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直线运动》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5)页,49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9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物体的运动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3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4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二、教
学重点和难点1刻度尺的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2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3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4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三、教学过程(一).复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学生总结1长度的单位有Kmmdmcmmmμmnm及其单位换算学生
练习: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某同学身高17.2(2)一根头发直径约为72。(3)南京长江二桥全程长21197。(4)物理课本长度为258。2刻度尺的使用提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有哪些?1.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
.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读:3.视线垂直刻度尺,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构成,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练习:读出下列两个刻度尺所测的物体的长度:(分析得出数据的精确度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决定,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
高,但测量工具的选择却根据实际需要,不是越精确越好)3误差的概念和减少的方法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多测几次减少误差4特殊的测量方法特殊测量方法有:测多算少、化曲为直(滚圆法)例1:测一页书纸的厚度。例2:硬币的直径滚轮法测操场的周长例3:地图
上铁路线的长度例4:测出细铜丝的直径(二).复习速度1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两种比较快慢的办法:a、时间一定比较路程(观众)b、路程一定比较时间(裁判)3、v=s/t4、匀速直线运动和
变速运动的速度计算例1、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
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____________;vBC=____________;vAC=___________。总结: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平均速
度: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路标常识型)例2、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有一标志牌,如图所示,出租车要尽快赶到机场,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至少行使多少分钟才能到达?此处距机场58Km即s=58Km100的单位为Km/h即v=100Km/h(分析提示:路标中所给的条件
是什么?)(过桥型)例3、一列长为140m的列车以72Km/h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42s求:(1)隧道的长为多少?(2)从列车的车头进隧道,一直到车尾出隧道,一共需要多少时间?分析:过桥型问题分两类完全通过S=S车+
S桥完全在桥上S=S车-S桥(追击(相遇)型)例4、火车从甲车站到乙车站正常行驶的速度为60Km/h,有一次火车因故迟开了15min,为了准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车速提高到72Km/h,求:(1)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2)火车从甲站到乙站之间正常的行使时间。分析:追击问题有两个相同点1最终
路程相同2追击者开始运动后两者时间相同(比例型)例5、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2路程之比为2:3,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中点型)例6、一个物体以15m/s行驶了路程的一半,用10m/s跑完了后一半,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教师提示:设一段具体的路程如30m代
入计算.)(图象型)例7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米。(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复习世界是运动的1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化2相对运动: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3
参照物:用于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准4一般认为大地为参照物5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青山B青山船C青
山水D水青山(引导:对于诗句、歌词等句子怎样确定参照物和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确定动作的执行者为研究对象,不是参照物,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2、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四、小结本章内容中同学们要注意理解运动静止的相对性,学会参照物的选择,还要掌握路程类计算题
的解题方法。五、布置作业完成《当堂反馈》章节测试A当堂检测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2、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A.课桌高80cmB.人步行的速度是5m/s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
0kgD.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3、在讨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这句话所涉及物体运动相对性的内容时,认为云朵向西运动的同学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同学是以为参照物.4、沪宁城际铁路即将通车,南京至上海路程约为300km,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50km/h,则乘坐该列
车从南京到上海只需h.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树木飞驰而过,这是以为参照物。5、(镇江)载人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前,飞船相对于火箭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6、(苏州).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l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m/s,合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