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yang资料小铺个人店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28312
    文档数
  • 2221868
    被浏览
  • 113
    被下载
  • 0
    被收藏
日期:
全部
今天上传
一周内上传
一月内上传
一年内上传
三年内上传
页数:
全部
0-5 页
5-10 页
10-30 页
30-100 页
100-500 页
500 页以上
价格:
全部
0-2.00 元
2.00-5.00 元
5.00-15.00 元
15.00-30.00 元
30.00-50.00 元
50.00 元以上
格式:
全部
DOC
PPT
XLS
TXT
PDF
资源包
类型:
全部
VIP专享
优质文档
精选文档VIP+优质
最新上传 下载热度
  •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15《静电场基本性质》 (含解析)
    考向12静电场基本性质-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解决目标及考点:1.库仑力与库伦定律2.静电场中主要的概念。如:电势、电势能、电势差、场强等基本性质3.带电粒子的轨迹题型例1图中实线为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电场线,虚线为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势一定比B点低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小C.带电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B点大D.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高【答案】C【解析】电势是随着电场线方向降低,但是电场线的方向在此无法判断;电场强度可以看密集程度,所以A的场强比较大,B错;通过运动轨迹可知,带电粒子受力是向右边,若粒子从A运动到B点,则电场力是负功的,根据动能定理、电势能与功的关系可知,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若从B运动到A点,则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综上,A的动能大,电势能小。故选C一、库伦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叫静电力或库仑力。2.表达式:F=kq1q2r2,其中k=9.0×109N·m2/C2,叫做静电力常量。3.方向:沿连线方向,且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需要注意的是库仑力使用对象是两个质点之间的力,当两者的距离小到无法忽略物体自身尺寸时,库仑力不再适用)4.静电力叠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电荷对某一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对这个电荷的静电力的矢量和。二、场的基本性质1、场强(1)场强E是用来表述电场中某位置的电场强度。所以与有无电荷、与电荷量都无关,但是可以通过定义式E=F/q来计算,对于点电荷产生电场的场强,其决定式E=kQ/r2.(2)因为电场是不可见的物质,所以我们用“电场线”这个模型来辅助研究,那么电场的方向就由线的箭头描述,这个方向与正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3)电场的强弱还可以通过电场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越密集,场强越强,反之则反。(4)无论是静电力(库仑力)还是场强,它们都是矢量,都遵循矢量的叠加原理。2、电势、电势差、电势能2.1电势的特点(1)电势的相对性:某点电势的大小是相对于零电势而言的,零电势选择的位置不同,则该点的电势就不同,零电势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通常选择地面和无穷远处为零电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243.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新教材)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模拟卷二(2份打包,答案版+原卷版,可预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数量:3 份
    • 大小: 419.368 KB
    • 时间: 2022-12-02
  • (新教材)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模拟卷一(2份打包,答案版+原卷版,可预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数量:3 份
    • 大小: 1.037 MB
    • 时间: 2022-12-02
  • (新教材)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模拟卷二(原卷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模拟试题(二)(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集合A={0,1},B={-1,0},则A∪B=()A.{-1,0}B.{0,1}C.{-1,1}D.{-1,0,1}2.sin135°=()A.-32B.-12C.12D.223.已知向量a=(1,2),b=(0,1),则a-b=()A.(1,3)B.(3,1)C.(1,1)D.(-1,-1)4.函数f(x)=1x-1的定义域为()A.(-1,+∞)B.(1,+∞)C.(2,+∞)D.R5.有甲、乙两批种子,发芽率分别为0.8和0.9,在两批种子中各取一粒,则恰有一粒种子能发芽的概率是()A.0.02B.0.26C.0.62D.0.726.不等式x2-4>0的解集是()A.{x|-2<x<2}B.{x|x<-2}C.{x|x>2}D.{x|x<-2,或x>2}7.已知cosα=35,α∈(0,π),则sinα=()A.45B.34C.-35D.-348.函数y=x的图象大致为()A.B.C.D.9.一平面截球O得到半径为5cm的圆面,球心到这个平面的距离是2cm,则球O的体积是()A.12πcm3B.36πcm3C.646cm3D.108cm3xyOxyOxyOxyO10.已知a=(12)4,b=124,c=122,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B.c<b<aC.a<c<bD.b<a<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AB的中点,下列关于向量CD表示正确的是()A.12CDABACB.CDCADAC.CDCADBD.1122CDCAC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不等式21131xx的解集是12,3B.“1a,1b”是“1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命题p:xR,20x,则p:xR,20xD.442213.如图,点A,B,C,M,N是正方体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满足//MN平面ABC的有()A.B.C.D.14.某校举行劳动技能大赛,统计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372.284 KB
    • 时间: 2022-12-02
  • (新教材)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模拟卷二(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模拟试题(二)(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集合A={0,1},B={-1,0},则A∪B=()A.{-1,0}B.{0,1}C.{-1,1}D.{-1,0,1}2.sin135°=()A.-32B.-12C.12D.223.已知向量a=(1,2),b=(0,1),则a-b=()A.(1,3)B.(3,1)C.(1,1)D.(-1,-1)4.函数f(x)=1x-1的定义域为()A.(-1,+∞)B.(1,+∞)C.(2,+∞)D.R5.有甲、乙两批种子,发芽率分别为0.8和0.9,在两批种子中各取一粒,则恰有一粒种子能发芽的概率是()A.0.02B.0.26C.0.62D.0.726.不等式x2-4>0的解集是()A.{x|-2<x<2}B.{x|x<-2}C.{x|x>2}D.{x|x<-2,或x>2}7.已知cosα=35,α∈(0,π),则sinα=()A.45B.34C.-35D.-348.函数y=x的图象大致为()A.B.C.D.9.一平面截球O得到半径为5cm的圆面,球心到这个平面的距离是2cm,则球O的体积是()A.12πcm3B.36πcm3C.646cm3D.108cm3xyOxyOxyOxyO10.已知a=(12)4,b=124,c=122,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B.c<b<aC.a<c<bD.b<a<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AB的中点,下列关于向量CD表示正确的是()A.12CDABACB.CDCADAC.CDCADBD.1122CDCAC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不等式21131xx的解集是12,3B.“1a,1b”是“1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命题p:xR,20x,则p:xR,20xD.442213.如图,点A,B,C,M,N是正方体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满足//MN平面ABC的有()A.B.C.D.14.某校举行劳动技能大赛,统计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666.446 KB
    • 时间: 2022-12-02
  •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练习 (70份打包,含解析,可预览)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0 元
    • 数量:71 份
    • 大小: 8.007 M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0章章末过关检测(十)(含解析)
    章末过关检测(十)(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9·江西吉安模拟)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垂直磁场边界方向直线穿过匀强磁场.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和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中的实线所示,则线框边长与磁场宽度(两边界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A.1∶2B.1∶3C.3∶5D.3∶8解析:选D.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BLvR,则题给图象可知,线框的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a,则线框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2a,然后以该速度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若设线框边长为L,磁场宽度为d,则图象中有电流的时间,即线框的右边刚进入磁场到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有L=2a+4a2×2,从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到线框右边到达磁场右边界的过程,没有电流产生,有d-L=4a+6a2×2,以上二式联立解得Ld=38,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闭合线圈abcd,在细长磁铁的N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bc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从图中位置Ⅰ经过位置Ⅱ到达位置Ⅲ,位置Ⅰ和Ⅲ都很靠近Ⅱ.在这个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A.沿abcd流动B.沿dcba流动C.由Ⅰ到Ⅱ是沿abcd流动,由Ⅱ到Ⅲ是沿dcba流动D.由Ⅰ到Ⅱ是沿dcba流动,由Ⅱ到Ⅲ是沿abcd流动解析:选A.由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可知,线圈在位置Ⅱ时穿过矩形闭合线圈的磁通量最少.线圈从位置Ⅰ到Ⅱ,穿过abcd自下而上的磁通量减少,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其减少,则在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线圈从位置Ⅱ到Ⅲ,穿过abcd自上而下的磁通量在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其增加,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仍然是abcd.故本题答案为A.3.(2019·长兴中学高三模拟)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图甲).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图乙是这个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铜盘安装在水平的铜轴上,它的边缘正好在两磁极之间,两块铜片C、D分别与转动轴和铜盘的边缘良好接触.使铜盘转动,电阻R中就有电流通过.若所加磁场为匀强磁场,回路的总电阻恒定,从左往右看,铜盘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CRD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226.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0章第1节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含解析)
    (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9·高考全国卷Ⅲ)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A.电阻定律B.库仑定律C.欧姆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解析:选D.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在克服这种“阻碍”的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选项D正确.2.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解析:选D.产生感应电流必须满足的条件:①电路闭合;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要发生变化.选项A、B电路闭合,但磁通量不变,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选项A、B不能观察到电流表的变化;选项C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也能产生感应电流,但是等我们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后,电流表中已没有电流,故选项C也不能观察到电流表的变化;选项D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能产生感应电流,可以观察到电流表的变化,所以选D.3.如图所示,两个同心圆形线圈a、b在同一平面内,其半径大小关系为ra>rb,条形磁铁穿过圆心并与圆面垂直,则穿过两线圈的磁通量Φa、Φb间的大小关系为()A.Φa>ΦbB.Φa=ΦbC.Φa<Φb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选C.条形磁铁内部的磁感线全部穿过a、b两个线圈,而外部穿过线圈a的磁感线比穿过线圈b的磁感线要多,线圈a中磁感线条数的代数和要小,故选项C正确.4.如图,一质量为m的条形磁铁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细线从一水平金属圆环中穿过.现将环从位置Ⅰ释放,环经过磁铁到达位置Ⅱ.设环经过磁铁上端和下端附近时细线的张力分别为FT1和FT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FT1>mg,FT2>mgB.FT1<mg,FT2<mgC.FT1>mg,FT2<mgD.FT1<mg,FT2>mg解析:选A.金属环从位置Ⅰ靠近磁铁上端,因产生感应电流,故“阻碍”相对运动,知金属环与条形磁铁相互排斥,故绳的拉力FT1>mg.同理,当金属环离开磁铁下端时,金属环与磁铁相互吸引,因而绳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150.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0章第2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 涡流 (含解析)
    (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空间有一匀强磁场,一直金属棒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当它以速度v沿与棒与磁感应强度都垂直的方向运动时,棒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ε;将此棒弯成两段长度相等且相互垂直的折线,置于与磁感应强度相垂直的平面内,当它沿两段折线夹角平分线的方向以速度v运动时,棒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ε'.则ε'ε等于()A.12B.22C.1D.2解析:选B.设折弯前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长度为L,折弯后,导体切割磁场的有效长度为l=L22+L22=22L,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ε'=Blv=B·22Lv=22ε,所以ε'ε=22,B正确.2.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B.ab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减小C.ab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D.ab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解析:选D.本题考查楞次定律、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平衡条件.由于通过回路的磁通量向下减小,则根据楞次定律可知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a到b,A错误;因ab不动,回路面积不变;当B均匀减小时,由E=nΔΦΔt=nΔBΔtS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回路中感应电流I=ER+r恒定,B错误;由F=BIL知,F随B减小而减小,C错误;对ab由平衡条件有f=F,故D正确.3.(2019·北京昌平一模)图甲为手机及无线充电板,图乙为充电原理示意图.充电板接交流电源,对充电板供电,充电板内的送电线圈可产生交变磁场,从而使手机内的受电线圈产生交变电流,再经整流电路转变成直流电后对手机电池充电.为方便研究,现将问题做如下简化:设受电线圈的匝数为n,面积为S,若在t1到t2时间内,磁场垂直于受电线圈平面向上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由B1均匀增加到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的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B.受电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由d到cC.c、d之间的电势差为n(B2-B1)St2-t1D.c、d之间的电势差为n(B2-B1)t2-t1答案:C4.(2019·长沙模拟)如图所示,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0.3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196.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0章题型探究课(一)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象问题(含解析)
    1.如图所示是两个互连的金属圆环,小金属环的电阻是大金属环电阻的二分之一,磁场垂直穿过大金属环所在区域.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时,在大环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A.12EB.13EC.23ED.E解析:选B.a、b间的电势差等于路端电压,而小环电阻占电路总电阻的13,故Uab=13E,B正确.2.如图甲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n=100,线圈的面积S=200cm2,线圈的电阻r=1Ω,线圈外接一个阻值R=4Ω的电阻,把线圈放入一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电阻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C.线圈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4×10-4WD.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为4×10-4C解析:选C.由楞次定律,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选项A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为E=nSΔBΔt=0.1V,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随时间变化,选项B错误;回路中电流I=ER+r=0.02A,线圈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P=I2r=4×10-4W,选项C正确;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为q=It=0.08C,选项D错误.3.如图所示,PN与QM两平行金属导轨相距1m,电阻不计,两端分别接有电阻R1和R2,且R1=6Ω,ab杆的电阻为2Ω,在导轨上可无摩擦地滑动,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1T.现ab以恒定速度v=3m/s匀速向右移动,这时ab杆上消耗的电功率与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和相等.则()A.R2=6ΩB.R1上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C.a、b间电压为3VD.拉ab杆水平向右的拉力为0.75N解析:选D.杆ab消耗的功率与R1、R2消耗的功率之和相等,则R1·R2R1+R2=Rab.解得R2=3Ω,故A错误;E=Blv=3V,则Iab=ER总=0.75A,Uab=E-Iab·Rab=1.5V,PR1=U2abR1=0.375W,故B、C错误;F拉=F安=BIab·l=0.75N,故D正确.4.(多选)(2019·江西新余模拟)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中,有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其一条对角线ac和y轴重合、顶点a位于坐标原点O处.在y轴的右侧,在Ⅰ、Ⅳ象限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界与线框的ab边刚好完全重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205.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0章题型探究课(二)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含解析)
    1.(2019·上海闵行调研)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abcd,ab边长大于bc边长.从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MN.第一次ab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1,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bc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A.Q1>Q2q1=q2B.Q1>Q2q1>q2C.Q1=Q2q1=q2D.Q1=Q2q1>q2解析:选A.设ab和bc边长分别为L1、L2,线框电阻为R,若假设穿过磁场区域的时间为t.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It=ΔΦR=BL1L2R,因此q1=q2.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第一次:Q1=BL1I1L2=BL1BL1vRL2,同理可以求得Q2=BL2I2L1=BL2BL2vRL1,由于L1>L2,则Q1>Q2,故A正确.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金属棒ab、cd与足够长的水平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两金属棒与金属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下.则ab棒在恒力F=2μmg作用下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有()A.安培力对ab棒做正功B.安培力对cd棒做正功C.ab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匀速运动D.cd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匀速运动解析:选C.对于ab棒,因为F=2μmg>μmg,所以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ab棒运动会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ab棒受到一个向左的安培力,这样加速度会减小,最终会做匀速运动;而cd棒所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与摩擦力相同,所以总保持静止状态,即安培力对ab棒做负功,对cd棒不做功,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金属导轨竖直放置,金属棒ab、cd均通过棒两端的环套在金属导轨上.虚线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虚线下方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两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ab、cd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两棒总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开始两棒静止在图示位置,当cd棒无初速释放时,对ab棒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沿导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b棒中的电流方向由b到aB.cd棒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C.cd棒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大于cd棒的重力D.力F做的功等于两棒产生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41.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1章实验十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含解析)
    1.酒精测试仪用于机动车驾驶人员是否酗酒及其他严禁酒后作业人员的现场检测.它利用的是一种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酒精气体的不同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这样,电压表的指针就与酒精气体浓度有了对应关系.如果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正比,那么,电压表示数U与酒精气体浓度C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U越大,表示C越大,C与U成正比B.U越大,表示C越大,但是C与U不成正比C.U越大,表示C越小,C与U成反比D.U越大,表示C越小,但是C与U不成反比解析:选B.设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为Rx,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干路的电流I=Er+R0+R+Rx,电压表示数U=IR0=ER0r+R0+R+Rx,而RxC=k(定值),由以上关系式可见U越大,表示C越大,但是C与U不成正比,故B项正确.2.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M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RM发生变化,导致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A.RM变大,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B.RM变大,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C.RM变小,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D.RM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解析:选C.当RM变大时,回路的总电阻R总变大,根据I总=ER总,得干路中的电流变小,S两端的电压U=I总RS变小,故选项A、B错误;当RM变小时,回路的总电阻R总=11R+1RM+RS变小,根据I总=ER总,得干路中的电流变大,S两端的电压U=I总RS变大,而且R越大,RM变小时,对回路的总电阻变化的影响越明显,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3.(2016·高考北京卷)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图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_______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解析:由题图可知,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阻值下降,故其导电能力增强;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在温度变化时,阻值变化明显,故对温度更敏感.答案:增强敏感4.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在给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309.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1章章末过关检测(十一) (含解析)
    章末过关检测(十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逆时针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电如图乙所示,设沿abcda方向为电流正方向,则()A.乙图中Oa时间段对应甲图中A图至B图的过程B.乙图中c时刻对应甲图中的C图C.若乙图中d等于0.02s,则1s内电流的方向改变了50次D.若乙图中b等于0.02s,则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解析:选A.由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可知,甲图中的A、C两图中线圈所在的平面为中性面,线圈在中性面时电流为零,再经过14个周期电流达到最大值,再由楞次定律判断出电流的方向,因此甲图中A至B图的过程电流为正且从零逐渐增大到最大值,A正确;甲图中的C图对应的电流为零,B错误;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将要改变一次,所以一个周期以内电流方向要改变两次,所以在乙图中对应Od段等于交变电流的一个周期,若已知d等于0.02s,则频率为50Hz,1s内电流的方向将改变100次,C错误;而D选项频率应该是25Hz.2.(2019·东北三校联考)关于图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电流的峰值为2A,有效值为2A,周期为5sB.图乙中电流的峰值为5A,有效值为2.52AC.图丙中电流的峰值为2A,有效值为2AD.图丁中电流的最大值为4A,有效值为2A,周期为2s解析:选B.图甲是正弦式交变电流图线,峰值(最大值)为2A,有效值是峰值的12,即2A,周期为4s,所以A选项错误;图乙电流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所以不是交变电流,计算有效值时因为热效应与电流方向无关,所以仍是峰值的12,即2.52A,所以B选项正确;图丙是图甲减半的脉冲电流,有效值不可能为峰值的12,所以C选项错误;图丁是交变电流图线,周期为2s,根据有效值定义则有:42×R×T2+32×R×T2=I2RT,解得电流有效值I=2.52A,所以D选项错误.3.如图,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r=1.0Ω,外接R=9.0Ω的电阻.闭合开关S,当发电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102sin10πt(V),则()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HzB.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2VC.外接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0WD.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8 页
    • 大小: 300.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1章第1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含解析)
    (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9·合肥模拟)一单匝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线框中的最大磁通量为Φm,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也为零B.当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动势也减小C.当磁通量等于0.5Φm时,感应电动势等于0.5EmD.角速度ω等于EmΦm解析:选D.根据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当磁通量最大时,感应电动势为零;当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动势在增大,磁通量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由此可知A、B项错误;设从线框位于中性面开始计时,则有e=Emsinωt,式中Em=BSω,因Φm=BS,故角速度ω=EmΦm,D项正确;设e=0.5Em,则解出ωt=π6,此时Φ=B·Scosπ6=32BS=32Φm,C项错误.2.如图甲所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中心轴OO′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若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从图示位置转过90°开始计时,则能正确反映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图象是()解析:选A.由题图乙知,周期T=4s,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1V,而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的表达式Em=NBSω=NBS·2πT.若仅把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则周期T′变为原来的12,即T′=2s,而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变为原来的2倍,即E′m=2V,所以选项B、C错误;从图示位置转过90°开始计时,也就是t=0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应为0,所以选项A正确,D错误.3.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N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cd,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OO′,线圈绕OO′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边和cd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0,不计线圈电阻,则发电机输出电压()A.峰值是e0B.峰值是2e0C.有效值是22Ne0D.有效值是2Ne0解析:选D.因每匝矩形线圈ab边和cd边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都是e0,每匝中ab和cd串联,故每匝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e0.N匝线圈串联,整个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Ne0,因线圈中产生的是正弦交流电,则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E=2Ne0,故选项D正确.4.如图甲所示,一矩形线圈abcd放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260.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1章第2节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含解析)
    (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用220V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通过负载的电流图象如图所示,则()A.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9W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D.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05sin100πt+π2A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通过负载的电流最大值为Im=0.05A,周期T=0.02s,故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Imsin2πTt=0.05sin100πt(A),D错误;理想变压器匝数比等于电压比,即n1∶n2=U1∶U2=2∶1,C错误;输出电压U2=110V,其最大值U2m=2U2=1102V,B错误;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输入功率P=I2U2=0.052×110W≈3.9W,A正确.2.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为I2.则()A.用户端的电压为I1U1I2B.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C.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21r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解析:选A.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得I1U1=I2U2,所以用户端的电压U2=I1U1I2,选项A正确;输电线上的电压降U′=I1r=U-U1,选项B错误;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1=I1U-I21r=I1U1,选项C错误;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P′=I21r=I1(U-U1),选项D错误.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入u=110002·sin100π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通过电阻r=6Ω的导线对“220V880W”的电器RL供电,该电器正常工作.由此可知()A.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0∶1B.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C.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4A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880W解析:选C.由题可知,副线圈输出电压U2=220V+Ur,n1n2=U1U2=11000220+Ur<501,故A错误;2πf=100πHz,f=50Hz,故B错误;I2=880220A=4A,故C正确;由于理想变压器P入=P出=I22r+880W>880W,故D错误.4.在如图所示的铁芯上绕有4个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n3∶n4=1∶1∶2∶1,今在线圈1两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256.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2章章末过关检测(十二) (含解析)
    章末过关检测(十二)(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9·蚌埠高三教学质量检查)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n=1n2E1(n=1,2,3,…),其中基态能量E1=-13.6eV,能级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则n和可能发出的频率最小的光子能量分别为()A.n=5,0.54eVB.n=5,0.31eVC.n=4,0.85eVD.n=4,0.66eV解析:选B.根据题意,由能级公式En=1n2E1,当辐射光子能量最大时,1n2E1-E1=-0.96E1,即1n2-1=-0.96,解得n=5;当n=5时,发出最小频率的光子的能量为E=E5-E4=[-0.54-(-0.85)]eV=0.31eV,B正确.2.由于放射性元素23793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中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23793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983Bi,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20983Bi的原子核比23793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23793Np经过衰变变成20983Bi,衰变过程可以同时放出α粒子、β粒子和γ粒子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D.23793Np的半衰期等于任一个23793Np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时间解析:选C.20983Bi的中子数为209-83=126,23793Np的中子数为237-93=144,20983Bi的原子核比23793Np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A错误;23793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983Bi,可以同时放出α粒子和γ粒子或者β粒子和γ粒子,不能同时放出三种粒子,B错误;衰变过程中发生α衰变的次数为237-2094=7次,β衰变的次数为2×7-(93-83)=4次,C正确;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不适用,选项D错误.3.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做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C.α粒子与原子核相互排斥,A、D错误;运动轨迹与原子核越近,力越大,运动方向变化越明显,B错误,C正确.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83.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2章第1节 光电效应 (含解析)
    (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入射光照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到金属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解析:选C.光电效应瞬时(10-9s)发生,与光强无关,A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B错误;光电子数目多少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光强减弱,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减少,C正确;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只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极限频率,与光强无关,D错误.2.(2019·太原质检)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选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而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不是不具有波粒二象性,D项错误.3.在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中,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的是()A.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B.所有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C.光电流随着入射光增强而变大D.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解析:选C.按照光的波动理论,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需要时间,因此光电效应不可能瞬时发生,这与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矛盾;按照光的波动理论,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电子会吸收足够的能量,克服原子的束缚成为光电子,因此所有金属均可以发生光电效应,这与光电效应有极限频率矛盾;按照光的波动理论,照射光越强,电子获得的能量越大,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与光电效应中打出的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强无关,而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矛盾;按照光的波动理论也可以得到光越强打出的光电子越多,光电流越大,因此C项正确.4.(2017·高考北京卷)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24.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2章第2节 原子与原子核 (含解析)
    (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7·高考上海卷)在同位素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A.核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质子数解析:选D.同位素是指在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故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项正确.2.(2017·高考全国卷Ⅰ)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1H+21H→32He+10n.已知21H的质量为2.0136u,32He的质量为3.0150u,10n的质量为1.0087u,1u=931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3.7MeVB.3.3MeVC.2.7MeVD.0.93MeV解析:选B.氘核聚变反应的质量亏损为Δm=2×2.0136u-(3.0150u+1.0087u)=0.0035u,释放的核能为ΔE=Δmc2=0.0035×931MeV/c2×c2≈3.3MeV,选项B正确.3.(2018·高考天津卷)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A.147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178O并放出一个粒子B.2713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3015P并放出一个粒子C.115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84Be并放出一个粒子D.63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32He并放出一个粒子解析:选B.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及电荷数守恒可知,147N+42He→178O+11H,A项错误;2713Al+42He→3015P+10n,B项正确;115B+11H→84Be+42He,C项错误;63Li+11H→32He+42He,D项错误.4.(2019·上海理工大附中期中)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C.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D.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后产生的反弹解析:选C.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31.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3章章末过关检测(十三) (含解析)
    章末过关检测(十三)(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1.(15分)(1)(2019·山东潍坊一中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等于物体的内能B.橡胶无固定熔点,是非晶体C.饱和汽压与分子密度有关,与温度无关D.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E.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2)如图所示,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3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活塞间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气柱长L=20cm.活塞A上方的水银深H=15cm,两活塞的重力及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现使活塞B缓慢上移,直至水银的13被推入细筒中,求活塞B上移的距离.(设在整个过程中气柱的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相当于75cm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解析:(1)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等于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橡胶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正确;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故D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故E正确.(2)初态封闭气体压强:p1=pH+p0,体积:V1=LS13水银上升到细筒中,设粗筒横截面积为S,则13HS=h1S3,23HS=h2S,此时封闭气体压强:p2=ph1+ph2+p0,体积:V2=L′S,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解得L′=18cm,活塞B上移的距离d=H+L-L′-23H=7cm.答案:(1)BDE(2)7cm2.(15分)(1)(2019·贵州凯里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2)如图,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水银将一段气体封闭在管中.当温度为280K时,被封闭的气柱长L=22cm,两边水银柱高度差h=16cm,大气压强p0=76cmHg.①为使左端水银面下降3cm,封闭气体温度应变为多少?②封闭气体的温度重新回到280K后,为使封闭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120.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提升第13章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含解析)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g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和地球的总人口数差不多B.布朗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小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造成的E.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解析:选CDE.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1g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118×6.0×1023≈3.3×1022个,地球的总人数约为70亿,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受到液体(气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不是物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选项B错误;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可能减小,选项C正确;气体分子间距大于10r0,分子间无作用力,打开容器,气体散开是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选项D正确;铁和冰的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必然相等,选项E正确.2.(2019·高考北京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解析:选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标志),A项正确;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B项错误;气体压强不仅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还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C项错误;气体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D项错误.3.(2019·东北三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压强一定增大解析:选ACD.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受力越趋于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B错误.4.(2016·高考北京卷)雾霾天气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球体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2.5μ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某科研机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76.500 KB
    • 时间: 2022-12-02
可在后台配置店铺页面右侧广告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