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PPT课件1-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ppt,共(36)页,1.42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0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林木葱茏,空气清新。那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浅灰色的树干上。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多数桦尺蛾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深色桦尺蛾和
浅色桦尺蛾是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百年之后,这里变成了工业城市,工厂林立,烟雾弥漫,煤烟杀死了地衣,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色。这时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考察,令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
浅色桦尺蛾却成了极少数。百年来桦尺蛾类型的变迁黑色树干上的桦尺蛾1850年:浅色多数,深色少数1950年:深色多数,浅色少数长满地衣树干上的桦尺蛾100年以后,桦尺蛾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原因是什么?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蛾在黑色树干上易被
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如果人们要使该地区的浅色桦尺蛾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烟,使曼彻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尽量恢复正常并得到保护。通过对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遗传和变异”是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基础,而环境
的改变是它体色变化的外在动力,爱吃桦尺蛾的鸟儿对桦尺蛾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拟态尺蠖叶
状螳螂兰花螳螂若虫某些动物的形态、色泽或斑纹等极似他物,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除了保护色和拟态,动物的警戒色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拓展延伸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达尔文(C.R.Dar
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童年时期的他喜欢打猎、捕捉昆虫、采集野生植物等,对学
校开设的课程毫无兴趣而成绩很差。但他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826年,十六岁的达尔文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他对医学也不
感兴趣,不久就放弃学医。1828年达尔文的父亲又送他进入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在剑桥大学的三年时间里,达尔文努力地钻研博物学和自然史,还结识了亨斯罗等一批博学的教授学者,并从他们那儿学到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考察的技能。1
831年,达尔文大学毕业。同年12月,亨斯罗教授推荐他以博物学专家的身份去英国贝格尔号军舰进行环球5年的航行考察,达尔文的工作是在还未开发的地区采集动、植物标本、岩石样品和化石标本。正是这次环球考察,使达尔文变成了一位生物进化论者。1836年1
0月,贝格尔号5年的航行考察结束后,达尔文回到了英国。这时,他不再相信上帝创造万物的观点,认为神创论解决不了他所观察到的事实。经过长期的思考、分析、学习和研究之后,达尔文于1842年写出了长达35页的进化理论的初稿
,但他并没有急于发表他的学说,而是在以后的近17年中,不断地增加新的证据,用丰富的事实论证他的理论,并把他的理论系统化。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巨著。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来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
,从遗传、变异、人工选择、生存斗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物种的起源。该书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给“神创论”以沉重的打击。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1、过度繁殖(前提):举
例:大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如果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30岁,而且都能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到1900万头。因此,按照理论上的计算,就是繁殖不是很快的动物、植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
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可见,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事实上,几万年来,象的数量也从没有增加到那样多,自然界里很多生物的繁殖能力都远远超过了象的繁殖能力,但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达尔文因此想到了生存斗争。2、
生存竞争(手段):虽然每种动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数个体生存下来。但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呢?达尔文用遗传和变异来进行解释。3、
遗传变异(基础):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其中有一些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出现的可遗传的变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变异特征。那么,拥有什么样的变异特征的生物才能在生存斗争中取胜呢?4、适者生存(结果):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某种
生物的变异特征如果是适应当时环境的,那就是一种有利变异,而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对自然选择的理解:1、生物在繁衍的过程
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对自然选择的理解:2、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隼捕食兔子对自然选择的理解:3、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适者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不
适者被淘汰)这便是自然选择。有翅和残翅昆虫对自然选择的理解:4、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并且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对自然选择的理解:5、自然选择使不断变
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生物永远在发展进化过程之中,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自然选择学说是这样解释的:古代长颈鹿的长颈与短颈可以遗传。当环境发生变化,比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得以生
存下来,繁衍后代。而颈短的因为吃不到树叶,活下来的数目很少,其后代也更少,许多代以后,短颈的就被淘汰。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长颈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只有适应不
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原因:•所以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小结思考: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暴风,岛上的树木花草都很低矮,这里的昆虫有的无翅,有的残翅。请分析:•(
1)该岛昆虫的祖先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有翅,有的无翅或残翅。刮大风时,____的昆虫会被风刮到海水里淹死而被淘汰。在这里,_______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____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选择作用。•(2)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叫_______,是通过昆虫与大风
之间的______而实现的。有翅能够遗传的变异大风自然选择生存斗争人工选择•(1)概念:•——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和培育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2)过程:•野生祖先产生变异→逐代遗传积累→
形成新品种•(3)条件:生物产生变异和饲养环境•(4)人类的作用:决定选择的方向•(5)人工选择的结果:创造动植物新品种比较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选择因素结果速度人工选择自然选择人类满足人类自然条件保留对生物有利
的性状较快漫长1.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2.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3.在生存斗
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便是自然选择。4.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并且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5.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生物永远在发展
进化的过程中,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6.栽培植物、饲养动物新品种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小结请用进化论的观点分析:开始使用杀虫剂时效果比较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1.实践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的个体,个体抗药性
的产生是生物的结果。2.存活下来的个体,它们的基因通过活动在种群内迅速扩大和发展。因此当继续使用该种杀虫剂时,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3.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变异抗药性生殖选择定
向学以致用刚开始使用蚊香的时候,杀蚊子的效果很好,可到后来,效果不明显,请你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分析此现象。蚊子有不抗药的,也有抗药的,刚开始使用蚊香时,把不抗药的蚊子杀死,具有抗药性的蚊子保留下来,继续
繁殖,后代有抗药的,也有不抗药的,不抗药的被杀死,抗药的继续保留下来。经过一代代选择,蚊子普遍具有了抗药性,所以到了后来使用蚊香时效果不明显。巩固练习1、蜂鸟细长的喙与其采蜜的花的形状有惊人的适应,其主要原因是()A、上帝创造的B、人工选择的结果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生存竞争的结果C2
.导致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动力原因是()A.环境的改变B.体色的变异C.体色的遗传A3、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B、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C、农药
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D、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B4.有关生物进化的学说()A.只有一种B.有两种C.有多种D.没有5.在自然选择中,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是()A.环境的作用B.人为的作用C
.天敌的作用D.生物产生变异的作用6.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一般是()A.类似亲本的个体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C.结构复杂的个体D.体型高大的个体7.同一种蝗虫,生活在青草中的体色为绿色,生活在枯草中的体色是枯黄色,以达尔文的观点看,这是(
)A.生存斗争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用进废退的结果CDBB思考: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暴风,岛上的树木花草都很低矮,这里的昆虫有的无翅,有的残翅。请分析:•(1)该岛昆虫的祖先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有翅,有的无翅或残翅。刮大风时,__
__的昆虫会被风刮到海水里淹死而被淘汰。在这里,_______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____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选择作用。•(2)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叫_______,是通过昆虫与大风之间的____
__而实现的。有翅能够遗传的变异大风自然选择生存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