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杨柳青》教学设计3-七年级下册音乐【苏少版】.doc,共(3)页,6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9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杨柳青》年级七年级学科音乐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有风格追求地表现《杨柳青》过程与方法体验、演唱、编创、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江南民间音乐对话,培养热爱中国民间音乐的情感。教学重点轮唱《杨柳青》教学难点锣鼓点节奏形态的人声伴奏。教学设计预习作业检查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
程设计意图活动内容师生行为“导入”环节1、扬州风景图,背景音乐《茉莉花》。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请同学们在图片和音乐中寻找答案。(1)有受历代造园专家青睐的“瘦西湖”,有“城市山林
”美誉的何园,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扬州八怪,美味的炒饭,——扬州。(2)《茉莉花》——扬州市市歌2、揭示谜底:扬州扬州带给你怎样的印象?优雅、秀丽3、示题:《杨柳青》扬州是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这
里的一首民间小调《杨柳青》,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根据听到的音乐,看到的图片,打一城市名。学生自由回答引起学习的兴趣,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扬州这座城市的美,激发喜爱之情。“学习”环节1、听赏扬州民歌《杨柳青》,说一说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情是怎样的?听完整的歌曲后师生交从音乐欢快诙谐的曲调生:愉悦的。师:为什么感觉愉悦?生:轻快的节奏,活泼的旋律师:他们还拥有哪些更可贵的品质呢?生:勤劳、淳朴2、我们不仅感受到人们幸福生活的愉快,还感受到了人们的勤劳淳朴。再听这首小调,你觉得哪些歌词很有特色?(
衬词部分)(1)根据方言的发音,念歌词(2)跟钢琴伴奏演唱衬词,注意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3)视唱歌谱旋律中只用到了“12356”(4)接龙演唱,同学们演唱的部分加入打击乐伴奏“XXX0︱”也就是在“1110︱”处加入打击乐伴奏“XXX0︱”,找一找同学们所唱旋律的规律旋律一样,都是
“1110︱”注意区别“XXX0︱”与“XXX︱”歌曲稳定的落在“1”上(5)用适当的演唱形式师生合作演唱衬词3、锣鼓点的节奏,热情欢快的旋律,怎样的生活让人们感到如此美好?(劳动)显示正词(1)有节奏地念正词部分(2)接龙演唱,分正词部分和短衬词部分4、齐唱歌曲5、回味歌曲
旋律,只用到了几个音?五声宫调式音阶1235616、如果用纯正的方言演唱更具乡土气息,民歌特色。欣赏程桂兰版本视频流完整聆听歌曲后学唱衬词部分边唱边拍节奏轮唱歌曲学唱正词学会个别字词的发音欣赏视频感受人们的幸福生活,感受人们对劳动
的赞美,体会民歌淳朴之美。模仿扬州方言的发音,体会民歌形成的因素之一是方言初步体验用到的旋律音感受锣鼓点的节奏,旋律音稳定地落在“1”上,轮唱歌曲,学习合作演唱,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深入体验人们对劳动的
赞美知道这首歌曲是五声宫调式音阶“编创”环节1、《杨柳青》历史悠久,因唱词中反复使用衬词“杨柳青”而得名,又有《十把扇子》等异名与变体。曲调明快有力,热情爽朗,,与所填赞美劳动的新词相得益彰。2、我们一起来用这段旋律赞美扬州人民的其他
劳动形象唱唱扬州三把刀:厨刀、理发刀、修脚刀3、听老师有节奏的拟声词,思考老师模拟的是哪种劳动场景?XXX︱XXX︱X0X0︱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学生:厨刀师:请同学们为我的劳动增加动力(部分同学用拟声词模仿劳动场景,部分同学演唱衬词)4、同学们
还可以用怎样的拟声词和节奏型来模拟劳动场景?XXX︱XXX︱X0X0︱嚓嚓嚓嚓嚓嚓嚓嚓理发刀5、演唱同学们新编创的歌词,体会劳动的快乐。节奏模仿人声模仿节奏乐器的音色,参与伴奏学生编创并表演模拟生活中的节
奏,学生与老师共同编创,体会劳动的快乐,深入理解民歌来源于生活。“小结”环节1、思考:民歌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惯、语言性格2、欣赏汤非版《扬州小调》,增加同学们对扬州小调的喜爱。师生交流加
深民歌形成因素的理解,更加喜爱江南民歌。师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