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4)页,10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02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在学完电路的基本组成及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之后,进一步探讨电路中用电器工作的必要条件——电路中有电流。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利用水流使水轮机转动的动画演示,再观察实验中的小灯泡发光,加强对“电流使电灯发光”的理解,然后通过灯泡发
光的亮度归纳出电流有大小和单位,通过阅读和介绍图13—17身边的电流值,让学生感知电流的大小。这样通过类比的方法,避免了因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欠缺所带来的缺陷,使学生能够将本身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流转化为可感知和理解的具体事物。电流表及其使用这一部分,首先
通过多媒体展示台让学生认识电流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它的表盘、接线柱等的特征,并利用ppt课件中的动画让学生学会电流表的读数,加强练习的反馈,也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时,设计了一个用电流表测小灯泡电流的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已做,教师起一个点拨、指导的角色,体现教师的主导
作用。充分发动学生,人人动手,从而体现学生参与意识和主体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了解身边常见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值。(2)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能正确读数。(3)会正确使用
电流表。方法与途径:(1)通过类比水流学习电流,让学生认识物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阅读电流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感与评价:(1)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的操作习惯。(2)让学生尝试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协
作精神。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运用互联网上的百度引擎搜索出关于安培的简介,培养和教育学生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电流的认识和电流表的使用难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四、教学准备:制作ppt电池(2节×
9)、开关(1个×9)、灯座(1个×9)、灯泡(1个×9)、电流表(1个×9)、导线(若干)。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当电路连接好以后,闭合开关,我们发现小灯泡亮了。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呢?(这是因为有电流通过的
缘故。)(二)认识电流【点拨】利用多媒体演示水流通过水轮机的动画,说明当水流通过水轮机,能使水轮机转动起来。与此类似,当电流通过灯丝,能使小灯泡发光。【讨论】当流过水轮机中的水流越强时,水轮机转动的越快。那么,当流过灯泡的电流越强时,我们将看到什么现象呢?师:不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通
常是不相等的。物理学中,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简称电流。用字母I来表示。【板书】一、电流强度(电流)I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I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介绍】“安培”是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对电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而命名的。
安培与米、秒、千克等一样,是国际单位制规定的基本单位之一。【板书】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1安培(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巩固练习】“请你来换算”1.2A=mA;100mA=A;50mA=μA;8×
105μA=A。【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1页----“身边的电流值”,了解一些家用电器的电流值,增强学生对电流单位安培大小的感性认识。(三)合作探究学习使用电流表【设问】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板书】二、电流表作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电路元件符号:【活动】
观察电流表①电流表的表盘有一个字母A,表示的含义是什么?②电流表有“0.6”、“3”、“-”三个接线柱,如何将它们连入电路?③当使用“-”和“0.6”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④当
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板书】3、双量程:大量程:0—3A、0.1A小量程:0—0.6A、0.02A【讨论】想想电流表应该如何读数?教师移动指针,学生多次练习电流表的读数。【设问】如何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阅读】认真阅读课本第73页“信息快递”,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思考:①电流表在使用前应该做什么?②在使用电流表时应如何将其接入电路?③在使用电流表时还应注意什么?【归纳总结】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调零②电流表必须串联在所测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
”接线柱流出电流表③被测电流不能超出电流表量程④绝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活动】学生用电流表测A处的的电流【讨论】1、使用电流表出现几种现象的原因;2、用多媒体出示几种使用电流表的情况,小组讨论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四)、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巩固提升(六)、板书设计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一、电流强度(电流)I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I2、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1安培(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二、电流表1
、作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2、电路元件符号:3、双量程:大量程:0—3A、0.1A小量程:0—0.6A、0.02A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调零②串联、正进负出③被测电流不能超出电流表量程④绝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上(七)、作业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地位很重要,是学习《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的基础,教学中特别要强调为什么要这样使用,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流畅,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比较合理。从引入电流到电流强度的定
义、单位、了解身边的电流值,让学生自已观察电流表,如何读数、如何使用,让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展台,也让学生动手进行了实验,让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验,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足之处
:1、教师引导激情稍显不足,对学生的语言激励较少,由于要录课,学生回答问题时也有些拘束。2、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力度不够大,使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的活动,个别基础较差的同学没有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