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二、速度》教学设计4-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5)页,6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9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堂教学设计《速度》(苏科版第5章第2节)◆教材分析速度公式学生并不陌生,但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及速度的公式与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还比较陌生。本节通过图片展示说明物体运动有快有慢,进而提出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课题。通过体验
纸锥下落快慢的探究,从而提出了用比值定义速度,通过活动对纸锥下落速度的测量使学生学会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通过例题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解物理计算题同物理一般的探究过程一样,要求以一般的物理规律性质概念原理公式为依据,做到严谨
,不凭空猜想。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实践巩固。◆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第一次涉及要求比较高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学习中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通过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学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的方法。(2)记录数据时应注意单位,即从数据中分析发现规律。(3)能够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现在解题过程中。做到每个步
骤都有理有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2)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探究,使学生明白速度定义的得出。(2)让学生在学习速度
概念的基础上会测定物体的速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独立思考,与人探讨,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常见两种速度单位间的换算。难点:(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2)规范解计算题格式◆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初二物理教材中第
一次涉及要求比较高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而速度公式的得出又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对速度公式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以一个合适的途径引导学生们来理解,让学生从方法上去理解这两种比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在引导技巧上有
所突破。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做“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设计表格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本节课对公式、复合单位、单
位间的换算及规范计算的格式也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作风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提出问题:放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
小动物的场景。再放一段蜗牛爬行的情景。让学生比较两种动物的运动快慢,引入课题“速度”让学生体验到物体运动有快慢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问题,初步感知概念活动5.5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活动5.5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让两纸锥从同一高度释放。猜一猜:哪张纸锥下落得较快
?试一试:将两纸锥从同一高度释放。1、刚才所说的纸片下落快,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小结:通过距离相同,比较所用时间。2、那你们有没有其它的判断快慢的方法呢?3、让这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如何来比较他们下落的快慢呢?4、那么在体育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相同吗?练习:
(可通过课件展示)1、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2、为了锻炼体能,4名运动员进行了12分钟定时跑,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运动
员,跑得最慢的是运动员;这里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学生作出不同的猜想。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并汇报实验的结果。学生回答:根据谁先落地。学生回答:时间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学生回答:让他们同时下落,分别记下它们下落的时间和高度,这样可以比较它们的快
慢。学生思考并回答:观众看谁跑在最前面,裁判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老师进行简短的方法总结:1时间相同比路程。2路程相同比时间。学生做练习,并汇报。学生可能会认为很简单,但要过渡到方法上,需要有一定的纳总结及抽象能力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关注,并思考
其中蕴涵的物理问题提高可视度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能力对于为什么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纸片下落的快慢,现在我们就引入一个新名词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速度”。让学生阅读速度部分内容,回答:1、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
量?速度大小各表示的含义是什么?2、速度是怎样定义的?3、速度的物理符号和计算公式?4、速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单位换算:1km/h=1000m/3600s=1/3.6m/s..1m/s=(1/1000km)/(1/3600h)=3.6
km/h刚才我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包括它的计算公式,现在就运用它来做“活动5.6”你认为:1、应测量哪些量?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3、设计表格并算出纸片的下落的速度。表格的设计可多种多样。学生阅读教材图5--20
,一些常见的物体的速度。(可通过课件展示)练习:找出其中速度最大和最小的物体?人步行的速度是多大?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A.8mB.80mC.800mD.8000m学生看书上例题,教师讲解解题格式,便板演。(可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快速度小的物体运动的慢同学们对单位时间可能认识上有缺限,会出现对我们物理上所要求的单位时间不一致的说法。请两位学生上黑板做答并演示:10m/s=km/h36Km/h=m/s学生思考并回答。方法:量出某一高度到地面的距离,测出从某一高度纸片落到地
面的时间,计算出速度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②想办法减小纸片下落的速度,这样便于测时间③可以增加纸片下落的高度请同学们进行比较,知道通常情况下物体的速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速度这个物理量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让学习知道这是常用的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对
有困难的同学可出一些常见速度、简单速度进行换算,降低要求。应提倡多种方法,奇异的方法,鼓励求导师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交流能力,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作风,规范的作题方课件展示)第一次进行计算题的教学,应严格要求,对格式作出规定:①已知:写出题中的已知量,不是国际
单位的要化成国际单位。②求:写出需要我们求解的量。解:即解题过程:先要推导公式,再代入数据:数据后面要带单位,单位如不统一要花化成统一的,最后写出计算结果,不要忘了带单位。(从未知的物理量,利用题自己掌握的物理原理规律公式性质等,一步
一步推向题目的已知条件)③答:对题中求解的量,做一回答。速度在体育运动中是重要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阅读课本“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我国运动员在各项大赛夺取金牌的成绩和速度,学生看例题,并记住解题的格式。并练习一遍学生自学式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
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竞争意识贯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中。练习1、课后www?第二题2、见课件(有时间可进行)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作业书面作业:课后www
?第一题。课外作业:课后www?第三题。◆板书设计:二、速度1、速度的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2、单位及换算:单位:米1km/h=1000m/3600s=1/3.6m/s;1m/s=(1/1000km)/(1/36
00h)=3.6km/h3、速度公式:tsv◆练习设计:1、职业足球运动员进行12min的体能测试和田径比赛中的万米赛跑,同样是比较快慢,前者是在一定的情况下,比较什么的长短;后者是在一定的情况下,比较什么的长短。2、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
速度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4、在一次爆破中,工人用一条1m长的导火线来引爆炸药,导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5m/s引爆员点燃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它
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600m之外的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