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两种电荷》PPT课件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PPT
  • 阅读 50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4.954 MB
  • 2022-12-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5.1《两种电荷》PPT课件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5.1《两种电荷》PPT课件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5.1《两种电荷》PPT课件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15.1《两种电荷》PPT课件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15.1《两种电荷》PPT课件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5.1《两种电荷》PPT课件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ppt,共(26)页,4.95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24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预习思考?(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3、实验室用什么来检验电荷?4、了解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原子结构模型是什么样的?5、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有哪些?如何划分的?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做一做学生实验:请各位同学用自己的塑料尺子先靠近碎纸片,然后摩擦自己的头发后,在靠近碎纸片观察看到什么现象。教师演示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想一想:被摩擦过的物

体为什么会吸引碎纸片?1、摩擦起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①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②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③经常

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会带上一些灰尘;④小朋友玩的塑料滑梯上,和高速行驶过的汽车车门上,当人用手去触摸时,人会触电。1、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与观察问: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吗?1、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两种电荷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两个带电体相互排斥,则有:①都带正电,②都带负电两种可能。两个带电体相互吸引,则有:①一带

正电,一带负电;②一带正电,另一个不带电;③一个带负电,另一个不带电三种可能。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请同学们小结:(1)电荷间相互排斥的有几种可能?(2)电荷间相互吸引的又有几种可能呢?2、两种电荷试一试1、用丝绸摩擦过塑料尺去靠近

碎纸片,碎纸片被吸引过来,说明塑料尺子带了电,这是用什么方法判断塑料尺是否带电?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常有:①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下面这两题各用了什么方法?2、有三个带电体,若A排斥B,B吸引C,如果A带负电,则B带电,C带电。这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的?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负正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一、构造3.验电器二

、演示实验三、学生分组实验请同学们按要求进行分组实验1、先用不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2、再用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3、两位同学同时把摩擦过的橡胶棒先后放到验电器的金属球上。4、两位同学同时把摩擦过的橡胶棒和玻璃棒先后放到验

电器的金属球上。※※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你看到的现象。学生分组实验3、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问题1:通过大家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验电器是怎样检验电荷的?验电器不带电时张角不张开,带电后张角张开。问题2:右图中金属箔片

都带什么电荷?张角为什么会张开?问题3: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出什么?①金属球箔片张角大,带的电荷越多。②分别接触同种电荷,金属球箔片张角变大;分别接触异种电荷,金属球箔片张角变小。验电器的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3、验电器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为库仑

,简称库,符号是C。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000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认识库伦摩擦过的玻

璃棒或者橡胶棒带上了电荷,雷雨云也带上了电荷,电荷从哪里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页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内容就明白了。请同学们阅读后回到下面的问题:(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3)什么叫

元电荷?其电荷量是多少?(4)通常情况下原子为什么是中性?5、原子及其结构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质子中子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电中性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带正电2.原子结构3.最小负电荷(e)(1)电荷量e=1.6×10-19C(2)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

e的整数倍5、原子及其结构氢原子示意图锂原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立体图(结构类似于太阳系)5、原子及其结构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8想一想

:这个氧原子带电吗?想一想:这个氧离子带电吗?等量异种电荷放在一起会完全抵消,这种现象叫做中和,此时对外不显电性。5、原子及其结构6.摩擦起电的原因问题1:她们的头发为什么会竖起来?问题2:头发上的电荷从哪里来?因为带了电。(这么说电荷是可以移动的)金属球上。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6.摩擦起电的原因1.实验研究实验1: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

不带电。AB实验现象实验分析7、导体和绝缘体实验2: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电荷

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AB7、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在金属内部,有部分电子可以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常见的导体:各种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7、导体和绝缘体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在橡

胶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电荷,可见,橡胶不善于导电。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干燥空气、油、纯净水等。7、导体和绝缘体导体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荷,而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注意:导体与绝缘

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例如: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但是对玻璃加热后就会变成导体。7、导体和绝缘体1.电工师傅工作时常常要穿一双厚橡胶底的鞋,俗称“电工鞋”。问:这种鞋有何作用呢?2.有三个带电的小球,甲吸引乙,乙吸引丙,那么当甲和丙靠近时

,看到的现象是()A.互相吸引B.互相排斥C.既不相吸也不相斥D.无法判断3.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这可以表明金属箔()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C.得到或失去电子D.得到或失去质子BA4、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和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一个孔(没有

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带电?(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吸管运动的方向,

并回答:吸管带的是哪种电?餐巾纸带哪种电?为什么?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导体与绝缘体课堂小结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