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二、滑轮》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2)页,76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02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11.2滑轮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2.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教学难点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教具使用铁
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四个、弹簧测力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练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一、初步认识滑轮1.提出问题:如何把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观察使用时
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二、探究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1/N123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2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
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
的方向。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四、课堂练习和作业: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2、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不计摩擦,比较拉力F1、F2、F3的大小()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3>F23、在图所示两个滑轮中,其中A是________滑轮,B是________滑轮,使用它既可以________,也可
以_____________.4.课本P131课堂小结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