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景》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五线谱)【人音版】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2.762 MB
  • 2022-1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无锡景》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五线谱)【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无锡景》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五线谱)【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无锡景》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五线谱)【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无锡景》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音乐(五线谱)【人音版】.doc,共(8)页,2.76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6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无锡景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音乐学段:初中年级八年级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听、唱、写、创音乐能力的训练,力求在每个环节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基本节能与趣味性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导学生养成关注音乐的习惯;将发展学生的听、唱能力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教学背景分析2教学内容:1、本课是初

二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将学习五首风格各异的地方民歌,感受民歌的地方韵味,并尝试用方言演唱,在学习民歌的同时,还要初步掌握我国民族五声调式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对我们汉族民歌的兴趣与爱好。2、《无锡景》是一首音调优美、属于民族

五声宫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分节歌形式,属于规整的四句体。3、第一句只用了“sol、la、do、re”四个音,旋律清新别致,朴素动听。4、第二句是全曲的最高音区,突出了大二度与大三度的进行,显得特别明朗,切分节奏与附点节奏的运用,强调了表达的语气

。5、第四句旋律回旋下行,在主音结束,由于最后落在弱拍上,使终止很不稳定,还有继续向前发展的要求,这和小调民歌反复演唱的分节歌形式有着紧密的关系。学生情况:我校是一所区级城区初中校,因此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较好。这些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初中音乐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音乐

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演唱方法,熟悉了音乐授课的程序,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上,接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本班学生70%能够达到较熟练的读准常见的节奏型,识谱唱谱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介于初二男生变声期的比较多,《无锡景》这首作品音域比较高,男生可用低八度演唱。教

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本节课教学采用听、唱、写、记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过程:导入阶段听记一条2/4拍,四小节的节奏,包含所学过的且本课所涉及到的节奏型。新授阶段,采用自主学唱和跟老师模唱相结合的方法,模唱音阶及看谱视唱音阶及旋律,让学生能够达到准确视唱旋律,为自主学唱歌曲做好铺垫。技术准备:1、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白板教学、PPT2、音频资料:音频的选取与音视频转换3、图片资料:乐谱4、乐器准备:电钢琴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十六分附点,八分附点,大切分等基本的节奏型,比较熟练识谱唱谱及能模仿简单的方言演唱歌曲《无锡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

仿、听记,欣赏,掌握歌曲《无锡景》演唱。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乐于参与到自主学唱歌曲的活动中来。教学重点:音准、识谱练习教学难点:装饰音的演唱,模仿方言演唱。3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导入听记2/4拍4小节节奏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听记所学过

的节奏型,为学唱歌曲做铺垫。二、新授(一)音准练习1、屏幕出示教师弹琴给第一个音do,学生边看老师手势模唱音阶。设计意图:结合线谱唱音阶,为歌曲识谱做铺垫。2、屏幕出示(1)教师提问:这条音阶少了哪几个音?学生答:少了fa和si(2)教

师小结:这是一条五声音阶的练习,提示mi到sol、la到do三度音程的音准。(3)教师弹琴给第一个音高,用柯达伊手势带学生模唱练习。设计意图:为学民族五声调式做铺垫。3、屏幕出示三音组的练习教师弹琴给第一个音高la,学生看手势模唱设计意图:用搭桥的方式解决la

到re,re到la,do到sol,sol到do,la到mi,sol到re等音程的音准问题,为学唱歌曲做铺垫。(二)二声部练习4屏幕出示(1)教师带学生进行识谱练习(2)学生自主学唱第一声部(3)学生自主学唱第二声部(4)分组进行合唱设计意图:体验二声部,为学

唱歌曲做铺垫。(三)歌曲学唱1.屏幕出示歌曲《无锡景》曲谱5(1)教师范唱曲谱并提问:这首旋律跟之前的二声部练习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提示:可从旋律和节奏两个方面思考)学生答:旋律主干音相同,节奏更丰富。(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曲谱上有很多符号,这些符号叫什么?学生答:装饰音教师小

结:装饰音的运用使歌曲演唱更加韵味十足,地域色彩更加浓厚。请同学们准确的唱出带有装饰音的部分。(3)教师教唱每一个带有装饰音的音。设计意图:为自主学唱歌曲做铺垫(4)教师小结:这首旋律就是我们中国江南地区的一首

民歌《无锡景》(5)教师提问:整首作品没有哪些音?学生答:没有fa和si教师小结:这种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称为民族五声调式。这五个音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6)屏幕出示民族五声调式的幻灯片(7)教师带学生分析

歌曲调式2.自主说唱节奏(1)屏幕出示歌曲第一乐句节奏6学生读歌曲第一乐句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2)屏幕出示歌曲第二乐句节奏学生读歌曲第一乐句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3)屏幕出示歌曲第三乐句节奏学生读歌曲第三乐句节奏再按节奏读

歌词(4)屏幕出示歌曲第四乐句节奏学生读歌曲第四乐句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设计意图:自主学唱歌曲做铺垫.3.学生自主学唱歌曲曲谱(1)教师纠正音准问题。(2)学生完整演唱歌曲(2)教师提问:如何还能把歌曲唱的地域味道更浓呢?教师小结:如果想要把这个地区的民歌唱的特别有地道,特别有

味道一定要和当地的语言联系在一起。设计意图:为学生学用方言演唱歌曲做铺垫。7三、(拓展)欣赏方言演唱《无锡景》视频。1.屏幕出示“吴方言”特点。2.学唱个别字的发音3.用方言演唱歌曲。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江南民歌《无锡景》,了解了江南民歌的特点,并且尝试着用方言来演唱歌曲,我们

中国地域辽阔,今后我们还会学唱更多地区的民歌。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如对学生读节奏、识谱、唱谱、演唱、听记等方面的评价,学生互评主要体现在歌曲的表现。(二)评价量规(1)节奏准确(2)音准(3)具有较好的表现

力五、教学设计的特点1、从简单的听记节奏引入,由易到难,一步步增加难度,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2、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模仿演唱歌曲、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

音乐的能力。4、拓展练习,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唱的兴趣。八、教学反思1、教师教态自然、语言简洁具有引导性,在整节课中,学生在愉悦中得到知识与技能技巧的训练,参与课堂积极性较高。2、整节课由易到难,一步步推进,学生不感觉吃力,很轻松自如的自主学唱了歌曲。

3、鉴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很大触动,因此,教师应更应做好示范作用,有较好的的表现,学生够通过模仿,才能把歌曲表现的更好。九、板书设计8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