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锦州模拟)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C.甲、丙为非晶体,乙是晶体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甲、乙在导热性质上表现各向同性,丙具有各向异性,甲、丙有固定的熔点,乙无固定的熔点,所以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B正确;甲为晶体,但仅从图中无法确定它的其他性质,所以甲可能是单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丙为单晶体,故A、C、D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D.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E.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解析:选CE.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始终与液面相切,A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沸点,非晶体熔点不固定,B错误;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是规则的,具有空间周期性,表现为各向异性,C正确;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向同性,但并不意味着就是非晶体,可能是多晶体,D错误;液晶的名称由来就是由于它具有流动性和各向异性,E正确.3.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E.液体表面层内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解析:选ADE.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有关,而分子间距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则知液体的分子势能和体积有关,选项A正确;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选项B错误;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动能都增大,选项C错误;露珠由于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即呈球形,选项D正确;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选项E正确.4.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11.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根据你学过的热学中的有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B.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C.制冷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D.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第二类永动机可以制造出来解析:选AC.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在引起其他变化时也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A正确;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也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但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B错误;由能量守恒知,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与压缩机做的功之和等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而是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出来,D错误.2.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解析:选B.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温度升高,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大,压强变大.因气体体积不变,故外界对气体不做功,只有B正确.3.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此压缩过程中()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E.艾绒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内能增加解析:选BCE.压缩气体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所以B、C正确,A、D错误,气体吸收艾绒放出的热量,内能增加,E正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B.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器壁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07.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章末过关检测(十四)(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1.(15分)(1)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s与(t+0.8)s两时刻,在x轴上-3~3m区间内的两波形图正好重合,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质点振动周期一定为0.8sB.该波的波速可能为10m/sC.从t时刻开始计时,x=1m处的质点比x=-1m处的质点先到达波峰位置D.在(t+0.4)s时刻,x=-2m处的质点位移不可能为零E.该波的波速可能为15m/s(2)如图所示,一个半圆形玻璃砖的截面图,AB与OC垂直,半圆的半径为R.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于AOB所在的截面射入玻璃砖,其中距O点距离为R2的一条光线自玻璃砖右侧折射出来,与OC所在直线交于D点,OD=3R.求:①此玻璃砖的折射率是多少?②若在玻璃砖平面AOB某区域贴上一层不透光的黑纸,平行光照射玻璃砖后,右侧没有折射光射出,黑纸在AB方向的宽度至少是多少?解析:(1)由题意分析得知,nT=0.8s,n=1,2,3,…,周期T=0.8ns,所以质点振动周期不一定为0.8s,故A错误;由题图读出波长为λ=4m,当n=1时,波速v=λT=5m/s,当n=2时,v=10m/s,故B正确;当n=3时,v=15m/s,故E正确;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x=1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x=-1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x=-1m处的质点先到达波峰位置,故C错误;t时刻到(t+0.4)时刻经过时间为0.4s,而0.4s与周期的关系为N=0.4sT=12n,由于n为整数,所以该时刻x=-2m处的质点不可能在平衡位置,位移不可能为零,故D正确.(2)①连接O、E并延长至H,作EF垂直OD于F,光线与AB的交点为G,由几何关系可知∠EOD=30°,∠DEH=60°所以此玻璃砖的折射率n=sin60°sin30°=3.②设光线IJ恰好发生全反射,则∠IJO为临界角,所以有sin∠IJO=1n=33根据几何关系有sin∠IJO=OIOJ求得OI=33R,所以黑纸宽至少是233R.答案:(1)BDE(2)①3②233R2.(15分)(1)(2019·石嘴山市第三中学模拟)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把小钢球从平衡位置向左拉一段距离,放手让其运动.从小钢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196.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6·高考北京卷)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轴正方向.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解析:选A.由题意,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因此t=0时,振子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振动图象为余弦函数,A项正确.2.如图所示,在两根等长的曲线下悬挂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组成了所谓的双线摆,若摆长为l,两线与天花板的左、右两侧夹角均为α,当小球垂直纸面做简谐运动时,其周期为()A.2πlgB.2π2lgC.2π2lcosαgD.2πlsinαg解析:选D.根据公式T=2πl′g,本题中l′=lsinα,故T=2πlsinαg,D正确.3.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mk,式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A.甲的振幅是乙的振幅的4倍B.甲的振幅等于乙的振幅C.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12D.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2倍E.甲的振动频率是乙的振动频率的2倍解析:选BCD.细线断开前,两根弹簧上的弹力大小相同,弹簧的伸长量相同,细线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都在弹簧原长位置,所以它们的振幅相等,A错误,B正确;两物块做简谐运动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总机械能保持不变,细线断开前,弹簧的弹性势能就是物块开始做简谐运动时的机械能,二者相等,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在振动过程中,它们的机械能相等,到达平衡位置时,它们的弹性势能为零,动能达到最大,二者相等,因为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根据动能公式可知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12,C正确;根据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T=2πmk,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2倍,D正确;根据周期与频率成反比可知,甲的振动频率是乙的振动频率的12,E错误.4.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第一座摆钟.如图甲所示为日常生活中我们能见到的一种摆钟,图乙所示为摆的结构示意图,圆盘固定在摆杆上,螺母可以沿摆杆上下移动.在甲地走时准确的摆钟移到乙地未做其他调整时摆动加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重力加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442.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7·高考天津卷)手持较长软绳端点O以周期T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沿绳水平传播,示意如图.绳上有另一质点P,且O、P的平衡位置间距为L.t=0时,O位于最高点,P的位移恰好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简谐波是纵波B.该简谐波的最大波长为2LC.t=T8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D.t=3T8时,P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解析:选C.由题意知绳上的质点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波水平向右传播,故该波为横波,选项A错误;在t=0时刻,P点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波长最大,则有14λ=L,λ=4L,选项B错误;t=0时,P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当t=T8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选项C正确;当t=38T时,P处于从最高点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故速度方向向下,选项D错误.2.A、B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正向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经过时间t(t小于A波的周期TA),这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分别变为图中丙、丁所示,则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可能是()A.1∶1B.2∶1C.1∶2D.3∶1E.1∶3解析:选ACE.由题图读出,A波波长为λA=24cm,甲图到丙图一定相隔半个周期,所以周期TA=2t;B波波长为λB=12cm,乙图与丁图的波形图相同,经过的时间一定是整数个周期,所以周期TB=tn(n=1,2,3,„),波速vA=λATA=0.242t=0.12t,vB=λBTB=0.12tn=0.12nt,得到vA∶vB=1∶n,所以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可能是A、C、E,不可能是B、D.3.如图所示,当波源和障碍物都静止不动时,波源发出的波在障碍物处不能发生明显衍射.下列措施可能使波发生较为明显衍射的是()A.增大波源的振动频率B.减小波源的振动频率C.增大障碍物的长度D.减小障碍物的长度E.波源远离障碍物运动解析:选BDE.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的原因是障碍物的长度远大于波长,只要增大波长可满足题目要求.由λ=vf知,v不变,减小f,λ增大,故A、C错,B、D对;波源远离障碍物将产生多普勒效应,等效于增大波长,衍射明显,故E对.4.(2016·高考天津卷)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达式为y=5sinπ2t(m),它在介质中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242.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解析:选ABD.通过光路图可看出,折射后a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光的偏折程度,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选项C错误;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选项B正确;由n=cv知,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选项A正确;入射角增大时,折射率大的光线首先发生全反射,a光首先消失,选项D正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根据Δx=ldλ得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选项E错误.2.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A.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B.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C.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D.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解析:选D.发光小球沿水平方向发出的光,均能射出玻璃缸,不发生全反射,选项A错误;小球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时,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选项B错误;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频率不变,选项C错误;根据n=cv,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小,选项D正确.3.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a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大,其频率大.根据n=cv,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选项A错误;当a、b光以相同的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上后,其光路图如图所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184.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广东湛江一中等四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通警示灯选用红色是因为红光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用光导纤维束传输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D.让蓝光和绿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的是绿光E.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多普勒效应解析:选ACD.交通警示灯选用红色是因为红光的波长较长,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选项A正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选项B错误;用光导纤维束传输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选项C正确;根据条纹间距表达式Δx=ldλ可知,因为绿光的波长大于蓝光,故让蓝光和绿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的是绿光,选项D正确;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声波的干涉现象,选项E错误.2.(2019·福建三明质量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偏振光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C.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D.X射线在磁场中能偏转,穿透能力强,可用来进行人体透视E.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解析:选BCE.偏振是横波的特有现象,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故A错误;照相机的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光的干涉现象,故B正确;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C正确;X射线穿透力较强,但它不带电,不能在磁场中偏转,故D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E正确.3.(2019·安徽屯溪一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无关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形成的彩色条纹是由光的干涉形成的C.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当两缝间的距离以及挡板和屏的距离一定时,红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比蓝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小D.光的偏振特征说明光是横波E.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解析:选BDE.光的传播速度由介质的本身性质与频率共同决定,所以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故A错误;油膜形成的彩色条纹,是由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光,进行光的叠加,形成的干涉条纹,故B正确;根据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Ldλ,因为红光的波长比蓝光的波长长,则红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09.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1.小张同学想研究一遥控电动车的运动情况,他找来一个塑料瓶,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瓶内装上墨水,通过调节开关使墨水缓慢滴下,然后将这个装置固定在车的尾部,如图乙所示.使车从静止开始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进,然后他在离出发点不远处,选择墨水滴间距离较大处的一个点为起点,用卷尺依次测量这个点后面的10个点到这个点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2345678910距离(m)0.4221.5463.0764.8906.8138.71310.64512.57114.48316.429(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物理实验室中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2)通过表中数据,你认为小车在所记录的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小张同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测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打点计时器.(2)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表所示.s1s2s3s4s5s6s7s8s9s10距离(m)0.4221.1241.5301.8141.9231.9001.9321.9261.9121.946可以看出,开始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逐渐变大的,后面两点间的距离基本上保持不变,说明开始时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进一步分析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变化,相邻两点间距离的差值如表所示.s2-s1s3-s2s4-s3s5-s4s6-s5s7-s6s8-s7s9-s8s10-s9距离差(m)0.7020.4060.2840.109-0.0230.032-0.006-0.0140.034可以看出,刚开始时相邻两点间距离差在逐渐变小,说明小车的加速度在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还必须知道相邻两墨水滴滴下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96.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章末过关检测(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9·蚌埠质量检查)右图中ae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通过ce段的时间为()A.tB.2tC.(2-2)tD.(2+2)t解析:选C.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ab过程,由位移与时间关系,得xab=12at2,即110m=12at2,同理,对ac,ae过程,xac=12at21=220m,xae=12at22=440m.则通过ce段的时间t′=t2-t1,联立解得t′=(2-2)t,C正确.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g=10m/s2)()A.15mB.20mC.11.25mD.31.25m解析:选B.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h=12gt2=5m,则物体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15m,对最后1s可得12gt2总-12g(t总-1)2=15m,可得t总=2s,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12gt2总=20m,B正确.3.我国已经成功实现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若舰载机在航母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起飞.起飞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起飞过程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舰载机离开航母起飞时的速度为vB.起飞过程的加速度为2vtC.在航母上供舰载机起飞所需要的跑道的最短长度为2vtD.舰载机起飞过程的加速度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反解析:选B.由v-=0+vt2=v得vt=2v,故A错;由a=vt-0t得a=2vt,故B对;由x=v-t得x=vt,C错;由于舰载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与v同向,D错.4.(2019·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两图象相切于A点,其坐标为(2.0,4.0).已知甲物体的初速度为0,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C.乙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4m/sD.t=0时刻,甲、乙两物体相距6m解析:选D.甲、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该题中甲、乙的图象都是抛物线,由x=1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08.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解析:选D.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2.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日头从西边出”的奇景.这些条件是()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快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快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行的速度必须较快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快解析:选C.本题解题关键:①弄清地球上的晨昏线;②理解飞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称为向东,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称为向西.如图标明了地球的自转方向.OaO′为晨线,OdO′为昏线(右半球上为白天,左半球上为夜晚).若在纬度较高的a点(在晨线上),飞机向东(如图中向右)飞行,旅客看到的太阳仍是从东方升起.设飞机飞行速度为v1,地球在该点的自转线速度为v2,在a点,飞机向西飞行时,若v1>v2,飞机处于地球上黑夜区域;v1<v2,旅客看到的太阳仍从东方升起.在同纬度的d点(在昏线上),飞机向东(如图中向左)飞行,飞机处于地球上黑夜区域,旅客看不到太阳;飞机向西(如图中向右)飞行,若v1>v2,旅客可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若v1<v2,飞机在黑夜区域.因此,飞机必须在傍晚向西飞行,并且速度要足够快时才能看到“日头从西边出”的奇景.选项C正确.3.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C.帆船朝南偏东45°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176.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9·武汉调研)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由v0变为kv0(k>1),位移大小为x.则在随后的4t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A.8(3k-2)xk+1B.8(2k-1)xk+1C.8(2k-1)xk-1D.3(5k-3)xk+1解析:选A.由题给条件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ΔvΔt=kv0-v0t=(k-1)tv0,另由平均速度公式有x=v0+kv02t,得v0=2x(1+k)t,则接下来的4t时间内,位移为x′=kv0·4t+12(k-1)v0t×(4t)2,将v0=2x(1+k)t代入可得位移表达式为x′=8x(3k-2)k+1,选项A正确.2.(2019·湖南石门检测)近年我国多地都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设有一辆汽车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霾天气里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看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故障车,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s,刹车后汽车匀减速前进,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m/s2,最后停在故障车前1.5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司机发现故障车后,汽车经过3s停下B.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5m/sC.司机发现故障车时,汽车与故障车的距离为33mD.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1m/s解析:选C.汽车减速到零的时间t1=Δva=0-15-5s=3s.则t=t′+t1=(0.6+3)s=3.6s,故A错误;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v0t′=15×0.6m=9m,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0-v202a=0-225-10m=22.5m,则x=x1+x2+1.5m=33m,故C正确;平均速度v-=x1+x2t=9+22.53.6m/s=8.75m/s,故B、D错误.3.(2019·蚌埠模拟)高铁目前是我国的一张名片.某高铁站,一维护员站在一中央站台上,两边分别有正在进站或开出的列车,若两边列车都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如图所示,现观察其中一列的运动,发现在某连续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从维护员身边经过的车厢节数分别为n1和n2,则n1和n2之比不可能是()A.1∶2B.2∶5C.3∶2D.4∶21解析:选D.设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间隔t内任意连续两段位移为s1、s2,中间时刻速度为v,两端速度分别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123.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1.(多选)(2019·山东德州模拟)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力车的初速度为20m/sB.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sD.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s,动力车的位移为30m解析:选AB.根据v2-v20=2ax得x=12av2-12av20,结合图象有12a=-110s2/m,-12av20=40m,解得a=-5m/s2,v0=20m/s,选项A、B正确;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t=v0-a=4s,选项C错误;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s,动力车的位移等于其在前4s内的位移,x4=v0+02t=40m,选项D错误.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2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解析:选A.根据v-t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乙,选项C错误;根据v=xt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乙,选项A正确;汽车乙的位移x乙小于初速度为v2、末速度为v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1+v22,选项B错误;根据v-t图象的斜率大小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因此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3.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0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仍为v0,则()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解析:选B.由题意画出v-t图象如图所示,由于甲、乙、丙在此过程中位移相同,故由图可得乙车所用时间最短.4.(多选)(2019·山东济南模拟)一质点从坐标原点沿x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8s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若t=1s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的斜率为3m/s,则()A.t=1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3m/s2B.t=2s和t=6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C.t=2s和t=6s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D.t=4s时,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6.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力F′的图示.c.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d.记下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比较力F′与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相等的.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2)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适当远一些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解析:(1)先固定好白纸和橡皮条,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到结点O,记下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到O点,记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二次的一个力比较大小和方向;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重复实验.故实验步骤为afdbec.(2)两条细绳是否等长,不会影响实验误差,A错误;避免拉力和纸面不平行,那样画出的力就不是实际作用力了,B可以减小误差,B正确;细绳稍长些,这样在描点画力的方向时,偏差少,误差小,C正确;实验前调节弹簧测力计,使得两个读数标准相同,这样画出的平行四边形才准确,可以减小误差,D正确.答案:(1)afdbec(2)BCD2.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N/m.如图1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1.00cm不变的条件下:(1)若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________N(图2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________N.(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51.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1.(2019·深圳高三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象.由此图象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cm.解析:(2)x0为乙图中F=0时的x值,即x0=4cm.k=ΔFΔx=6(16-4)×10-2N/m=50N/m.(3)测力计示数F=3.0N,由乙图知弹簧长度x=10cm.答案:(1)竖直(2)450(3)102.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1)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甲弹簧为______N/m,乙弹簧为________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相对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选填“甲”或“乙”).解析:(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则此规律不成立,所以所给的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甲=F甲Δx甲=46×10-2N/m≈66.7N/mk乙=F乙Δx乙=84×10-2N/m=200N/m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一定的外力作用时形变量大的弹簧,故选甲弹簧.答案:(1)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66.7200甲3.(2019·上饶高三模拟)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先按图(a)对弹簧甲进行探究,然后把弹簧甲和弹簧乙并联起来按图(b)进行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为m=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分别测得图(a)、图(b)中弹簧的长度L1、L2如表所示.钩码个数1234L1/cm30.0031.0432.0233.02L2/cm29.3329.6529.9730.30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计算弹簧甲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由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189.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章末过关检测(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帮助妈妈做菜,对菜刀产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解析:选D.把刀刃部分抽象后,可简化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劈,设顶角为2θ,背宽为d,侧面长为l,如图所示.当在刀背施加压力F后,产生垂直侧面的两个分力F1、F2,使用中依靠着这两个分力分开被加工的其他物体.由对称性知,这两个分力大小相等(F1=F2),因此画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实为菱形,如图所示,在这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取其四分之一考虑(图中阴影部分).根据它跟半个劈的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关系,有关系式F1F2=ld2=1sinθ,得F1=F2=F2sinθ.由此可见,刀背上加上一定的压力F时,侧面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顶角的大小有关,顶角越小,sinθ的值越小,F1和F2的值越大,故D正确.2.(2019·蚌埠质量检查)如图所示,物体甲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小球乙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乙施加一个水平力F,使小球乙缓慢上升一小段距离,整个过程中物体甲保持静止,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则该过程中()A.f变小,F变大B.f变小,F变小C.f变大,F变小D.f变大,F变大解析:选D.对小球受力分析,受拉力F,绳的拉力T,重力mg,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得F=mgtanα,向右拉动时,α增大,tanα增大,F增大;绳的拉力T=mgcosα,对物体甲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得f=Tcosθ=mgcosθcosα,α增大,cosα减小,mgcosθcosα增大,故f增大,D正确.3.如图所示的容器内盛有水,器壁AB部分是一个平面且呈倾斜状,有一个小物块P处于图示位置并保持静止状态,则该物体()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B.可能受四个力作用C.一定受三个力作用D.一定受四个力作用解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217.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A.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渐减小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将减小D.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解析:选D.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由其竖直方向受力分析可知,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等于重力,所以木板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又因为长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不变.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一定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B.球可能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C.球一定受斜面水平向左的弹力D.球可能受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解析:选B.F的大小合适时,球可以静止在无墙的斜面上,F增大时墙才会对球有弹力,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斜面对球必须有斜向上的弹力才能使球不下落,该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所以选项C、D错误.3.(2019·聊城模拟)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如图所示),现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图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C.小车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则加速度a=gsinθ(θ为斜面的倾角),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且小球的加速度等于gsinθ,则杆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杆不会发生弯曲,C正确.4.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L2>L1B.L4>L3C.L1>L3D.L2=L4解析:选D.弹簧伸长量由弹簧的弹力(F弹)大小决定.由于弹簧质量不计,这四种情况下,F弹都等于弹簧右端拉力F,因而弹簧伸长量均相同,故选D项.5.(2019·天津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一直静止,那么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61.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建议用时: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9·深圳调研)如图所示,用缆绳将沉在海底的球形钢件先从a处竖直吊起到b,再水平移到c,最后竖直下移到d.全过程,钢件受到水的阻力大小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受浮力恒定.则上升、平移、下降过程中的匀速运动阶段,缆绳对钢件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3>F2C.F2>F1>F3D.F3>F2>F1解析:选A.因为均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钢件一直在水中,所受浮力不变,设浮力为F,阻力为f,上升阶段:F1=mg+f-F,水平阶段:F2sinα=f,F2cosα=mg-F,F2=f2+(mg-F)2,下降阶段:F3+f=mg-F,即F3=mg-f-F,所以F1>F2>F3,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019·高考全国卷Ⅲ)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Ⅰ、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Ⅰ、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A.F1=33mg,F2=32mgB.F1=32mg,F2=33mgC.F1=12mg,F2=32mgD.F1=32mg,F2=12mg解析:选D.分析可知工件受力平衡,对工件受到的重力按照压紧斜面Ⅰ和Ⅱ的效果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结合几何关系可知工件对斜面Ⅰ的压力大小为F1=mgcos30°=32mg、对斜面Ⅱ的压力大小为F2=mgsin30°=12mg,选项D正确,A、B、C均错误.3.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居然被推动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B.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C.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D.这有可能,但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解析:选C.由小明所受重力产生的效果,小明的重力可分解为沿两个木板方向的分力,由于两个木板夹角接近18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分力可远大于小明的重力,选项C正确.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277.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1.(2019·绥化联考)L形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3B.4C.5D.6解析:选C.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木板P的上表面光滑,隔离滑块Q分析受力,受到三个力:重力、P对Q的支持力、弹簧对Q沿斜面向上的弹力;再隔离木板P分析受力:P的重力、Q对P的压力、弹簧对P沿斜面向下的弹力、斜面对P的支持力、斜面对P的摩擦力,故选项C正确.2.(2019·天津渤海模拟)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v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合力的方向()A.沿斜面向上B.沿斜面向下C.竖直向上D.垂直斜面向上解析:选C.一箱苹果整体向下匀速运动,其中央的一个苹果也一定是做匀速运动,受到的合力为零.由于中央的那一个苹果只受重力与它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合力的作用,故重力与它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合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力分析如图,故C正确.3.(2019·四川彭州中学模拟)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中正确的是()解析:选B.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细线拉力向右上方,故A图错误;再对a、b两个球整体受力分析,受总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上面细线的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上面的细线的拉力方向斜向右上方,故C、D图均错误.4.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mgtanθB.F=mgtanθC.FN=mgtanθD.FN=mgtanθ解析:选A.法一:合成法滑块受力如图甲,由平衡条件知:mgF=tanθ,mgFN=sinθ⇒F=mgtanθ,FN=mgsinθ.法二:效果分解法将重力按产生的效果分解,如图乙所示,F=G2=mgtanθ,FN=G1=mgsinθ.法三:正交分解法将滑块受的力水平、竖直分解,如图丙所示,mg=FNsinθ,F=F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66.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1.(2019·高考全国卷Ⅱ)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等.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解析:(1)对铁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解得μ=gsinθ-agcosθ.(2)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5×150s=0.10s,由逐差法和Δx=aT2,可得a=1.97m/s2,代入μ=gsinθ-agcosθ,解得μ=0.35.答案:(1)gsinθ-agcosθ(2)0.352.(2019·石家庄模拟)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__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____的条件.(3)该同学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Δx=xDG-xAD=________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根据所给的a-F图象可知,当F=0时,小车已经有了加速度a0,所以肯定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夹角偏大造成的.(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小车F=Ma,对砝码和盘mg-F=ma,解得F=MmgM+m<mg,只有当M≫m时,小车受到的拉力才近似等于mg,从而减小误差.(3)由题图丙可读出xAD=2.10cm,xDG=3.90cm,所以Δx=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74.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章末过关检测(三)(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9·福建三明清流一中段考)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解析:选C.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由于没有拉动牛,可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错误.2.(2019·宝鸡高三质检)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U形框架开口向下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1、2、3将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起来.框架和小球都静止时弹簧1竖直,弹簧2、3水平且长度恰好等于弹簧原长,这时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m)g.现将弹簧1从最上端剪断,则在剪断后瞬间()A.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仍为(M+m)gB.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0C.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D.小球的加速度为0解析:选D.剪断弹簧1瞬间,弹簧的形变不改变,小球所受合外力为0,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0,C项错误,D项正确;框架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FN=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A、B项错误.3.质量为M的皮带轮工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一细绳绕过皮带轮的皮带槽,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另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工件与桌面、绳之间以及绳与桌子边缘之间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则重物下落过程中,工件的加速度为()A.mg2MB.mgM+mC.2mgM+4mD.2mgM+2m解析:选C.相等时间内重物下落的距离是工件运动距离的2倍,因此,重物的加速度也是工件加速度的2倍,设绳子上的拉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m=2·2FM,解得F=MmgM+4m,工件加速度a=2FM=2mgM+4m,所以C正确.4.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BM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则()A.a球最先到达M点B.b球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223.500 KB
- 时间: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