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保卫黄河》PPT课件3-九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ppt,共(21)页,5.04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95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保卫黄河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M音乐欣赏课华夏儿女之母亲河--黄河黄河大合唱31、视频中郑凯、贾玲口中唱得是什么歌?2、视频中的风景取自哪里?3、河边对口曲是谁的作品?4、同学们对黄河了解吗?歌曲创作过程:光未然词、冼星海曲1938年冬1939年1月1939年3月26日
1939年4月13日1941年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酝酿长诗《黄河吟》)抵达延安后(在冼星海同志的建议下改为歌词)冼星海抱病(开始谱曲)抗敌演剧三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黄河大合唱九个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
、保卫黄河及怒吼吧!黄河)冼星海在苏联增加一个序曲作词人:光未然保卫黄河光未然,男,(1913—2002),原名张光年,在他89年的人生岁月中,经历了颠沛流离、激昂奋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一生笔耕不辍,每天记日记,他开蒙甚早,并利用一切机会如饥似
渴地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并潜心研究戏剧、音乐,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作曲人:聂耳保卫黄河(1905-1945),广东番禺人
,人民音乐家。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在中学时开始学习音乐。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提琴及作曲理论。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赴法国巴黎深造。1935年结业于巴黎音乐戏剧学院由著名作曲家杜卡领导
的高级作曲班,并于同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M赏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合唱曲目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
唱,原稿为齐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这个旋律走向,表现了旋律的高低变化,这种变化就像黄河的波涛,上下起伏
。旋律线条1.整个歌曲的情绪怎样?2.表现了什么样的壮丽情景?3.体裁?速度?力度?1.情绪:歌曲以雄伟,磅礴的,高亢激越振奋人心的情绪表达了作曲家的爱国之情。2.情景:生动的表现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3.进行曲、中速稍快、强。分段听赏二轮唱《保卫黄河》强调重拍三部轮唱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第四段器乐部分1.齐唱2.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以及旋律音调的升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
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打败日本侵略军。分段演唱形式音乐形象第一段齐唱同心协力的抗日队伍第二段二部轮唱抗日浪潮此起彼伏第三段三部轮唱抗日队伍不断壮大第四段齐唱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日对比人声合唱与钢琴协
奏曲•合唱曲是声乐曲,有歌词,通俗易懂,可以根据歌词发挥自己的想象;协奏曲是器乐曲,没有歌词,理解难度大一点,但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论是合唱曲的《保卫黄河》还是钢琴协奏曲的《保卫黄河》,表达形式虽然变了,但音乐所表达的爱国精神是一致的。M尾
保卫黄河课堂小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Th
ankyouforornamental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