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5.1《两种电荷》PPT课件6-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ppt,共(21)页,2.05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24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小实验:1.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是一种物质属性)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了
电就是摩擦起电.实验: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分别靠近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和橡胶棒.观察现象.+(-)-(+)+(-)+(-)+(-)+(-)3.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4.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5.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电荷).用Q表示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6.电荷的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相互抵消的现象.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构造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原理8.原子及其结构189
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电子所带的电荷:最小电荷.符号e.e=1.6×10-19C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中性带正电带负
电不带电带正电2.原子结构二、原子及其结构氢原子和氦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模型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摩擦起电的原因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在导体间的定向移动.+++++ABAB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金属杆上有了电荷的定向移动1.实验研究实验1: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
验电器B仍不带电。三、导体和绝缘体AB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2: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实验
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AB1、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容易导电的物体2、绝缘体:(干木、陶瓷、玻璃、橡胶、油、塑料)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练兵1.电荷的多少叫,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的仪器叫,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的原理制成的.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若用摩擦后的毛皮与丝绸靠近会出现现象.(吸引或排斥)电荷量验电器排斥吸引3.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
汽油变质.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D.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C小结:电荷电荷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正电荷负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工作原理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C)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所带的电荷量e=1.6×10-19C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电荷可以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绝缘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