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doc,共(4)页,2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1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分析"神奇的眼睛"一节安排在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这样安排符合初二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由浅到深,同时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并且神奇的眼睛解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也唤起学生对眼睛爱护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对“眼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兴趣,通过生活现象,使学生对本节课已有了足够的兴趣。更何况本节课还有与他们密切
相关的“近视”。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结构2、了解眼睛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3、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并理解矫正视力的原理,从而更深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对光的作用。4、懂得如何预防近视,保护视力,有自觉关爱盲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5、学会用模拟实验
的方法,探究视觉形成的机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口头表达等能力。6、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眼睛的神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护眼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眼睛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光具座、焦距不同的凸透镜2个一组、凹透镜教学过程-2-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倾听星光大道盲人歌手杨光的《你是我的眼》及回忆同是星光大道的盲人歌手岳雷给学生的讲座,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好
奇心、求知欲望以及对眼睛的爱护意识。二、新课讲授1、眼睛的结构多媒体展示眼睛的结构,并能够准确的说出各个部位的名称。(学生活动:学生回忆知识并思考完成学案)教学设计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重新温习眼睛的结构,在与之前学过的凸透镜重新
规律作类比,知道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而视网膜则相当于光屏。当然同时进一步强调:晶状体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眼睛能够自动调节。(引学生探究的兴趣:眼睛怎么自动调节呢?)2、眼睛如何看清物体引导学生思考"眼睛如何看清物体",通过动画演示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物体时的区别,在运用前面
所学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看清物体的原理。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看远处物体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物体时: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
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3、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眼疾,关注人们最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引导学生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矫正近视眼的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更加形
象,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教师进行一定的补充。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佩戴凹透镜,减弱折光能力,使成像整好落在视网膜上。类比于近视眼的方法去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远视眼
形成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3-矫正的方法:佩戴凸透镜,增强折光能力,使成像整好落在视网膜上。最后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补充:佩戴眼睛必须要到正规的眼镜店,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4、引导学生关注,爱护眼睛。(1)展示图片,说明中
国青少年近视眼的数量和比例,引起学生对保护视力的重视(2)生活中引起近视眼、远视眼的原因(3)怎样保护眼睛?(同学们从自己说起,各抒己见,最后归纳总结为“三要”和“四不看”。)[设计说明]:学习生物知识的目的之一就
是保持人体健康。所以在学完了理论知识后就很有必要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自己说起”,每个同学都会有很多话说:他们会反省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会用比较“专业”的眼光评判生活中人们做得欠妥的地方。这样的问题更具有开放性,给他们更宽广的自由发挥空间。课后小结:引
导学生进行小结板书设计第六节眼睛和眼镜一、眼睛1、人眼视物类似于照相机工作2、正常人眼视物原理:靠改变晶状体的凸度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的成因:像成在视网膜前2.矫正方法:戴凹透镜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的成因:像成在视网膜后2.矫正方法:戴凸透镜四、注意科学用眼,保护好眼睛作业
布置:课时A计划:1、3、4、5、7教后反思通过对教材的“全新改版”,内容的重新演绎,学生主体性得到更好发挥。利用实验让学生体会到视力的矫正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近视眼及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参与度较高.而且在教学中注
意了相关法律知识的渗透:配眼-4-镜必须要到正规的眼镜店。也渗透了生物知识:眼睛的结构和矫正。强调和展示了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方法。存在的不足:1、课堂活跃度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分组实验的铺垫引导不够清晰,感觉学生没有完全知道实验的目的和实验中如何类比眼睛的各个结构。这块知识
应该是难点,还需要处理的更精细。3、时间把握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