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教学设计4-七年级下册音乐【辽海版】.doc,共(3)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5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年级音乐五单元草原风情二课时《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教学目标:1.学会并熟练地演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要学会唱乐谱,逐步提高运用乐谱的能力和演唱能力,从中感受草原歌曲的韵味与风格,进一步受到感染和熏陶。2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思考与
鉴赏音乐的积极性。3.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二教学重点:感受体验蒙古族短调歌曲的风格,有感情的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三教学难点:音乐材料多教学内容多,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
完成教学任务。四教学准备:有关草原的音乐、图片、民族风情,钢琴等。五: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播放《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学生进入教室。(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你去过草原吗?你心中的草原是怎样的?想感受古诗
中“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风情吗?(课件展示草原风光、)那么我们同学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吗?(蒙古族)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那达慕大会微课),歌曲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
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人们称之为天堂。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草原旅行,了解一下人间天堂的生活。师:让我们与腾格尔一起唱着这首《天堂》去看一看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共同感受天堂的美好。(二)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听听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又是如何来赞
美家乡的。(白板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三)歌曲学习与演唱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又欣赏了两首优美的草原歌曲,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唱一唱呢?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下这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1、试听:白
板出示视频2、节奏练习: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3、视唱:(针对歌曲的旋律编成视唱曲进行习)A:6.66..|2·3|321|6.—|2·212|353|6—||4、齐唱旋律:A:分析歌曲的节拍。B:跟琴哼唱歌曲的曲调,注意音程的距离。C:针对旋律进行多次练习。D:听视频的范
唱,生跟唱歌词。E:多听,让学生大体上能唱下旋律和歌词。5、多种形式演唱:①采用独唱、对唱、男女分组唱、齐唱等方法②针对学生演唱时的错误和不足,进行纠正,让学生自己知道错在那里。③个别同学展示(五)实践活动:欣赏蒙族筷子舞,并在音乐下边唱边跳。师:同学们,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劳动时想跳
舞,骑马时也想跳舞,他们的舞蹈热情奔放,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生活中的筷子到了蒙族人手里变成了跳舞的道具,那就是蒙族的特色舞“筷子舞”,我们来欣赏一段。(白板展示视频:教学视频,表演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典型的几个动作,然后请几位同学表演
。六:总结(白板播放音乐)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勇敢、豪爽、粗犷热爱艺术的蒙古族人民,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地方有草原?那里风土人情、民族性格、文化艺术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请同学
们在课余的学习中认真去捕捉、去思考。今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中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了一圈,乘着歌声的翅膀、踏着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更增加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