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一、电阻》随堂练习2-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4)页,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03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电阻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和横截面积,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2.电阻是_______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_______的阻碍作用越大。3.两只灯泡的灯丝长度相同
,都用钨制成,其中灯泡甲的灯丝较细,灯泡乙的灯丝较粗,它们的电阻相比较,则()A.甲的电阻较大B.乙的电阻较大C.甲、乙的电阻一样大D.无法比较4.关于铜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导线是导电能力最好的导线B.铜导线均匀拉
长后,电阻变小C.铜导线截成两段后并成一根使用,电阻变小D.铜导线的温度升到足够高时,电阻为零5.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c三根导线,已知a与b粗细相同但a比b长,c与b一样长但c比b粗,则它们的电阻()A.a最大B.b最大C.c最大D.无法比较6.
如图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是利用半导体()A.良好的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7.如图所示,AB、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
,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的电阻及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有()A.RAB>RBC,IAB<IBCB.RAB<RBC,IAB=IBCC.RAB>RBC,IAB=IBCD.RAB=RBC,IAB<IBC8.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R,要使连入电路中的合金丝的电阻
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将这根合金丝对折后连入电路中B.将这根合金丝一分为二,用其中的一根连入电路C.增大合金丝两端的电压,或减小通过合金丝中的电流D.将这根合金丝均匀拉长后再接入电路9.一般情况下,下列物体:①橡皮擦、②铅笔芯、③塑料尺、④钢尺、⑤盐水、⑥食用油,其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
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_。(只填序号)10.白炽灯用久后灯丝变细。灯丝变细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灯丝变细,电阻变_______。11.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将细导线换成粗导线。
这种方法是通过增大导体的横截面积来_______电阻。导体电阻不仅与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有关,还与导体的_______有关(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13.用电源、灯泡、导线、开关和钨丝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再用酒精灯对钨丝加热,
会发现灯泡亮度变_______,原因是钨丝的温度升高其电阻变_______。14.如图所示,AC、EG分别为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B、F分别为这两段电阻丝的中点,张明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记录数据
见下表:(1)比较步骤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2)比较步骤1和2(或4和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3)比较步骤2和3(或5和6),得出结论:_
_____________;(4)张明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M同时接到A和E,N同时接到C和G,电流表的示数为0.7A,再与步骤1与4的结果相比较,又悟出一个电流规律:______________;(5)实验时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下列实验中
也用到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种状态B.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碰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D.研究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