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评测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doc,共(5)页,31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5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平面镜成像评测练习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______的像;(2)物体与像的________相等;(3)物体与像______________相等;(4)物体与像的连线与________垂直;2.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______cm;若将蜡烛向
镜移近2cm,则此时像离镜面___________cm.3.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___像.(填“虚”“实”)4、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他在镜中成的像(选填“越来越小”、“越来越大”或“大小不变”),像离平
面镜的距离将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二、
选择题6、下图“T”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7.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自己的像是[]ABCD8、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A.1mB.2mC.
3mD.4m9.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三、作图题1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画出镜中的像(或镜前的物体)四、实验探究11、是某一个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点燃A蜡烛。(1)小明小心地移动B蜡烛,发现它能与A蜡烛的像为重合
,“重合”说明_______;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时,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2)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SA.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在实验中小明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拓展提高1.小强身高1.5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2米处照镜子,则他
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米,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_______,他以0.5米/秒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他相对于他的像的速度是_________。2、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A.
10点45分B.1点15分C.7点15分D.7点45分3、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A.以1m/s的速度,做
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图2中甲图为刘军和其他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
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刘军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刘军重新做实验,图乙是他们经过
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
度。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4)刘军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实验中,有四个同学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图3所示。则正确的是。(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答案:基础练习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答案如下(1)(等大)(虚)(2)(大小)(3)(到镜面的距离)(4)镜面垂直)2、(8)(6)3、(虚)4、(不变)(越来
越远)5、解答: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是中,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选择的玻璃板要较薄,应选(2mm)厚的块玻璃板6、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知(C)7(B)8(B)9、(B)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
光射到平面镜上),与物体的大小、镜后有无物体无关,故A和C不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故D不正确.10、11、答案:(1)A蜡烛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2)要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必须多次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位置进行实验。选项为B。(3)实验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等效法。拓展提高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答案:(1.5)(2.4米)(1米/秒)2:A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总是“上下一
致、前后对应、左右互换”的特点,像与物体左右互换了,再把它互换回来即可,最简便的方法有:方法1:逆时针读数法(座钟时针、分针本来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左右互换”后,变成了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因此,按逆时针读数就很快读出,其实际指的时刻是1
0点45分.方法2:背面透视读数法(平面镜成像左右互换了,由正面看改为从背面透过纸看,从左右又互换回来了,做法是将作图面翻过去,从纸背面透过纸去看座钟,按正常的顺时针方向读数,此时读出实际指的时刻为10点45分.)方法3:由数学公式
得出,实际时刻等于12点减去平面镜中的钟面指示时刻,即实际时刻=12点-1点15分=10点45分.3、由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知答案(D)4:B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小球
以1m/s的速度沿桌面由①位置运动到②位置时,分别作出小球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和,说明像由位置运动到了位置,且由图可以看出的距离与①到②的距离相等,故像在竖直向下运动,且速度大小与球运动速度相同.5:(1)造成这现象原因是玻璃板与纸面没有垂直(2)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3)不能。(4)从方格纸上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5)实验中应将物与像的对应点的连起来,准确选项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