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1 第一章 第2讲 (含解析)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474.000 KB
  • 2022-12-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1 第一章 第2讲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1 第一章 第2讲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1 第一章 第2讲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1 第一章 第2讲 (含解析)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1 第一章 第2讲 (含解析)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1 第一章 第2讲 (含解析).doc,共(22)页,474.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34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排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速度—时间关系:v=v0+at2.位移—时间关系:x=v0t+12at23.速度—位移关系:v2-v20=2ax――→初速度为零v0=0v=atx=12at2v2=2ax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1)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差:Δx=aT2,xm-xn=(m-n)aT2(2)中间时刻速度:vt2=v0+v2=v-(3)位移中点速度vx2=v20+v22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重要

推论(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2)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n=12∶22∶32∶„∶n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xⅠ∶xⅡ∶xⅢ∶„∶xN=1∶3∶5∶„∶

(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1∶t2∶t3∶„∶tn=1∶(2-1)∶(3-2)∶„∶(n-n-1)。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

=gt。(2)位移公式:h=12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v0-gt(2)位移公式:h=v0t-12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

v2-v20=-2gh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伽利略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

比为1∶2∶3。()(5)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高度与时间成正比。()(6)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上升阶段与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1)√(2)×(3)×(4)√(5)×(6)√2.某航母跑道长为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

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5m/sB.10m/sC.15m/sD.20m/s解析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题意知,v=5

0m/s,a=6m/s2,x=200m,根据v2-v20=2ax得,借助弹射系统飞机获得的最小初速度v0=v2-2ax=502-2×6×200m/s=10m/s。故选项B正确。答案B3.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A.2m/s,3m/s,4m/sB.2m/s,4m/s,6m/sC.3m/s,4m/s,5m/sD.3m/s,5m/s,7m/s解析根据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B点的速度就是AC段的平均速度,vB=AB+BC2t=4m/s。又因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Δx=at2,则由Δx=BC-AB=at2解得a=1m/s2,再由速度公式v=v0+at,解得vA=2m/

s,vC=6m/s,故选项B正确。答案B4.(2018·福建六校联考)假设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s末的速度大小是20m/sB.物体

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6m/sC.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是20mD.物体在5s内的位移大小是50m解析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自由下落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可得12g×52-12g×42=18m,得g=4m/s

2,所以2s末的速度大小为v=gt2=8m/s,选项A错误;第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Δx5Δt5=18m/s,选项B错误;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为x=12gt22=8m,选项C错误;物体在5s内的位移大小为x5=12gt2

5=50m,选项D正确。答案D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本应用1.常用公式的选择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没有涉及的物理量适宜选用公式v0、v、a、txv=v0+atv0、a、t、xvx=v0t+12at2v0、v、a、xtv2-v20=2axv0、v、t、xax=

v+v02t2.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取正值,相反的取负值。【例1】(2019·湖北天门模拟)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并从10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s

时,速度计显示速度为54km/h。求:(1)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2)出租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108km/h时,出租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少千米?(车启动时,计价器里程

表示数为零)解题关键―→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呈现运动情景解析(1)由题意可知经过10s时,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v1=15m/s,由速度公式v=v0+at得a=v-v0t=v1t1=1.5m/s2由位移公式得x1=12at2

1=12×1.5×102m=75m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为75m。(2)当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v2=108km/h=30m/s时,由v22=2ax2得x2=v222a=300m,这时出租车从静止载客开始,已经经历的时间为t2,

可根据速度公式得t2=v2a=301.5s=20s,这时出租车时间表应显示10时11分15秒。出租车继续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间t3为80s,通过位移x3=v2t3=30×80m=2400m,所以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应显示x=x2+x3=(300+2400)m=

2700m=2.7km。答案(1)75m(2)2.7km解题的基本思路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加以讨论1.如图1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

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5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

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图1A.50mB.20mC.10mD.1m解析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末速度v=0,a=-5m/s2,根据v2-v20=2ax得x=-v202a=-102-2×5m=10m,选项C正确。答案C2.如图2

所示,高速公路一般情况下小汽车限速120km/h,但由于施工等特殊情况会有临时限速。某货车正在以72km/h的速度行驶,看到临时限速牌开始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1m/s2,减速行驶了2min,则减速后货车的速度为(

)图2A.6.0m/sB.8.0m/sC.10.0m/sD.12.0m/s解析v0=72km/h=20m/s,t=2min=120s,a=-0.1m/s2。由v=v0+at得v=(20-0.1×120)m/

s=8.0m/s,故选项B正确。答案B3.[易错点——刹车类问题][人教版必修1·P40·T3改编]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在3s内前进36m,则汽车在5s内的位移为()A.50mB.45mC.40.5mD.40m解析根据x=v0t+12at2得36=1

8×3+12a×32,即a=-4m/s2。汽车停止所需时间为t′=-v0a=-18-4s=4.5s<5s,所以4.5s末汽车停止,5s内的位移x=-v202a=-1822×(-4)m=40.5m,故选项C正确。答案C解决匀变速运动问

题的常用方法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几种物理思维方法【例2】[一题多解]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的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为零,如图3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

,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图3解析法一逆向思维法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可看成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故sBC=12at2BC,sAC=12a(t+tBC)2。又sBC=14sAC,解得tBC=t。法二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

通过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3∶5∶„∶(2n-1)。现有sBC∶sBA=(14sAC)∶(34sAC)=1∶3,通过sAB的时间为t,故通过sBC的时间tBC=t。法三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教材中的推论: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AC=12(v+v0)=12v0。又v20=2asAC①v2B=2asBC②sBC=14sAC③解①②③得vB=12v0。可以看出vB正好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点是中间时刻的位置,因此有tB

C=t。法四图象面积法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平方比的方法,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S△AOCS△BDC=CO2CD2。且S△AOC=4S△BDC,故41=(t+tBC)2t2BC,得tBC=t。法五推论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的各段

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n=1∶(2-1)∶(3-2)∶(4-3)∶„∶(n-n-1)。现将整个斜面分成相等的四段,如图所示。设通过BC段的时间为tBC,那么通过BD、DE、EA的时间分别为tBD=(2-1)tB

C,tDE=(3-2)tBC,tEA=(4-3)tBC,又tBD+tDE+tEA=t,得tBC=t。答案t【例3】[易错点——双向可逆类]如图4,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前4s的位移为1.6m,随后4s的位移为零

,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多大?图4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题意知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下。物体前4s是减速运动,位移为1.6m,所以有x=v0t0-12at20,代入数据1.6=v0×4-12a×42随后4s的位移

为零,则物体滑到最高点所用总时间为t=4s+42s=6s,所以初速度v0=at=a×6由以上两式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0.1m/s2。答案0.1m/s2双向可逆类运动问题(1)常见情景①沿光滑斜面上

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返回。②竖直上抛运动等。(2)特点:以原加速度匀加速返回,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1.(多选)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通过的位移x1=3m,第2s内通过的位移x2=2m,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v0的大小为

2.5m/sB.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C.位移x3的大小为1.125m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m/s解析由Δx=aT2可得加速度a=-1m/s2,选项B正确;第1s末的速度v1=x1+x22T=2.5m/s,得初速度v0=v1

-at=3.5m/s,选项A错误;物体速度由2.5m/s减小到0所需时间t=Δva=2.5s,则经过位移x3的时间t3为1.5s,且x3=-12at23=1.125m,选项C正确;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v-=x3t3=0.75m/s,选项D正确。答案BCD2.(2018·安徽池州期末)2018年2月

9日平昌冬奥会开赛,日前中国女子冰壶队已经顺利通过预选赛进军平昌奥运会。如图5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冰壶以初速度v0滑入O点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滑到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若OA=AB=BC,冰壶依次滑过O、A、B点时的速度之比为v0∶vA∶vB,滑过OA、AB、BC三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OA∶tAB∶tBC,则()图5A.v0∶vA∶vB=3∶2∶1tOA∶tAB∶tBC=1∶2∶3B.v0∶vA∶vB=9∶4∶1tOA∶tAB∶tBC=(3-2)∶(2-1)∶1C.v0∶vA∶vB=9∶4∶1tOA∶tAB∶tBC=1∶2∶3D.v0∶vA∶vB=3∶2∶1tOA∶

tAB∶tBC=(3-2)∶(2-1)∶1解析由逆向思维匀减速运动可看做反向的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2=2ax可得,所求的速度之比v0∶vA∶vB=3∶2∶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

间之比为1∶(2-1)∶(3-2),故所求时间之比tOA∶tAB∶tBC=(3-2)∶(2-1)∶1,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D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1.两种运动的特性(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①对

称性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②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2.竖

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分段法上升阶段: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全程法初速度v0竖直向上,加速度g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v0-gt,h=v0t-12gt2(规定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若v>0

,物体上升,若v<0,物体下落若h>0,物体在抛出点正上方,若h<0,物体在抛出点正下方【例4】如图6中高楼为上海中心大厦,建筑主体为118层,总高为632m。现假设外墙清洁工人在320m高处进行清洁时不慎掉落一瓶水,当他发现水瓶掉落时,水瓶已经下落了5s,此时

他大声向下方行人发出警告。已知声速为340m/s,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正下方的行人先看见水瓶落地,再听见警告声,时间差超过2sB.正下方的行人先听见警告声,再看见水瓶落地,时间差超

过2sC.正下方的行人先看见水瓶落地,再听见警告声,时间差不到1sD.正下方的行人先听见警告声,再看见水瓶落地,时间差不到1s解析瓶子落地总时间t总=2hg=8s,当瓶子下落5s后才发现,还剩3s落地,此时人喊出声音传到正下方时间t′=xv声≈0.9

s,故行人先听到警告声,再看见水瓶落地,且时间差超过2s。答案B1.太空跳伞是一种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奥地利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乘氦气球到达3.9万米高空后纵身跳下,在平流层接近真空的环境里自由落体持续了60秒,在距离地面2.1万米时才打开降落伞减速。关于鲍姆加特纳在这段自由落体运动时间里的

位移或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且不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图7A.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3.9×104mB.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2.1×104mC.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是6.0×102m/sD.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6.0×102m/s解

析根据题意,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60s,因此,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12gt2=1.8×104m,选项A、B错误;运动员自由落体的末速度v=gt=6.0×102m/s,C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12v=3.0×102m/s,D错误。答案C2.(2018·山东临沂校级段考)气球下

挂一重物,以v0=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面高度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解析法一分成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两个过程处理

。绳子断裂后重物要继续上升的时间t1和上升的高度h1分别为t1=v0g=1sh1=v202g=5m故重物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H=h1+h=180m重物从最高处自由下落,落地时间和落地速度分别为t2=2Hg=6sv=gt2=60m/s所以从绳子突然断裂到重物落地共需时间为t=t1+

t2=7s。法二取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从绳子断裂开始计时,经时间t后重物落到地面,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重物在时间t内的位移h′=-175m,由位移公式有h′=v0t-12gt2即-175=10t-12×10t2=10t-5t2整理得t2-2t-35=0解得

t1=7s,t2=-5s(舍去)所以重物落地速度为v=v0-gt=10m/s-10×7m/s=-60m/s其中负号表示落地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方向竖直向下。答案7s60m/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多过程问题规范解题“四步”分析法巧解多过程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

析,找出各段交接处的关联物理量,可按下列四个步骤解题(1)画:分清各阶段运动过程,画出草图;(2)列:列出各运动阶段的运动方程;(3)找:找出交接处的速度与各段间的位移—时间关系;(4)解:联立求解,算出结果。【例5】(12分)假设收

费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大假期间过站的车速要求不超过v=21.6km/h,事先小汽车未减速的车速为v0=108km/h,制动后小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1=4m/s2。试问:(1)大假期间,驾驶员应在距收费站至少多远处开始制动?(2)假设车过站后驾驶员立即使车以a2=6

m/s2的加速度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则从减速开始至最终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是多少?(3)在(1)(2)问中,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多少?解题关键画草图(运动过程)规范解答(1)v=21.6km/h=6m/s,v0=108km/h

=30m/s,小汽车进入收费站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在距收费站至少为x1处开始制动,则有v2-v20=-2a1x1(2分)解得x1=108m。(1分)(2)小汽车通过收费站经历匀减速和匀加速两个阶段,设前、后两段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时间分别为t1和t2。减速阶段,

有v=v0-a1t1(1分)解得t1=v0-va1=6s(1分)加速阶段,有v0=v+a2t(1分)解得t2=v0-va2=4s则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为t=t1+t2=10s。(1分)(3)加速阶段,有v20-v2=2a2x2(2分)解得x2=72m则总位

移x=x1+x2=180m(1分)若不减速通过收费站,则所需时间t′=xv0=6s(1分)故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Δt=t-t′=4s(1分)答案(1)108m(2)10s(3)4s1.如图8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图。一汽车驶入ETC车道,到达O点的速度v

0=30m/s,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点时速度减至v=6m/s,并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MN区。已知MN的长度d=36m,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3m/s2,求:图8(1)O、M间的距离x;(2)汽车从O点到N点所用的时间t。解析(1

)根据v2-v20=-2ax得,x=v20-v22a=144m。(2)从O点到达M点所用的时间t1=v0-va=8s,匀速通过MN区所用的时间t2=dv=6s,汽车从O点到N点所用的时间t=t1+t2=14s。答案(1)144m(2)14s2.如图9所示,在成都天府大道某处安装了一台500

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一辆汽车正从A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355m,此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汽车运动到C处与超声波相遇,当测速仪接收到发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

D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335m,忽略测速仪安装高度的影响,可简化为图10所示分析(已知超声波速度为340m/s)。图9图10(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a;(2)此路段有80km/h的限速标志,分析该汽车刹车时的行驶速度是否超速?解析(1)设超声波从B运动到C的时间为t0

,那么在超声波从C返回B的t0时间内,汽车由C减速运动到D且速度为零,应用逆向思维x2=12at20,超声波往返时间为2t0,汽车在2t0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为x1+x2=12a(2t0)2,x1+x2=

x0-x=20m,x2=5m,x1=15m,而超声波在t0内的距离为BC=x+x2=335m+5m=340m,即v声t0=340m,t0=1s,代入x2=12at20得a=10m/s2。(2)由x1+x2=v202a,得v0=20m/s=72km/h,汽车未超速。答案(1)10m/s2

(2)不超速课时作业(时间:30分钟)基础巩固练1.如图1所示,屋檐上水滴下落的过程可以近似地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假设水滴从10m高的屋檐上无初速度滴落,水滴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为(g取10m/s2)()图1A.2

0m/sB.14m/sC.2m/sD.1.4m/s解析根据公式v2=2gh得v=2×10×10m/s≈14m/s,选项B正确。答案B2.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x(单位:m),

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A.3x2(m/s2)B.2x3(m/s2)C.2x5(m/s2)D.5x2(m/s2)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第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t=2.5s时的瞬时速度v2.5=x1(m/s)=x(

m/s),得a=v2.5t=x2.5(m/s2)=2x5(m/s2),C正确。答案C3.如图2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AB∶xBC等于()图2A.1∶1B.1∶2C.1∶3D.1∶4答案

C4.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抛出,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2)()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C.正

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D.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解析物体的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若1s后物体的速度方向向下,大小为10m/s,则在此1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Δv将大于10m/s,这与Δv=gt=10m/s不符,故1s后物体的速度方向仍向上,物体在抛出点A上方,选项D正确。答案D5.某同学在

实验室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s,g取10m/s2,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图3A.1mB.1.

25mC.0.4mD.1.5m解析小球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dΔt=0.5×10-21.00×10-3m/s=5.0m/s,由v2=2gh可得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h=v22g=1.25m,故B项正确。答案B6.(2

019·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我国是一个消耗能源的大国,节约能源刻不容缓,设有一架直升飞机以加速度a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V=pa+q(p、q均为常数),若直升飞机欲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其加速度大

小应为()A.pqB.qpC.p+qpD.p+qq解析设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高度为h,由h=12at2得,t=2ha,则消耗的油量V′=(pa+q)t=(pa+q)2ha=2hp2a+q2a+2pq

,知p2a=q2a时,油量消耗最小,解得a=qp,故B正确。答案B7.某列车离开车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前1s内的位移为10m,前2s内的位移为25m,则前3秒内的位移为()A.40mB.45mC.5

0mD.55m解析第1s内的位移x1=10m,第2s内的位移x2=(25-10)m=15m,由x2-x1=x3-x2得第3秒内的位移x3=20m,前3s的位移x=x1+x2+x3=45m,故B项正确。答案B8.短跑运

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及通过的距离。解析根据题意,在第1s和第2

s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在第1s和第2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由运动学规律得x1=12at20,x1+x2=12a(2t0)2,其中t0=1s,x2=7.5m,联立解得a=5m/s2。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

运动的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全程的距离为x,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t1+t2,v=at1,x=12at21+vt2,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x′,则x′=12at21,联立解得x′=10m。答案5m/s210m综合提能练9.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

、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4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开始释放到A落地历时t1,A落地前的瞬时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上前的瞬时速率为v2,则()图4A.t1>t2B

.t1<t2C.v1∶v2=1∶2D.v1∶v2=1∶3解析A垫片下落用时t1等于B垫片开始下落L用时,B垫片再下落3L用时t2,由于t1、t2时间内B下落的位移满足1∶3的关系,故t1=t2,v1∶v2=1∶2,所以只有C正确。答案C10.如图5所示

,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xAB=2m,x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图5A.98mB.89mC.34mD.43m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A,由A点

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t,则xAB=vAt+12at2=2m,xAC=vA·2t+12a(2t)2=5m,联立解得at2=1m,vAt=1.5m,xOA=v2A2a=98m,选项A正确。答案A11.(多选)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

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m/s2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D.第2次闪光

时质点的速度是0.35m/s解析由Δx=aT2和逐差法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x3-x12T2=0.3m/s2,选项A错误,B正确;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中间时刻的速度v=0.2m/s,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1=v-a×T2=0.2m/s-0.3×0.5m/s

=0.05m/s,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2=v+a×T2=0.2m/s+0.3×0.5m/s=0.35m/s,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BD12.(多选)(2019·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联考)如图6所示,一滑块以5m/s的速度从固定斜面底端O点冲上斜面,经时间t1

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3m/s,在经时间t2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O、A间的距离与A、B间的距离之比为16∶9B.O、A间的距离与A、B间的距离之比为3∶5C.t1与t2之比为2∶3D.t1与t2之比为3∶2解析滑块在斜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O、A之间距离为x1,A、B之间距离为x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20-v2A=2ax1,v2A=2ax2,联立解得x1∶x2=16∶9,选项A正确,B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0-vA=at1,vA=at2,联立解得t1∶t2=2∶3,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AC13.(2019

·名师原创预测)由于私家车的数量剧增,堵车已成为现代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社会发展。如图7甲所示,在某平直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许多列车队,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为了使研究的问题简化,假设某一列的第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止线平齐,汽车长

均为l=4.4m,前面汽车的尾部与相邻的后一辆汽车的前端距离均为d1=2.0m,如图乙所示。为了安全,前面汽车的尾部与相邻的后一辆汽车的前端距离至少为d2=6.0m时,相邻的后一辆汽车才能开动,若汽车

都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绿灯亮起的瞬间,第一辆汽车立即开动,忽略人的反应时间。求:图7(1)第11辆汽车前端刚到达停止线时的速度大小v;(2)从绿灯刚亮起到第11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平齐所需最短时间t。解析(1)第11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的距离x1=10(l+d1)=64m由v2

=2ax1得v=16m/s(2)设后一辆汽车刚开动时,前—辆汽车至少已行驶的时间为t1,则后一辆汽车刚开动时,前—辆汽车至少行驶的距离x2=d2-d1=4.0m由x2=12at21得t1=2s从绿灯刚亮起到第11辆汽车刚开动至少需要的时间t2=10t1=20s从第11辆汽

车刚开动到前端与停止线平齐所需时间t3=va=8s从绿灯刚亮起到第11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平齐所需最短时间t=t2+t3解得t=28s答案(1)16m/s(2)28s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