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二、速度》教学设计3-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3)页,3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9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五章第二节、速度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学会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能说出速度的定义、单位及其物理意义。3.能自主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准确测量出纸
锥下落的速度。【教学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及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和测量方案的设计。【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1台,纸锥两个,米尺一把,手表(或秒表)一只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问
题一:(放一段猎豹追捕羚羊的场景。)为什么猎豹可以追捕到羚羊?(学生:猎豹跑得快!)学生观看以上场景讨论并得出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问题二: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观看一场体育比赛吧!(师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等选手11
0米栏决赛录像。)问题三:体育比赛时,如何判断运动员的快慢?下面咱们共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二、新课教学:活动一: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问题一:按照课本内容,制作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分别释放两个纸锥,哪个运动
的快?学生讨论发现很难比较,从而得出要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两个纸锥。(引导学生先提出猜想,再请两个同学上讲台试一试,座位上的同学都可以站起来试一试,最后得出结论:小纸锥下落得快。)问题二:同学们刚才所说
的纸锥下落快,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学生如果回答:根据谁先落地。教师可进一步追问:这是什么比较快慢方法呢?引导学生得出:相同路程比时间。(板书))2问题三:我们在它们下落的过程中是否已经判断出来了呢?(引导学生结合体育比
赛观众比较快慢的方法进行思考,学生有可能回答:看下落过程中哪个在前面。)教师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相同时间比路程。(板书)问题四:将这两个纸锥从不同高度同时释放,怎样知道哪一个纸锥下落得较快呢?学生:让他们同时下落,分别记下它们下落的时间和高度,这样可以比较它们的快慢。(教师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结合上述两种比较方法进行判断。)引导学生将上述两种方法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若学生只答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可进一步追问:难道时间和路程的比值就不能比较吗?为什么我们不用这种方法呢?(更符合人的思维习惯。)活动二
:速度概念的建立教师告诉学生:人们常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请学生将路程和时间的比值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单位时间的路程),从而引出速度的概念与公式。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9课文内容。讲解并板书:二、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定义:
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v=s/t3、单位国际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厘米/秒(cm/s);千米/时(km/h)问题一:1米/秒和1千米/时相比较哪个大?指导学生通过换算成相同单位后进行比较。(学生演算:1m/s=1m/1s=1/103km
/1/3600h=3.6km/h因为3.6km/h>1km/h,所以1m/s>1km/h)问题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你能说出它的物理意义吗?(学生思考后回答:声音在1s内通过的路程为340m)。出示图片:常见的一些物体的速度,重点了解人步行的速度:1.4m/s,并请学生解释其
物理意义;补充小区内汽车限速的事例,请学生分析体会限速的重要意义。活动三: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问题一:要测量纸锥的下落速度,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学生思考回答:纸片的下落距离S和落地时间t。)3问题二:
要运用什么实验器材?(学生回答:卷尺(或米尺)、秒表(或手表)。)问题三:测量时从纸锥的哪个部分作为起点呢?(学生可能回答以纸锥的顶点或上沿为起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思考哪种方法操作较为方便。)请同学们自己在学案上设计表格,并进行测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重复测量3
次以上,提醒学生每次从同样的高度释放纸片。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实验序号路程s/m时间t/s速度v/ms1实验后续思考:1、在实验过程中,你认为哪个物理量容易测量?哪个物理量不容易测量?(学生交流讨论后得
出:路程容易测量,时间不容易测量。)2、选择纸锥高度时,选择高点好呢?还是矮点好?(学生结合实验得出:选择高点测量时间误差小。)3、你认为选择测量大纸锥好呢还是小纸锥?(学生回答:大纸锥好,因为大纸锥下落
慢,需要时间较长,秒表的控制较容易。)4、影响实验准确性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得出:秒表的使用不熟练,带来误差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先练几次再测量。)实验操作不熟练,纸锥的下落和秒表的计时不同步等;)三、归纳小结:请学生自主总结本
节课学习的内容,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教师投影汇总。四、当堂反馈:请学生订正学案,重点关注课后巩固第2、3、5、6题。五、板书设计:§5.2速度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路程比时间2、相同时间比路程二、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
快慢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2、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符号“m/s”,常用单位厘米/秒(cm/s)、千米/时(k
m/h)。1m/s=3.6km/h【教学反思】待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