的硝酸;(4)由分析可知,装置C中装有硅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硅酸沉淀,离子方程式为SiO23+CO2+H2O=H2SiO3↓+CO23;(5)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NO3>H2CO3>H2SiO3,则非金属性:N>C>Si;(

6)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碳、氮、硅三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H3>CH4>SiH4;(7)NH3中含有氢键,其沸点较高,CH4和SiH4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沸点:NH3>SiH4>CH4。19.1s22s22p6

3s23p63d10(或[Ar]3d10)(1分)CaCl2为典型的离子化合物,而ZnCl2虽为离子化合物,但有明显的共价性(1分)O(1分)O>N>C(1分)2∶2∶1(2分)平面三角形(2分)sp3(1分)①4(1分)②2a(2分)③103A4(6532)(2

210)Na(3分)CH≡CH(1分)氯乙烯(1-氯乙烯)(1分)酯基(1分)加成反应(1分)(2分)(2分)3(1分)(2分)(4分)【详解】[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Zn的原子序数为30

,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Zn2+是锌原子失去2个电子所形成的,Z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2)Ca的金属性比Zn的强,Ca、Zn与氯形成C

aCl2、ZnCl2,其中CaCl2为典型的离子化合物,熔点比较高,而ZnCl2虽为离子化合物,但因Zn的活泼性比较弱,形成的ZnCl2有明显的共价性,使ZnCl2熔点比CaCl2低。(3)配位原子必须能提供孤电子对,而CNO−结构中,O能提供孤

电子对,故配位原子为O原子,[Zn(CNO)4]2−中非金属元素为C、N、O,同一周期从左至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它们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C,一个[Zn(CN)4]2−中Zn与4个CN−间有4个配位键即4个σ键,每个CN之间存

在一个σ键和2个π键,σ与π和配位键的个数为8、8、4,比值为2∶2∶1。Zn(NH3)4CO3中阴离子为23CO,是平面三角形,NH3中的N是sp3杂化。(4)①根据图可看出每一个S周围有4个Zn,配位数为4。②

最近的两个S原子之间的距离是面对角线的一半,根据图2可知面对角线长为4apm。最近的两个S原子之间的距离是2apm。③晶胞中Zn的个数为顶点8×18=1,面心6×12=3,共4个,S在内部,共4个,化学式为ZnS,式量为65+32,设晶胞边长为dpm,2d=4a,d=22a,ρd3NA=

4(65+32),ρ=103A4(6532)(2210)Nag·cm−3。[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根据A→B→C,可看出A与HCl和H3CNH2发生连续加成反应,所以A含有碳碳叁键,为乙炔,结构简式为CH≡CH,B中含有碳碳双键,是A与HCl

加成所得,所以B为氯乙烯。(2)根据合成路线可知,G中含氧官能团为酯基,B生成C,发生加成反应。(3)根据D、F的结构,可知E中含羧基,得出E的结构简式为。(4)C生成D发生了取代反应,方程式为:。(5)苯环在1,2,3位时都满足条件,即,中—NH2被H代替后为,除苯环外,其他C原

子上的H原子个数如下:,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正好为4∶4∶1∶1∶1。(6)利用题干B→C→D→E→F的反应原理,B→C为双加成反应,而所设计的合成路线中为单加成反应,题干中C→D和所设计合成路线中一样均为双取代反应,题干中D→E→F与所设计

合成路线中一样均为水解、酯化反应,所以合成路线为:20.ls22s22p63s23p6或者[Ne]3s23p6sp3三角锥形氨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氨气比同族其它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Cl2+Na2S=2NaCl+S↓3312AaNg·3cm【分析】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

3p轨道已充满,B为Cl元素;B-离子为Cl-离子,A+比B-少一个电子层,A+为Na+离子;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C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3,是第ⅤA族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所以为N元素;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

为4,为第ⅥA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可推知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质子数为16,D为S元素,A+是Na+离子,D2-离子是S2-离子,R是由Na+离子与S2-离子以2:1形成的离子化合物,R是硫化钠。【详解

】(1)B−离子为Cl−离子,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6或者[Ne]3s23p6;CB3分子为NCl3分子,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与Cl原子成3个δ键,杂化轨道数为1+3=4,所以为sp3杂化。故答

案为:ls22s22p63s23p6或者[Ne]3s23p6;sp3。(2)C的氢化物为NH3,N原子采取sp3杂化,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NH3为三角锥形,N原子电负性很强,氨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氨气比同族其它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故答案

为:三角锥形;氨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氨气比同族其它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4)B为Cl元素,D为S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强,所以电负性Cl>S.利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原理,一般来说电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在Cl2+Na2S=2NaCl+S↓反应中,Cl2的氧化性大于O2的氧化性。故答案为:>;Cl2+Na2S=2NaCl+S↓;(5)A+是Na+离子,D2−离子是S2−离子,根

据均摊法计算,晶胞含有S2−离子个数8×18+6×12=4,含有A+是Na+离子8个,即一个晶胞含有4个硫化钠分子,所以密度为13378/4AgmolNmolacm=3312AaNg·3cm。21.3d104s1>CuOCu2O<Cu2O中Cu的d轨道为全充满状态

,较稳定O>N[Cu(H2O)2(NH3)4]SO4254/(ρa3)【详解】(1)铜原子核电荷数为29,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则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根据能级图可知其核外能级能量的高低3d>4s;(2)元素A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A的常见氧化物常温下为液

态,其熔沸点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氧化物高,可知A为氧元素;①甲中氧原子数目为8×18+4×14+2×12+1=4,Cu原子数为4,则甲的化学式为CuO;乙中氧原子数目为8×18+1=2,Cu原子数为4,则乙的化学式为Cu2O;②因

Cu2O中Cu+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而CuO中Cu2+的电子排布式为[Ar][Ar]3d9,明显Cu+的d轨道为全充满状态,较稳定,故稳定性CuO<Cu2O;(3)两种配体都是10电子的中性分子,且都含氢元素,可知两配体分别为H2O和NH3;①两种配体分子中N和

O均有孤对电子,可与中心原子间形成配位键,O的非金属性比N强,即电负性O>N,且NH3的稳定性小于H2O,NH3的电子式为;②由该配合物阳离子的结构可知含有4个NH3和2个H2O,则与SO42-形成的配合物X的化学式为[Cu(H2O)2(NH3)4]SO4;(4)由晶胞结构示意图

可知,晶体的堆积模型为面心立方密堆积,晶胞中原子数目为6×12+8×18=4,晶胞质量为4×63.5g÷NA,晶胞体积为(acm)3,则4×63.5g÷NA=ρg/cm3×(acm)3,故NA=254/(ρa3)

mol-1。22.分子配位键+Br2→或+Br2→9【详解】本题考查晶体的判断、化学键类型、共面等知识,(1)二茂铁的熔点是173℃(在100℃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19℃,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这是分子晶体的特点,因此二茂铁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碳原子含有孤电子

对,铁含有空轨道,所以碳原子和铁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2)①环戊二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因此反应方程式为.+Br2→或+Br2→;②碳碳双键共面,碳碳叁键共线以及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因此此分子中

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个数最多有9个。23.23s23p63d10413N>O>COSO3或BF3平面三角形5sp3分子中含有的S原子数越多,相对分子质量就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2MC8【详解】(1)硫是16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

,可知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p轨道有3个,由于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的成单排列,而且自旋方向相同,同一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所以硫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溴是35号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是4s24p5

,则Br原子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为。(2)Cu是29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则基态铜原子的M能层的电子排布式3s23p63d10。铝原子核外排布式是1s22s22p63s1,s轨道有1个伸展方向,p轨

道有3个伸展方向,所以Al原子核外电子云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Al原子核外13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各不相同,因此Al原子核外有13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3)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IIA、第VA元素原子处于轨道的全满、半满的稳

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因此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N>O>C。同一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则C、N、O三种元素电负性大小关系为:O>N>C,所以电负性最

大的是O元素。(4)与23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可以是SO3或BF3。23CO的中心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2-2?32=3,没有孤电子对,因此其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5)共价单键都是σ键,在N2H4中2个N原子之间以N-N键结合

,每个N原子分别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故在N2H4中含有的σ键数目是1+4=5个;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N原子上还有1对孤电子对,因此其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杂化。(6)S4、S6、S8都是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物质分子中含有的S原子数越多,相对分子质量就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7)根据石墨结构可知:每个C原子与相邻的3个C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C原子为3个六元环所共用,每个六边形含有6个这种C原子

,故其中含有的C原子数为6×13=2。晶胞中M原子处于顶点、面心、内部4个;晶胞中每层石墨烯部分结构中有4条边(8个C原子)处于晶胞面上,其它C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晶胞中M原子数目=8×18+6×12+4=8,C原子数目=12×4+8×4×12=64,M、C原子数目之比为1:8,则

该插层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C8。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