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ppt,共(19)页,109.314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6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进位计数制的概念及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掌握计算机的分类掌握冯·诺依曼原理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第一节信息表示与计算机概述3.各数制间的转换(1)二进制数与十六
进制数的相互转换将二进制数转变成十六进制数由于16=24,所以在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时,从最右侧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划为一组,用一位十六进制数代替,也称为“以四换一”;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时正好相反,一位十六进制数用四位二
进制数来替换,也称“以一换四”。(注意:不够四位一组的在高位添0。)01100101110165D例:将二进制数011001011101转换为十六进制。(三)信息的存储单位(1)位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来表示的,一个二进制代码称为一位,记为bit。位是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2)字
节在对二进制数据进行存储时,以八位二进制代码为一个单元存放在一起,称为一个字节,记为Byte。字节是计算机中次小的存储单位。(3)字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信息,称为一个字。字是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处理、存储的基本单元。(4)字长CPU中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字
长。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5)容量容量是衡量计算机存储能力常用的一个名词,主要指存储器所能存储信息的字节数。常用的容量单位有B、KB、MB、GB,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四)非数值信息的表示表1-37位ASCII码表•765•4321•000•001•010•011•100•101•110•1110000NULDLESP0@P′p0001SOHDC1!1AQaq0010STXDC2
”2BRbr0011ETXDC3#3CScs0100EOTDC4$4DTdt0101ENQNAK%5EUeu0110ACKSYN&6FVfv•••765•4321•000•001•010•011•100•101•110•1110111BELETB’7GWgw1000BSCA
N(8HXhx1001HTEM)9IYiy1010LFSUB*:JZjz1011VTESC+;K[k{1100FFFS,<L\l|1101CRGS–=M]m}1110SORS.>N↑n~1111SIVS/?O↓oDEL说明:1.标准的ASCII码是用一个7位二进制数来编码,用8位二进制
来表示,其最高位为0,7位二进制数总共可编出22=128个码,每个编码表示一个字符;2.数字字符0~9是连续的;大写字母A~Z和小写字母a~z也分别是连续的;大小写的ASCII码是不同的;3.数字字符、英文字母的ASCII值的排列顺序为:小写英文字母>大写英文字母>数字字符;4.当知道一个
字母的或数字的ASCII码,很容易推出其它字母或数字的ASCII码来。(一)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取名为ENIAC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1946-19
59)电子管特点是:基本逻辑电路由电子管组成;内存储器用延迟线或磁鼓(后期采用了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机器的总体结构以运算器为中心。二计算机概述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5)晶体管特点是:在硬件方面,基本逻辑电路由晶体管分产元件组
成;内存采用磁芯;外存采用磁鼓;总体结构改为以存储器为中心。在软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等,提出了操作系统(OS,OperationSystem)的概念.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1)集成电路在硬件方面,出现了集成电路;在软件方面,出现了操作系统;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1-今)在硬件方面: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软件方面:软件空前丰富.见表1-1•代次•起止年份•所用电子元器件•数据处理方式•运算速度•应用领域第一
代1946~1959电子管汇编语言、代码程序5千~3万次/秒国防及高科技第二代1959~1965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十万~几百万次/秒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第三代1965~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处理数百万~几千万次/秒工业控制、数据处理第四代1971~今大
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上亿条指令/秒工业、生活等各方面表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二)计算机的基本特点(1)运算速度快。(2)精确度高,可靠性好。(3)具有记忆能力(4)逻辑判断能力强(三)计算机的分类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提出
一个分类标准:(1)巨型机:运算速度快,每秒可达1亿次以上。主要用于战略武器设计、长期天气预报、空间技术、石油勘探和社会模拟等领域。(2)大型机:运算速度在100万~几千万次/秒,字长32~64位,主存容量在几十兆字节左
右。主要用于高等学校、较大的很行和科研机构等。(3)中型机:性能和规模处于大型机和小型机之间。主要用于工业自动控制、大型分析仪器、高级测量仪器以及医疗设备中数据的采集等。(4)小型机:结构简单、规模较小、操作简单、成本较低(5)微型机:简称微机或PC机。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全、操作方便。(6)工作
站:就是一台高档微机。独特之处在于:易于联网、有大量内存、配置大屏幕显示器和较强的网络通信功能(四)、计算机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科学计算主要是在地震天气预报,航天飞机的轨道设计,导弹的弹道设计等方面的应用。2.数据
处理主要是在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文物管理,情报检索,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3.辅助工程(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教育(CB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管理教
学(CMI)4.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演绎推理和决策;人工智能是最有发展前的目前应用比较成功的是机器人和模式识别。5.计算机网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