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前冲刺(1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图象选择题猜押练 (含详解)

DOC
  • 阅读 3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82.000 KB
  • 2022-12-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物理考前冲刺(1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图象选择题猜押练 (含详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考前冲刺(1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图象选择题猜押练 (含详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考前冲刺(1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图象选择题猜押练 (含详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物理考前冲刺(1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图象选择题猜押练 (含详解).doc,共(7)页,182.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3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考物理冲破高分瓶颈考前必破破(1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图象选择题猜押练【真题引领】1.(2019·全国卷I·T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A.1<<

2B.2<<3C.3<<4D.4<<5【答案】C解析:对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的各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n=1∶(-1)∶(-)∶(-)∶…∶(-)。因不计空

气阻力,则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为便于计算,采用逆向思维法研究运动员下落的过程。因下落的过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2+,即3<<4,故选项C正确。2.(2018·全国卷Ⅰ·T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答案】B解析:列车的动能Ek=12mv2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选项C错误;列车的动能Ek=12mv2=12m(at)2=12ma2t2,则列车的动能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选项A错

误;列车的动能Ek=12mv2=12m2ax=max,则列车的动能与位移成正比,故选项B正确;列车的动能Ek=12mv2=22pm,则列车的动能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故选项D错误。3.(2018·全国卷II·T1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

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对应物体的位移大小,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又因为t2时刻两车相遇,因此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图象的斜

率对应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知甲、乙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4.(2018·全国卷Ⅲ·T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

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答案】C、D解析:由位移—时间图象的意义可知t1时刻两车在x1位置,图线的斜率不同,速度不等,A错;由于甲车起始位置不在原点,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等,

B错;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都从x1位置运动到x2位置,因此走过的路程相等,C对;从t1到t2时间内甲车图线的斜率先小于后大于乙车,因此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D对。【高考猜押】5.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

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A.2(v1+v2)3B.2(v21+v22)3C.2v21+v223D.23v1【答案】C解析设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

v,子弹在A中的运动过程中,有:v2-v21=-2aL,子弹在B中的运动过程中,有v22-v2=-2a·2L,联立两式可得,v=2v21+v223,因此C对。6.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底端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前4s内位移是1.6m,随

后4s内位移是零,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6m/s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C.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8m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12s【答案】B解析对于匀变速运动,由Δx=aT2可求得a=-

0.1m/s2,在前4s内根据x=v0t+at22可求得v0=0.6m/s,A正确,B错误;根据v=v0+at可求得速度为零时,t=6s,向上运动的位移0-v20=2ax1,x1=1.8m,C正确;根据对称性,物体向下运动的时间也是6s,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12s,D正确。故

选B。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t3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B.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t2~t3时间的加速度相同C.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0~t2时间内平均速度D.在t3时刻,甲、乙两质点都

回到了出发点【答案】A解析在0~t3时间内,由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甲、乙两质点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则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t2~t3时间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所以加速度不同,故B错误

。甲质点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乙质点在0~t2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2,即平均速度相等,故C错误。两个质点一直沿正向运动,都没有回到出发点,故D错误。8.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某一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速度为5m/

s,乙的速度为10m/s。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2m/s2。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条件可知A.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在前4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为29.6mC

.在t=4s时,甲车追上乙车D.在t=10s时,乙车又回到起始位置【答案】B解析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再减小,故A错误;在前4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为x=v0t+12at2=5×4+12×1.2×16=29.6(m);故B正确;在t=4s时,两

车的速度相同,但经过的位移不同,故两车没有相遇;故C错误;在10s前,乙车一直向前做直线运动,速度一直沿正方向,故乙车没有回到起始位置;故D错误。9.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图线甲为直线且与x轴交点坐标为(0,2m),图线乙为

过坐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线交点的坐标为P(2s,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乙车速度越来越大C.t=2s时刻甲、乙两车速率相等D.0~2s内甲、乙两车发生的位移相等【答案】B解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知甲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

运动,故A错误。乙图象切线的斜率不断增大,则知乙车的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t=2s时刻乙图象的斜率比甲的大,则知乙车速率较大,故C错误。0~2s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4m-2m=2m,乙车发生的位移为4m-0=4m,故D错误。10.(多选)a、b、

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0~5s的时间内,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D.物体c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0.2m/s2【答案】BCD解析a、b两物体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速度大小均为2m/s,但是速度的方向不同,故A错误,B正确。由图象可知,0~5s内,在t=5s时,a、b位

置坐标之差最大,知两物体相距最远,故C正确。图象c为抛物线,根据x=kt2知,k=0.1,则加速度a=0.2m/s2。故D正确,故选BCD。11.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为2s,他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A.t=2s时,

两球的高度差一定为40mB.t=4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地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不相等【答案】B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知t=2s时,

甲球通过的位移为x甲=12×(30+10)×2=40m,乙为位移为零,两球位移之差等于40m,但两球初始的高度未知,故t=2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不一定为40m,故A错误;t=4s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12×30×3-12×10×1=40m,乙球相对于抛出

点的位移为12×(30+10)×2m=40m,故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故B正确;两球从不同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x=-h=v0t-12gt2,h是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可知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

的时间间隔t不相等,故C错误;由图知,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都是3s,故D错误。12.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值归于测长度和时

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此方法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的O点向上抛小球,从抛出小球至小球又落回抛出点

的时间为T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由T1、T2和H的值可求得g等于A.8HT22-T21B.4HT22-T21C.8HT22-T21D.H4T22-T21【答案】A解析小球从O点上升到最大高度过

程中:h1=12gT222①小球从P点上升的最大高度:h2=12gT122②依据题意:h1-h2=H③联立①②③解得:g=8HT22-T21,故选A。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