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77.0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二、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3)页,7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9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3页二、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2.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学习重点】认识红

外线与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学习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红外线与紫外线是真实存在的。【教学器材】温度计、荧光笔、纸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那么太阳光中是否存在

我们看不见的光呢?二、目标展示:见《导学案》三、预习导航:1.人眼能感觉到的光叫做,人眼无法觉察的光叫做。2.叫红外线,红外线能够使被照射的物体,具有效应,太阳的热主要以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红外线的应用,(举两例)。3

.叫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紫外线的应用,(举两例)。四、互动突破: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那么太阳光中是否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呢?(一)认识红外线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

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议一议: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点拨】同学们可以用温度计测一测(为了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提示

】让学生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想一想:温度计放在红色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第2页共3页紫外线验钞机紫外线灭菌灯太阳紫外线照片灯防紫外线帽【点拨】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如:红、绿、蓝等到色光,这些光称为可见光,还

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称为不可见光。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的特点是:(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所以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会上升。结论: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点拨】科学研究表

明:太阳向地球辐射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自然界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讨论交流:红外线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及科学技术等方面有哪些应用?(1)红外线遥控;(2)响尾蛇靠红外线来捕食;(4)红外

线遥感;(3)红外线探测器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4)红外线照相机。(3)红外线医疗;红外线加热;(5)红外线夜视仪。(二)认识紫外线想一想: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的紫外线?做一做:将一张带有荧光防伪标志的人民币慢慢从红光外侧向紫光外侧移动。【提示】提醒

学生注意观察人民币的荧光标志,有何现象发生?这说明了什么?人民币移动到紫光外侧时荧光显现,这说明紫光外侧也存在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结论: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的性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讨论交流: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1)紫外线

验钞机;(2)紫外线灭菌;(3)紫外线拍照;(4)紫外线防护帽【生活.物理.社会】阅读P-62紫外线与臭氧层臭氧是一种具有微腥臭、浅蓝色的气体,主要聚集在离地面20—25km的平流层内,科学家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好像是保护伞,它能吸收

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上的生物免遭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但氟氯化物易破坏臭氧层,因此全世界的科学家呼吁红外线温度计红外线拍照红外线感应水龙头红外线夜视仪第3页共3页拯救臭氧层,禁止使用氟氯化物。五、总结提升

:六、当堂训练见《导学案》七、课后作业见《导学案》【教学后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