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电学实验纵观近年的高考电学试题,不难发现电路设计、器材选择、实物连接、数据处理仍然是电学实验试题考查中的重点,在电学实验复习中我们只有立足于考纲规定的学生实验,对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必要的拓展、延伸,扎扎实实地搞好复习工作;尤其需要重视对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选择的复习,重视对分压式电路和实物连线的复习,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实验题中取得好的分数。预测2020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从机械记忆转向分析理解实验,注重对设计性实验的考查。电学实验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而设计类电学实验以其灵活多变、易于发散、有利于对实验综合能力考查等特点,更成为热点中的焦点。所谓设计性实验,是指在考生掌握基本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基本测量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命题的考查内容,涉及对实验原理的再认识和加工,实验方案的确定(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和迁移运用,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误差的分析及对实验的总结和评价,等等)。实验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实验原理把金属丝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R=;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计算出其横截面积S;根据电阻定律R=得金属丝的电阻率ρ==。2实验器材2被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3实验步骤(1)直径测定: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2)电路连接: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连接,用伏安法测电阻。(3)长度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4)U、I测量: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5)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4数据处理(1)在求R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①用R=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②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R、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式ρ=R=。35误差分析(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2)采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8 页
- 大小: 2.995 MB
- 时间: 2022-12-06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0 元
- 页数:40 页
- 大小: 1.614 MB
- 时间: 2022-12-06
-
1第四单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D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互相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经过C点的速率比D点的大B.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C.质点经过D点时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D.质点从B到E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随水平传送带一起顺时针匀速运动,A为传送带的终端皮带轮。皮带轮半径为r,要使物体通过右端时能水平抛出,皮带轮的转速至少为()A.12πgrB.grC.grD.gr2π3.一飞机以150m/s的速度在高空某一水平面上自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相隔1s先后从飞机上落下A、B两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运动过程中它们所在的位置关系是()A.A在B左边150m处B.A在B右边150m处C.A在B的正下方4.9m处D.A在B的正下方且与B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大4.如图所示,转动轴垂直于光滑水平面,交点O的正上方h处固定细绳的一端,细绳的另一端拴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B,绳长l>h,转动轴带动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转动的角速度ω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始终受三个力的作用B.细绳上的拉力始终保持不变C.要使球离开水平面,角速度至少为ghD.若小球飞离了水平面,则线速度为gl5.自行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线绳拉动变速器,变速器通过改变链条的位置,使链条跳到不同的齿轮上而改变速度,自行车的部分构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自行车骑行时,后轮边缘的轮胎与飞轮的角速度相等B.自行车拐弯时,前轮边缘与后轮边缘的线速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219.500 KB
- 时间: 2022-12-06
-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高考总复习·物理第7讲牛顿第一、第三定律高考总复习·物理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课时达标目录板块一︿︿[知识梳理]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定律;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的原因.匀速直线运动惯性惯性维持加速度2.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作用在.(2)表达式:F=-F′,负号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大小相反同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基础小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动的结果.()(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4)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板块二︿︿[考法精讲]考法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技巧1.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时,要把生活感受和理论问题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克服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直观印象,建立正确的思维习惯.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自主练1】(2019·江苏七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春秋末年齐国人的著作《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关于惯性的最早记述.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车只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撤去拉力后车的惯性大小不变C.拉力可以改变车的惯性D.车运动越快惯性越大B解析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自主练2】对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的角度加以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9 页
- 大小: 1.203 MB
- 时间: 2022-12-06
-
1直线运动选修3-4模块由“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几何光学”“相对论”等四个知识板块构成,考纲要求考查的有18个知识点和3个实验,其中重点考查的Ⅱ级考点有3个,分别是“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横波的图象”以及“光的折射定律”。近几年高考基本上采用固定形式考查该部分知识,一个多选题(或填空题),一个计算题,共计15分,选择题往往综合性比较强,但难度较低,计算题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几何光学”两部分轮换,难度中等。预计2020年高考对选修3-4的考查仍然将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图象”和“光的折射定律”为主,考查热点可能有:(1)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综合问题;(2)利用折射定律及几何知识计算折射率;(3)波速、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计算;(4)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5)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6)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要特别关注对简谐运动、机械波的周期性与多解性的考查,以及折射定律结合全反射的考查。1.(2017江西重点学校联考)(1)(多选)绳波是一种简单的横波,如图甲,一根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E、F、O、G、H五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均为1m。t=0时刻,O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波,O点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当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G点刚开始振动,则()。A.这列波的周期为4sB.O点振动0.5s后,G点和F点开始振动C.当E点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时,O点通过的路程为21cmD.当t=15s时,H点振动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E.若O质点振动的周期减为1s,则沿绳传播的波速增大为4m/s2丙(2)如图丙所示,AB为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在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现在将一块玻璃砖(虚线所示)贴在平面镜上,则进入玻璃砖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玻璃砖左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P'点,P'在P的正下方3.0cm的位置。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率为,求玻璃砖的厚度d和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t。【解析】(1)根据“当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G点刚开始振动”,可得OG长度是四分之一个波长,这列波的周期为4s,A项正确;O点振动0.5s后,波还没有传播到G点、H点,B项错误;当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475.000 KB
- 时间: 2022-12-06
-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高考总复习·物理第8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高考总复习·物理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课时达标目录板块一︿︿[知识梳理]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跟它的质量成,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2)表达式:F=.正比反比相同ma(3)适用范围①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或的参考系.②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2.力学单位制力学基本物理量是、、,对应的单位分别是、、.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宏观低速长度质量时间米千克秒[基础小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一个物体,合外力改变之后,加速度才随之改变.()(3)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的力及物体的质量都有关系,而质量与力及加速度均无关.()(4)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和速度.()√×√×(5)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6)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7)千克、秒、米、安培均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8)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属于导出单位.()×√√√板块二︿︿[考法精讲]考法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2.合力、加速度、速度之间的决定关系(1)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都有加速度.(2)a=Δv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Δv、Δt无必然联系;a=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F,a∝1m.(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自主练1】(2019·荆州高三质检)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很小的力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这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很重的物体B.桌子加速度很小,肉眼观察不到C.推力太小,速度增量也很小,眼睛观察不到D.桌子所受合力为零,没有加速度D解析静止物体,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牛顿第二定律同样适用于静止物体,故选项A错误;根据F=ma可知,物体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而不是加速度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故选项B错误;推力等于静摩擦力,加速度为零,故选项C错误;由于水平推力不大于桌子的最大静摩擦力,推不动桌子,桌子的合力等于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等于零,故选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5 页
- 大小: 1.607 MB
- 时间: 2022-12-06
-
高考引航命题调研高考引航1实验原理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①把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②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3实验步骤4数据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2)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线。(3)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①分析图象的特点: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时,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②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出: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5注意事项答案弹簧测力计答案0.8640.928如解析图丙所示0.63答案解析答案ADF.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BECADF解析1实验原理实验2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3实验步骤4数据分析5注意事项刻度尺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200弹簧本身有重力答案CBDAEFG答案解析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答案如图丙所示520见解析可以避免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解析解析1实验原理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思想: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4数据分析5注意事项BF’答案(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中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CE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C中应加上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32 页
- 大小: 5.562 MB
- 时间: 2022-12-06
-
1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选修3-4模块由“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几何光学”“相对论”等四个知识板块构成,考纲要求考查的有18个知识点和3个实验,其中重点考查的Ⅱ级考点有3个,分别是“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横波的图象”以及“光的折射定律”。近几年高考基本上采用固定形式考查该部分知识,一个多选题(或填空题),一个计算题,共计15分,选择题往往综合性比较强,但难度较低,计算题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几何光学”两部分轮换,难度中等。预计2020年高考对选修3-4的考查仍然将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图象”和“光的折射定律”为主,考查热点可能有:(1)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综合问题;(2)利用折射定律及几何知识计算折射率;(3)波速、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计算;(4)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5)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6)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要特别关注对简谐运动、机械波的周期性与多解性的考查,以及折射定律结合全反射的考查。第1讲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简谐运动及表达式(1)简谐运动: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回复力:①定义——使物体返回平衡位置的力。②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③来源——属于效果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①动力学表达式为F=-kx,其中“-”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②运动学表达式为x=Asin(ωt+φ),其中A代表振幅,ω=2πf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作初相。【温馨提示】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不是质点所受合力为零的位置,是回复力为零的位置。1.1(2019广东广州阶段检测)有一弹簧振子,振幅为0.8cm,周期为0.5s,初始时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则它的振动方程是()。2A.x=8×10-3sinmB.x=8×10-3sinmC.x=8×10-1sinmD.x=8×10-1sinm【答案】A2简谐运动图象(1)简谐运动的图象:①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x=Asinωt,图象如图甲所示。②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x=Acosωt,图象如图乙所示。(2)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0 页
- 大小: 847.000 KB
- 时间: 2022-12-06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2 页
- 大小: 1.432 MB
- 时间: 2022-12-06
-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高考总复习·物理第9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高考总复习·物理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课时达标目录板块一︿︿[知识梳理]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于向上小于向下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方向竖直向下.4.实重和视重(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台秤的示数即为视重.等于零g无关不等于[基础小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的现象即为超重.()(2)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小于mg.()(3)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的物体必须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或分加速度.()(4)减速上升的升降机内的物体,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大于重力.()××√×(5)在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6)滑块在静止的木板上滑动与在运动的木板上滑动,摩擦力必然不同.()××板块二︿︿[考法精讲]考法一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归纳总结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3)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自主练1】(2019·郑州一模)(多选)某星级宾馆安装一高档电梯,在电梯的底板上安装了一压力传感器,在竖直墙壁上的显示盘上可显示人对传感器的作用力,某乘客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用照相机拍照记录了相关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a)和图(e)可估测出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B.根据图(a)和图(c)可知电梯对人的作用力阻碍人的运动C.根据图(a)和图(b)可估测出电梯向上制动时的加速度D.根据图(a)和图(d)可知电梯对人的作用力阻碍人的运动答案AD解析图(e)表示电梯减速下降时这位同学超重时的示数,所以根据图(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02 页
- 大小: 2.048 MB
- 时间: 2022-12-06
-
1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干涉、衍射及偏振电磁波选修3-4模块由“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几何光学”“相对论”等四个知识板块构成,考纲要求考查的有18个知识点和3个实验,其中重点考查的Ⅱ级考点有3个,分别是“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横波的图象”以及“光的折射定律”。近几年高考基本上采用固定形式考查该部分知识,一个多选题(或填空题),一个计算题,共计15分,选择题往往综合性比较强,但难度较低,计算题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几何光学”两部分轮换,难度中等。预计2020年高考对选修3-4的考查仍然将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图象”和“光的折射定律”为主,考查热点可能有:(1)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综合问题;(2)利用折射定律及几何知识计算折射率;(3)波速、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计算;(4)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5)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6)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要特别关注对简谐运动、机械波的周期性与多解性的考查,以及折射定律结合全反射的考查。第2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干涉、衍射及偏振电磁波1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1)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2)光的折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的区别:光的传播规律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光的传播速度不变;光的折射规律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在介质分界面的两侧,光的传播速度发生改变。【易错警示】(1)公式n=中,不论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真空,θ1总是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θ2总是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2)折射率是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的,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2(3)折射率: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虽然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n,但是对不同的介质来说,这个常数n是不同的,这个常数n跟介质有关,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作介质的折射率。(4)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温馨提示】(1)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关系,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大的介质。(2)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1.1(2019山东济南五中模拟)(多选)光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中,入射角i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9 页
- 大小: 885.500 KB
- 时间: 2022-12-06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7 页
- 大小: 1.595 MB
- 时间: 2022-12-06
-
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高考总复习·物理考情分析考纲要求五年试题核心考点2016·全国卷Ⅰ,182015·全国卷Ⅱ,162017·全国卷Ⅰ,152015·全国卷Ⅰ,182014·全国卷Ⅱ,152016·全国卷Ⅱ,162014·全国卷Ⅰ,20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2.抛体运动(Ⅱ)3.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Ⅰ)4.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Ⅱ)5.离心现象(Ⅰ)6.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Ⅱ)7.环绕速度(Ⅱ)8.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Ⅰ)2017·全国卷Ⅱ,192017·全国卷Ⅲ,142016·全国卷Ⅰ,172015·全国卷Ⅰ,212014·全国卷Ⅰ,192014·全国卷Ⅱ,182015·全国卷Ⅱ,162018·全国卷Ⅰ,202018·全国卷Ⅱ,162018·全国卷Ⅲ,15(1)平抛运动规律及研究方法(2)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以及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常综合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与圆周运动相综合,结合航天技术、人造地球卫星等现代科技的重要领域进行命题第10讲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高考总复习·物理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课时达标目录板块一︿︿[知识梳理]1.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2)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3)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切线方向变速合外力加速度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遵循的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①等时性:合运动和分运动经历的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停止.②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不受其他运动的影响.③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间独立进行效果[基础小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必然变化,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能不发生变化.()(4)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5)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6)船渡河时,只要船头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8 页
- 大小: 1.928 MB
- 时间: 2022-12-06
-
1电磁感应一、选择题1.(2018湖北荆州二模)如图甲所示,一固定的矩形导体线圈abcd竖直放置,线圈的两端M、N接一理想电压表,线圈内有一垂直纸面向外的均匀分布的磁场,线圈中的磁通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电压时电压表“+”接线柱应接M端B.M端的电势高于N端的电势C.在0~0.4s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量为0.3WbD.电压表示数为0.25V【解析】由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线圈相当于电源,而电源中电流由低电势流向高电势,故N端的电势高于M端电势,N端应该与电压表的“+”接线柱连接,A、B两项错误;由图乙可知,0~0.4s内磁通量的变化量为0.1Wb,C项错误;磁通量的变化率=0.25Wb/s=0.25V,则电压表示数为0.25V,D项正确。【答案】D2.(2018湖北武汉二模)(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A、B的规格相同,电感线圈L的自感系数足够大且电阻可忽略,电容器的电容为C,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下列关于此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闭合电路稳定后,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为CEB.S闭合后的瞬间,B先亮,A逐渐变亮,最后A、B一样亮C.S断开后的瞬间,通过灯泡A的电流方向向下D.S断开后的瞬间,灯泡B慢慢熄灭【解析】当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与灯泡并联,其电压低于电源电动势E,因此电容器的电荷量小于CE,A项错误。闭合S时,电源的电压同时加到两灯上,A、B同时亮,随着L中电流增大,由于线圈L的直流电阻可忽略2不计,分流作用增大,A逐渐被短路直到熄灭,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B变亮,B项错误。断开S的瞬间,线圈中电流要减小,则出现自感电动势,通过灯泡A的电流方向向下,C项正确。断开S的瞬间,电容器也要放电,则灯泡B慢慢熄灭,D项正确。【答案】CD甲3.(2019江西上饶监测)如图甲所示,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区域,其斜边长为2L,高为L。在该区域内分布着如图所示的磁场,左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方向为正,则下列表示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乙【解析】当bc边进入左边磁场区域切割磁感线时,根据右手定则,线框中产生沿顺时针方向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372.000 KB
- 时间: 2022-12-06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5.00 元
- 页数:29 页
- 大小: 1.527 MB
- 时间: 2022-12-06
-
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高考总复习·物理第11讲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高考总复习·物理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课时达标目录板块一︿︿[知识梳理]1.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作用下的运动.(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水平方向: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运动.重力匀变速匀速自由落体(4)基本规律(如图所示)①位移关系②速度关系2.斜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v0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作用下的运动.(2)性质:斜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水平方向: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直线运动.斜向上方重力匀变速抛物线匀速匀变速(4)基本规律(以斜上抛运动为例,如图所示)①水平方向:v0x=,F合x=0;②竖直方向:v0y=,F合y=mg.v0cosθv0sinθ[基础小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的运动是平抛运动.()(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时刻在变化.()(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越大,水平位移越大.()×√×(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飞行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5)从同一高度平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是相同的.()(6)斜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7)做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板块二︿︿[考法精讲]考法一平抛运动规律的一般应用1.关于平抛运动必须掌握的四个物理量物理量相关分析飞行时间(t)t=2hg,飞行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与初速度v0无关水平射程(x)x=v0t=v02hg,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落地速度(v)v=v2x+v2y=v20+2gh,以θ表示落地时速度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有tanθ=vyvx=2ghv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有关速度的改变量(Δv)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Δv=gΔt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2.平抛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甲中A点和B点所示.其推导过程为tanθ=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82 页
- 大小: 1.681 MB
- 时间: 2022-12-06
-
1电磁感应楞次定律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涉及“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自感、涡流”三个Ⅰ级考点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两个Ⅱ级考点。高考考查的频率很高,大部分出现在选择题型中,有时也出现在计算题中。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判断感应电流的产生”“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等,并经常综合运动学、力学、磁场、能量等知识进行考查,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物理建模能力,所以以中等难度题为主。预计2020年高考命题热点有:(1)对应用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结合左手定则来综合判断感应电流和安培力的方向等基础能力的考查,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中,一般难度稍低;(2)结合Φ-t、B-t、i-t、v-t等图象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进行考查,这类问题要特别注意可能会出现转动切割磁感线及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的变化问题,也要关注对不同方式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综合考查;(3)“单杆”或“双杆”模型的考查,尤其是在把“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列为必考点之后,要特别注意结合“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考查动量定理的应用。对电磁感应部分的考查往往综合性较强,既体现在运动、力、电、能等知识的综合,也体现在分析、建模、应用数学等能力的综合。第1讲电磁感应楞次定律1电磁感应现象(1)磁通量: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与B的乘积。公式:Φ=BS。适用条件:①匀强磁场。②S为垂直磁场的有效面积。对磁通量的理解:①磁通量是标量,有正负,如果把磁感线从线圈某一侧穿过的磁通量记为正,磁感线从线圈另一侧穿过的磁通量则为负。②磁通量可以理解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当有磁感线分别从两侧穿过同一线圈时,磁通量等于两侧的磁感线条数之差。③对2于在匀强磁场中的同一线圈平面,当它跟磁场方向垂直时,磁通量最大,当它跟磁场方向平行时,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ΔΦ=Φ2-Φ1。磁通量变化的三个因素:①磁感应强度B变化。②线圈面积S变化。③线圈平面与磁感应强度的夹角θ变化。(2)电磁感应现象: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作电磁感应。产生条件: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能量转化: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该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5 页
- 大小: 605.000 KB
- 时间: 2022-12-06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0 元
- 页数:12 页
- 大小: 1.128 MB
- 时间: 2022-12-06
-
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高考总复习·物理第12讲圆周运动的规律及应用高考总复习·物理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课时达标目录板块一︿︿[知识梳理]1.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就是匀速圆周运动.(2)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是变加速曲线运动.(3)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相等圆心速度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定义或意义公式线速度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的物理量(v)v=ΔsΔt=2πrT角速度描述物体绕圆心的物理量(ω)ω=ΔθΔt=2πT周期或频率物体沿圆周运动的时间(T),或1s时间内运动的周期数(f)T=2πrv=2πω,f=1T向心加速度(1)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n)(2)方向指向an=v2r=快慢转动快慢一圈方向圆心rω23.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不改变速度的.(2)大小:F=mv2r==m4π2T2r=mωv=4π2mf2r.(3)方向: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方向大小圆心mrω24.离心运动和近心运动(物体受力特点如图所示)(1)当F=mrω2时,物体做运动.(2)当F=0时,物体沿方向飞出.(3)当F<mrω2时,物体逐渐圆心,做离心运动.(4)当F>mrω2时,物体逐渐向圆心靠近,做运动.匀速圆周切线远离近心[基础小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合外力是不变的.()(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线速度和角速度是不变的.()(4)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即向心力.()××××(5)所有的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均与速度方向垂直.()(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合外力突然减小时,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板块二︿︿[考法精讲]考法一圆周运动基本量的简单关系1.对公式v=ωr的理解当r一定时,v与ω成正比.当ω一定时,v与r成正比.当v一定时,ω与r成反比.2.对an=v2r=ω2r的理解在v一定时,an与r成反比;在ω一定时,an与r成正比.3.常见的传动方式及特点(1)皮带传动:如图甲、乙所示,皮带与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2)摩擦传动和齿轮传动:如图甲、乙所示,两轮边缘接触,接触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95 页
- 大小: 1.624 MB
- 时间: 2022-12-06
-
1第2讲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题型一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1.特点:在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回路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该导体或回路相当于电源,与其他导体构成闭合的电路。因此,电磁感应问题往往又和电路问题联系在一起。解决电磁感应电路问题的关键是把电磁感应的问题等效转换成恒定直流电路,然后利用电路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2.电磁感应与电路问题的联系是电源与电路的连接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整合两部分的知识。正确分析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的方向,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电路为电源部分,故该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应为电源内部的电流,而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仍是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应用欧姆定律分析求解电路时,注意等效电源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对接在电路中电表的示数要正确进行分析,特别是并联在等效电源两端的电压表,其示数表示外电压,而不是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也不是内电压。3.解题的基本方法:(1)确定电源,产生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电路就相当于电源,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其电动势的大小,利用楞次定律确定其正、负极。需要强调的是,在电源内部电流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的,在外部从正极流向外电路,并由负极流入电源。如无感应电流,则可以假设电流存在时的流向。(2)分析电路结构,画出等效电路图。(3)利用电路规律求解,主要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性质、电功和电热公式。【例1】如图甲所示,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B=0.5T的匀强磁场,有两条平行的长直导轨MN、PQ处于同一水平面内,间距L=0.2m,左端连接阻值R=0.4Ω的电阻。质量m=0.1kg的导体棒cd垂直跨接在导轨上,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时刻开始,通过一小型电动机对导体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牵引力F,使导体棒从静止开始沿导轨方向做加速运动,此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除R以外其余部分的电阻均不计,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2(1)若电动机保持恒定功率输出,导体棒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C是曲线,CD是水平直线),已知0~10s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Q=28J,求:①导体棒达到最大速度vm时牵引力F的大小。②导体棒从静止开始至达到最大速度vm时的位移大小。(2)若电动机保持恒定牵引力F=0.3N,且将电阻换为C=10F的电容器(耐压值足够大),如图丙所示,求t=10s时牵引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0 页
- 大小: 1.601 MB
- 时间: 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