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变阻器》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DOC
  • 阅读 6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937.5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二、变阻器》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二、变阻器》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二、变阻器》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二、变阻器》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6)页,93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02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4.2《变阻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九年级上册14章第二节内容,在前一章节已经探究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在前一节也已经学习了电阻,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是电学的基本物理量,它们之间不是单独存

在的,本节课利用实验直观体现电阻的改变影响电路中的电流,为深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作铺垫;同时,变阻器是电阻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延伸,它是电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电路元件之一,是本章教学重点。学习变阻器为以后探究欧姆定律做了必要的准备,

且在后续的电学实验探究中都有涉及,在初中电学学习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设计调光灯电路实验引入变阻器,介绍常见变阻器的原理,结构,重点安排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本节教学重点是滑动变阻器原理,解决方法

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本节难点是变阻器的使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根据现象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电学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对于电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粗略的关系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了做电学实验的也有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具有一定的电学基础,但学生感性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要从学生常见的现象入手,进一步根据学过的知识设计出这种电路元件。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后,学生会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应用,这样便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验让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分析、

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三、设计思想本节课设计立足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思路上,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从实验现象出发,采用“猜想、设计、实验、结论、应用”的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从生

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各种能力以及培养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的目的。四、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连续变化的最简捷方法——改变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流大小,体会、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能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作用,画

出滑动变阻器的符号及结构示意图,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简单电路中如何引起电流的变化,学会正确使用变阻器。3、培养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2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滑动变阻器的

结构原理;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及接进电路后对电路的影响。2、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观看视频:将舞蹈和灯光的明亮变化结合起来展现与众不同的舞台效果。[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电学所带来的美感]提问:猜想灯光的亮暗、风扇转速快慢,音量高

低是如何实现的?生: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变化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回顾上节内容,分析是哪个因素引起了电阻的变化[设计意图:列举生活中的用电器,电学的应用生活中的应用,在学生

对电阻影响电流变化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复习影响电阻的因素,体现对上节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观察灯光的明亮变化使学生对电阻变化有比较形象和具体的感性认识,由此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导体的电阻是可变的,影响电阻的大小

的因素有哪些?]二、进行新课学生活动1: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的变化使一端在电阻丝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结论: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3[设计意图:根据现象学生比较容易得出在电路中连续改变电流的方法,很直观,而且在这个实验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易断,阻值变化不明显)做实验的改进,为变阻器的构造

材料做铺垫]改进:铅笔芯金属丝增加长度绕在绝缘管上压紧电阻减小滑动时断路滑动变阻器实物图结构图电路符号[设计意图:层层剥茧让学生体会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特点,在逐步完成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中让学生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并尝试改进

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对于下一步的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是使用激发兴趣,在此环节中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他们设计的可行方案加以肯定和鼓励,让每位学生都有施展的机会,敢于创新。在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学生设计的方案可谓层出不穷。]学生活动2: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学生思考并讨论:1、滑动

变阻器共有四个接线柱如果只选其中的两个接入电路,可能那个有哪几种接法?2、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A、D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电流将流过滑动变阻器的哪些部分?接入电路的是那一段电阻丝?向右(或向左)移动金属滑片P时,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怎样改变?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将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

流将怎样改变?3、同理将滑动变阻器的A、B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4、同理当另选用两个接线柱(例如,C和D,或A和C,或B和C)将滑动易断阻值变化不明显太长不方便金属环间导通涂上绝缘层接触处刮去绝缘层4变阻器接入电路[设

计意图:此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合作精神,了解彼此的想法,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分享和帮助完成本节课即将要突破的难点,层层递进。]学生活动:连接电路图,左右移动金属片,观察电灯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情况,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表格中。序

号使用接线柱P移动方向灯泡亮度变化电流表示数变化1AD向左向右2AC3BD4BC5AB6CD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并板书)使用:1、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起决定

作用的事下接线柱;2、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设计意图:本段的探究在指导下主要都是由学生实验并完成归纳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以教材内容和设计好的实验报告为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破

“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流程上可以稍作调整,一种是可以先理论分析不同接法时明确5那一段电阻接进电路进行分析然后实验探究,另一种是先实验探究得到现象然后再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个人认为还是第二种比较好,能在直观的想象下

让学生主动思考背后的本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讨论:1、观察滑动变组的铭牌,如果上面标有“10Ω2A”字样,其中“10Ω”表示?“2A”表示?2、滑动变阻器是怎样改变电阻的?3、要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怎样将变阻器接入电路中(是串联,还是并

联?应怎样选择接线柱)?4、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在接通电路前,应将金属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为什么?[设计意图: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的习惯,以及培养与其他同学交流的

意识,在交流中不断反思,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介绍生活中其他的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等七、课堂小结八、作业布置:同步练习九、板书设计:第二节变阻器原理:利用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构造:陶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等结构示意图:电路

符号: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接入电阻取决于下接线柱闭合开关前处于阻值最大处:保护电路十、教学反思6本节课的设计立足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思路上,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直接感知出发,逐步形

成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由于面对的学生层次一般,先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进一步学习,把教学的难点逐步分散,对学生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还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也有相应的连接电路的经验,加进滑动变阻器后也是可以掌握,并且可以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自行得出使

用的方法,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环节,尤其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教育观念。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