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4《测平均速度》PPT课件6-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ppt,共(42)页,2.01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7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能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速度的变化进行探究。2.会将物体运动所经历的路程或时间分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3.利用平均速度的思想研究物体的运动。游戏规则: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直
尺的顶端,乙同学做好用手指夹住直尺的准备。当乙看到甲放开手时,立即夹住直尺。双方交换,各做一次,看谁反应快?小游戏:谁反应快?问题1:你凭什么说你(他)的反应速度快?说说你的依据。问题2:自由下落的直尺做的是什么运动?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车在斜面
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如何设计实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3.方法:2.器材:1.原理:=svt取相等的路程,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块从起点线开始,用刻度尺测出相等的两段距离,并做好标记
A、B、C讨论一:怎样取相等的两段路程?设计实验讨论二:怎样测小车运动的时间?(2)上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方法:t1=tB(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1)秒表的使用方法方法:t2=tC-tB思考:能让小车从B点开始运动吗?能让小车运动到B点时开始计时吗?计时复位讨论三:实验中应记录哪
些数据?s1、s2、tB、tC、t1、t2、v1、v24.步骤(1)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将路程分为相等的两段s1和s2,并标记A、B、C;(2)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则t1=tB;(3)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
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则t2=tC-tB;(4)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5.设计实验数据表格t1=tB=t2=tC–tB=s1=v1=s2=v2=路程(m)运动时间(s)速度(m/s)上半段s1=t1=v1=下半段s2=t2=v2=1.调整斜面的高度适中,使小车刚好从斜
面上滑下,不能太快。2.练习停表的操作:启动、停表、回表、读数。进行实验注意事项1.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2.开始计时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金属片
金属片金属片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金属片结论: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路程(m)运动时间(s)速度(m/s)上半段s
1=t1=v1=下半段s2=t2=v2=实验数据大分析与论证1.上半段路程和下半段路程分得不等;2.计时;3.测量估读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评估回到课前问题:怎样才能证明我们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呢?方案:在操场跑道上量出100m的路程,每隔20m用
石灰做记号;选5名计时员分别站在20m、40m、60m、80m、100m处计时。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C.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瞬时
速度不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B2.试判断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A.正在启动的汽车B.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C.被抛出去的石块D.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B3.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
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cm/s。0.751.科学探究的环节2.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分析过程)3.实验报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