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3)页,4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9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4.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
律。三、器材准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多媒体课件。四、新课:1、同学们动手做下面两个实验:(1)、通过凸透镜近距离观察学案标题,你发现了什么?(2)、慢慢拉远学案标题与透镜间的距离,你又发现了什么
?(3)、你能设法让凸透镜成的像显示在光屏上吗?2、出示幻灯片:凸透镜成怎样的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分析:物距u、焦距f、像距v教师示范:安装:从左向右顺序是:蜡烛凸透镜光屏(其中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40cm处)调节:烛焰、凸透镜、光
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记录:等像清晰时记下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和物距像距教师说明:1、今天我们探究的主要是当凸透镜焦距不变时,物距变化对成像的影响,本次探究用的凸透镜焦距f为10㎝。2、按屏
幕上出示探究步骤先移动物体并通过透镜看到相关的像后再移动光屏直到承接的像最清晰3、两次实验数据差别要大一些,探究好后举手。凸透镜成像是这样的丰富,那么,凸透镜成怎样的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进行猜想。重点研究凸透镜焦距不变时,
物距变化对成像的影响。(出示幻灯片,介绍步骤并把关键器材分发给学生。)学生分小组动手实验,并注意随时提醒方法和操作要求:(用时间大约15分钟探究几种实像的情况)强调:按屏幕上出示探究步骤先移动物体并通过透镜看到相
关的像后再移动光屏直到承接的像最清晰,比较大小看光屏上的像有多少格,与物的高度进行比较。出示投影:1、以上这几种像既可以用眼睛直接通过透镜看,又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说明像有什么特点?2、如果实验时手指不当心遮
住了一部分凸透镜,光屏上像有什么变化?教师给时间让学生试试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学生用纸或手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只发现像的亮度变暗了,其他不变。说明凸透镜成怎样的像与凸透镜的大小无关。接下来再探究成正立放大像的情况。让先探究好的小组代表上黑板填写(是肯定也是一种激励)提醒学
生注意:物距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像、像距、像的特点如何变化?(这次由于学生实验过了,所以适当引导学生就可以自己说出结论)★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
、放大的像。★当物距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一倍焦距分,二倍焦距分。五、课堂小结:说一说你的学习成果: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在探究这一规律过程中注意点。六、作业完成三训六、板书实像虚像焦距放大的像缩小的像等大的像放大的像f=cm次数物距u/cm像距v/cm物距u/cm像距v/c
m物距u/cm像距v/cm物距u/cm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