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演唱)青春舞曲》说课稿-七年级下册音乐【桂教版】.doc,共(3)页,4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45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春舞曲》音乐综合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广西桂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动感节奏的演唱内容。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由作曲家王洛宾搜集整理。1939年从一个维吾尔族小商贩那里记下这
首采用六声音阶的《青春舞曲》,歌曲短小精炼,曲调清新质朴、流畅欢快,具有舞曲的规整性,一字一音的处理手法很富民族特色,并具有述说的情趣。二、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
现音乐的能力还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对于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想让学生很好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
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
对歌曲风格的理解。3.通过学习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与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四、教学重难点1.歌曲节奏的把握。2.把握正确的歌曲演唱风格。五、教法与学法情景创设法、视听法、提问法、参与法等多种教学法。六、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课前学生的注意力
都比较分散,通过运用提问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情境导入,引情激趣。我通过情景创设,运用视听法、提问法等,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族欢乐的歌舞场面,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从而引入新课教学。(三)整体感知,引导掌握。通过学习让学生全
面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为歌曲伴舞,创设欢乐的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歌表演通过给歌曲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感受节奏与演唱、舞蹈的结合,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通过对比后,更能确切的掌握歌曲的欢乐情绪,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五)拓展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不仅能更好的掌握歌曲中蕴含人生哲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分析与表达能力。(六)小结总
结歌曲的音乐文化和给予我们的人生道理。七、结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围绕着学生,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乐于参加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