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凤阳花鼓》PPT课件3-七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ppt,共(21)页,2.66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7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凤阳花鼓学习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2.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3.通过学习《凤阳花鼓》,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好时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新歌《风阳花鼓》安徽民歌歌曲简介•《凤阳花鼓》又名《凤阳
歌》,是安徽民间小调,因最早流传于凤阳而得名,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百姓迫于生计,只有四处逃荒,沿村乞讨,身背花鼓,手持小锣,挨家挨户边舞边唱。《凤阳花鼓》歌词生活化、口语化。•衬段的句幅以一小节为一个律动单位,显得急促、跳跃,与前面乐句乐段的歌唱性形成鲜明的对比。重点、难点:四拍子的节
奏练习。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它赋予音乐以活力。44请同学们认真看歌谱,思考问题:《凤阳花鼓》中一共使用了几个音?12356知识点:五声调式凤阳花鼓仅使用了doremisolla五个音,这五个音在中国古代分别称
为宫、商、角、徵、羽。中国民族音乐中许多作品只用这五个音,或者以这五个音为主,这些音乐都属于五声调式。12356宫商角徵羽欣赏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
四方。苦难的生活总会过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看凤阳如今的美好景象: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的变化。凤阳花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凡遇到喜事,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
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
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背一背编伴奏•背唱歌曲•各组用自制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课堂小结《凤阳花鼓》是一首安徽的民歌,体现了安徽凤阳县的民风和地方特色,它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曲调抒情具有叙事性,歌舞相结合,我们身边的音乐是多种多样的,以后大家可以让这首《凤阳
花鼓》用其他的音乐形式或者是其他的音乐风格来演绎,相信大家一定会演绎得更好。同学们再见!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