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密度》教材分析-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共(1)页,2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7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密度》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密度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是后面学习和理解比热容、热值等物质的特性的基础。它是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为今后学习压强、功率等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物理量做好铺垫。密度既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又是后面学习浮力、
液体压强的知识储备,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归纳出结论、总结出规律。(2)密度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1)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2)用密度知识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程教学资源的选取:探究过程中在选取实验器材方面,没有使用传统的研究对象:铝块、铁块、铜块,而是选取了自己加工的木块和塑料块,切割成标准的长方体,给学生处理数据、寻找规律带来很大方便。另外,还使用了水作为
研究对象,不但让学生同时探究了固体、液体的密度,还有助于学生与密度表中水的密度作对比,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更加强了学生对水的密度的记忆。课时:本节课共分2课时,第1节新授课,得出密度的概念;第2课时为习题课,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