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说课比赛一等奖《餐饮产品特点》精美教案课件.ppt,共(24)页,3.579 MB,由我爱分享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2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L/O/G/O《餐饮产品特点》说课稿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朱露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过程说学法说教材《餐饮产品特点》说课三四五一二说教法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程所选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定教材,郭敏文和樊平主编的《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内容选自第一章第二节。食品的营养环境的舒适服务的
优质吃得饱、吃得好地位和作用2、学情分析验收存储餐饮部自身特点和要求销售生产服务成本核算信息反馈市场调研经营定位菜单筹划设备设施规划采购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发展目标掌握餐饮产品的特点,了解餐饮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区别。培养学生在餐饮服务过程中的服务规范意识。
培养学生有良好的服务素质,能根据餐饮产品的特点把服务运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4、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餐饮生产的特点和餐饮产品的销售特点,只有让学生了解了餐饮生产及餐饮产品销售的特点,才能理解和掌握餐饮产品的基本特点;餐饮服务的特点,饭店餐饮服务较为抽象,
学生大多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感性认知,而从事餐饮服务与管理又必须掌握餐饮服务的重要性。所以餐饮服务的特点被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教师讲述法教师讲述法直观演示法情景模拟法案例讨论法教无定法以学定法三、说学法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对照课本,对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自主学习法通过
案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在结伴互助中学会分析解答问题。讨论学习法通过教师设计的课堂模拟,促使学生在模拟中掌握服务知识。情景模拟学习法教学教学一半是教一半是学,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会传授知识,而且要得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掌握
知识。四、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做到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作业布置1、导入新课(5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一个餐饮服务案例《浪漫的时光隧道
》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5分钟)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旅游专业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导语设计依据一、餐饮产品特点餐饮企业生产
有形的实物产品(美味佳肴)无形的服务(优良的就餐环境、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一)餐饮生产的特点2、讲授新课1、产品规格多,每次生产批量小2、生产过程时间短(案例)3、生产量难以预测4、原料及产品容易变质(如图)5
、产品生产过程环节多,管理难度大(一)餐饮生产的特点工业产品:如说圆珠笔,它批量性的生产完了,可以全国各地地进行销售,不受地域的限制餐饮产品:餐饮企业接待的客人数量受营业面积大小、餐位数多少的限制采购--验收--储存--加工--烹制--餐厅服务--收款2、讲
授新课(二)餐饮产品销售特点1、餐饮销售受经营空间的限制2、餐饮销售受进餐时间的限制3、餐饮企业固定成本及变动费用较高4、餐饮产品销售量受就餐环境的影响(案例)5、餐饮企业的资金周转较快2、讲授新课(三)餐饮服务特点餐饮服务是餐饮企业的员工为就餐客人提供餐饮产品的全过程。餐饮服
务前台服务:指餐厅、酒吧等餐饮营业点面对面为客人提供的服务。后台服务:指仓库、厨房等客人视线不能触及的部门为餐饮产品的生产、服务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基础完善2、讲授新课(三)餐饮服务特点1、无形性是指就餐客人只有在购买并享用餐饮产品后,才能凭借其生理与心理满足
程度来评估其优劣。(案例)2、一次性是指餐饮服务只能当此享用,过时则不能再使用。3、直接性是指餐饮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几乎同步进行,也叫生产与消费同时性。4、差异性一方面,不同的餐饮服务员由于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及工作经历的差异,他们为客人提供的服务不尽相同;另一方
面,同一服务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其服务态度、服务效2、讲授新课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分钟)餐饮产品特点一、餐饮生产特点二、餐饮产品销售特点三、餐饮服务特点4、作业布置(2分钟)五、说板书设计一
、餐饮生产的特点1、产品规格多,每次生产批量小2、生产过程时间短3、生产量难以预测4、原料及产品容易变质5、产品生产过程环节多,管理难度大五、说板书设计1、餐饮销售受经营空间的限制3、餐饮企业固定成本及变动费用较高2、餐饮销售受进餐时间的限制4、餐饮产品销售量受就餐环境的
影响5、餐饮企业的资金周转较快二、餐饮产品销售特点五、说板书设计1、无形性2、一次性3、直接性4、差异性三、餐饮服务特点本节课我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和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