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分解

PPT
  • 阅读 3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3 页
  • 大小 3.550 M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分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分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分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分解
第1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分解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7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分解.ppt,共(73)页,3.550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4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模块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本章学习目标•l掌握计算机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领域•l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l了解微机的特点与发展•l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l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l了解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l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及

防治措施2022/12/13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走进计算机世界•1.2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1.3计算机外部设备•1.4计算机安全规范2022/12/14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走进计算机世界•1.1.1计算

机的发展历史•1.1.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1.1.3练习与实训2022/12/15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智能化电子设备。它能够按照人们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和处理各种信息。••计算机

的实质是一种信息处理机。2022/12/16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2022/12/17返回l了解4个年代的划分l知道计算机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l对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和趋势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本节的知识点可以分解成下面几个要点。l计算机的发

展历史●微机的特点与发展●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2022/12/18返回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早期的计算机l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采用石块和贝壳记数。l唐代时期,中国人发明了算盘。l1

7世纪,出现了计算尺。l1642年,法国数学家Pascal创造了第一台能完成加、减运算的机械计算机。l1884年,美国工程师H.Hollerith(霍雷斯)创造了第一台电动计算机,采用穿卡和弱电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l1944年,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

霍华德·阿肯提出设计思想,由IBM承建,设计出“马克1号”计算机,采用继电器作器件;做一次乘法要6秒多、除法要10多秒。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9算筹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筹是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筹」即小竹棍或小木棍﹝也有用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古人用它来进行计算,称为算筹。目录

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10公元600年左右,我国出现新的计算工具——算盘。算盘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1117世纪欧洲出现计算尺计算尺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12BlaisePascal帕斯卡164

2创制的第一部能计算加减法的计算器机械式计算机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13GottfriedWilhelmvonLeibniz莱布尼兹1674年造出更完善的机械计算器“乘法器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

/12/1141822年,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发明差分机,专门用于航海和天文计算。CharlesBabbage巴贝奇差分机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151936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制造的一种二进制手摇机械式计算机。1878年由瑞典发明家奥

涅尔制造的手摇计算机。手摇式机械计算机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16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的“巨人”计算机“巨人”计算机“巨人”计算机1943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第一台“巨人”计算机,专门用于破译德

军密码。“巨人”算不上真正的数字电子计算机,但在继电器计算机与现代电子计算机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第一台“巨人”,没有键盘,它用一大排开关和话筒插座来处理程序,数据则通过纸带输入。有1500个电子管,5个处理器并行工作,每个处理器每秒处理5

000个字母。二战期间共有10台“巨人”在英军服役,平均每小时破译11份德军情报。1943年12月,第一台“巨人”计算机在英国投入运行。它破译密码的速度快,性能可靠,内部有1500只电子管,配备5个以并行方式工作的处理

器,每个处理器以每秒5000个字符的速度处理一条带子上的数据。“巨大”上还使用了附加的移“巨人”计算机1943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第一台“巨人”计算机,专门用于破译德军密码。“巨人”算不上真正的数字电子计算机,但在继电器计算机与现代电子计算机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第一台“巨人”,没有键盘

,它用一大排开关和话筒插座来处理程序,数据则通过纸带输入。有1500个电子管,5个处理器并行工作,每个处理器每秒处理5000个字母。二战期间共有10台“巨人”在英军服役,平均每小时破译11份德军情报。1943年12月,第一台“巨人”计算机在英国投入运行。

它破译密码的速度快,性能可靠,内部有1500只电子管,配备5个以并行方式工作的处理器,每个处理器以每秒5000个字符的速度处理一条带子上的数据。“巨大”上还使用了附加的移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2022/12/117返回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世

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翰·莫克利(JohnMauchly)和工程师普雷斯伯·埃克特(J-PresperEckert)领导的科研小组于1943年开始研制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

宣告诞生,取名为ENIAC(埃尼阿克.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2)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18返回5000次加法/秒体重30吨占地170m217468只

电子管6000个继电器功率174KW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19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JohnvonNeumann冯诺依曼1944~1945年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伊曼在第一台现代计算机ENIAC尚未问世时注意到其弱点,并提出一个新机型EDVAC的设计方案,其中提到了两

个设想: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这两个设想对于现代计算机至关重要,也使冯·诺伊曼成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机体系延续至今。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20返回在这个斱案中,冯·诺依曼提出了3个重要设计思想。①新机器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运算器、逻辑控制

装置、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②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③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并让计算机自动地执行程序。这就是“存储程序”思想的基本含义。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21世界上第一台程序存储式计算EDSAC由英国剑桥大学的莫利斯·威尔克于19

49年研制成功,它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第一台程序存储式计算机第一台程序存储计算机EDSAC1949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22第一代(1945-1956)电子管5千-4万(次/秒)第二代(1956-1963)晶体管几十万-百万(次/

秒)第四代(1971-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百万-几亿(次/秒)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百万-几百万(次/秒)(2)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23逻辑元件

电子管内存延迟线或磁芯外存纸带、卡片或磁带工作速度几千~几万次/秒软件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应用科学计算代表机型ENIAC第一代(1945~1956)电子管5千~4万(次/秒)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

/12420世纪50年代,IBM704型采用电子管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物理器件。体积大、能耗高、速度慢、容量小,应用也仅限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目的。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25第二代(1

956~1963)晶体管几十万~百万(次/秒)逻辑元件晶体管内存磁芯外存磁带或磁盘工作速度几十万次/秒软件高级算法语言应用事务管理及工业控制代表机型IBM7000系列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26IBM公司于1959年生

产的IBM7090型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它的体积减小了,运算速度却更快。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物理器件。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稳定性强,这一时期适用于事务处理的FORTRAN语言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应用范围从单纯的科学计

算和军事目的扩展到事务处理、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27我国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同时,已开始研制晶体管计算机,1965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

09乙机)实际上从1958年起计算所就开始酝酿启动。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为用户运行了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109机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28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百万~几百

万(次/秒)逻辑元件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内存半导体存储器外存磁带或磁盘工作速度几十万~几千万次/秒软件高级算法语言、操作系统应用计算、管理及控制代表机型IBMSystem/360SSIMSI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29

IBM于1964年研制出计算机历史上最成功的机型之一IBMS/360。IBM由于S/360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业界的地位,“蓝色巨人”IBM几乎成为计算机的代名词。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物理器件。它具有通用化、系列化、标准

化的特点。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0第四代(1971~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百万~几亿(次/秒)逻辑元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存半导体存储器外存磁盘和光盘工作速度几百万~几千万次/秒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应用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LSIVLSI

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1第四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物理器件。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计算速度可达几百万甚至上亿次每秒。在系统结构方面发展了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软件方面发展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高效可靠的高级语言以及软件

工程标准化等。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22.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方式分类l数字计算机:计算机处理时输入和输出的数值都是数字量。l模拟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对象直接为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

拟数据。l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输入输出既可是数字也可是模拟数据。现在这种分类方式几乎已经不用了,因为模拟机已经很少了。1.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3(2)按功能分类l通用机:功能齐全,

适应性强,适用解决多种一般问题,该类计算机使用领域广泛、通用性较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等多种用途中都能适应。l专用机:功能单一,可靠性高,结构简单,适应性差,但在特定用途下最有效、最经济、最快速,这些优点是其他计算机无法替代的。用于解决某个特定方面的问题,配有为解决某问题的软件和硬

件,如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智能仪表等专门应用。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4(3)按规模分类按照计算机规模,并参考其运算速度、输入输出能力、存储能力等因素,通常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

和微型机等几类。我们现在常用的是微型机。l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但是结构复杂,且价格昂贵,应用于国防尖端技术和现代科学计算中。巨型机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万亿次,研制巨型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如IBM390系列、银河机等。l大型机:有比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和丰富

的外部设备,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每秒可以执行几千万条指令,而且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往往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作为网络服务器使用,如IBM4300。l小型机:与大型机相比成本较低,维护也较容易。小型机规模较小、结构简单、运行环境要求较低,用途广泛,可用于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也可用于工业自动控

制、测量仪器、医疗设备中的数据采集等方面。小型机在用作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辅助机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5l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半导体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芯片组成,使得它与小型机相比体积更小,价格更低,灵活性更

好,使用更加方便。广泛用于商业、服务业、工厂的自动控制、办公自动化以及大众化的信息处理。l工作站:工作站是一种以个人计算机和分布式网络计算为基础,主要面向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为满足工程设计、动画制作、科学研究、软件开发、金融

管理、信息服务、模拟仿真等专业领域而设计开发的高性能计算机。l服务器:在网络环境下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共享设备,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计算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等。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63.微型计算机微

型计算机是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1971年,Intel公司成功地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了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片微处理器Intel4004,并用它组成了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CS-4,从此揭开了微型计算机发展的序幕。人们一般以字长和典型

的微处理器芯片作为各阶段的标志,认为微处理器的发展已经历了5代。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的体积也越来越微型化,微型计算机由4位机增加至64位机。如今,微型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价格便宜,对环境要求不高,易学易用。而它的功能、速

度、可靠性及适用性与传统的计算机相比毫不逊色。微型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完全得益于微电子学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常以微处理器为依据来讨论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7微型计算机也称

微机、电脑(更多的用户将“电脑”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代名词)、个人计算机或PC(PersonalComputer)等,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普通用户日常所见到的和接触的大多都是微型计算机,下图是微型计算机(台式、笔记本)外型

。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8Altair8800第一台微电脑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39第一阶段(1971—1973):典型的微型机以Intel4004和Intel4040为基础。微处理器和存储器采用PMOS工艺,工作速度很慢。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不完整;存储器的容量很小,只有几百字节;没有操作系统,只有汇编语言。主要用于工业仪表、过程控制或计算器中。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40第二阶段(1974-1977):以8位微处理器为基础,典型的微处理器有Intel8080/8085、Zilog公司的Z80及Motorola公司的

6800。微处理器采用高密度MOS(HMOS)工艺,具有较完整的指令系统和较强的功能。存储器容量达64KB,配有荧光屏显示器、键盘、软盘驱动器等设备,构成了独立的台式计算机。配有简单的操作系统(如CP/M)和高级语言。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

2022/12/141第三阶段(1978-1981):以16位和准32位微处理器为基础,如Intel公司的8086、Motorola的68000和Zilog的Z8000。微处理器采用短沟道高性能NMOS工艺。在体系结构方面吸纳了传统小型机甚至大型机的设计思

想,如虚拟存储和存储保护。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42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IBM公司推出开放式的IBMPC,这是微型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IBMPC采用Intel80x86(

当时为8086/8088、80286、80386)微处理器和Microsoft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并公布了IBMPC的总线设计。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43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RISC(精简指

令集计算机)技术的问世使微型机的体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微型计算机的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2.简单灵活、可靠性高、对环境要求不高3.功耗低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44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与用途,计算机逐渐向

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4个方面发展。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1.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45l巨型化:指研制速度更快的、存储量更大的和功能更强大的巨型计算机。l微型化:指利用微电子技术和超

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价格进一步降低。l网格化:网格(Grid)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网上的资源,它把整个互联网虚拟成一台空前强大的一体化信息系统,犹如一台巨型机,在这个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

源的全面共享,从而让用户从中享受可灵活控制的、智能的、协作式的信息服务,并获得前所未有的使用方便性和超强能力。l智能化:计算机智能化是指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拟识别、物形分析、自然语言的生成

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46CRAY-Ⅱ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ray-I”超级计算机应用: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

、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等大量科学计算的高科技领域。中国超级计算机:国防科技大学:“银河1号”、“银河2号”和“银河3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曙光1000”、“曙光200I”和“曙光3000”11万亿次的曙光4000A(AMD,2560)联

想:四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深腾6800计算机发展——巨型化深腾6800曙光4000A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47CRAY-Ⅱ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应用: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

、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等大量科学计算的高科技领域。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48Altair8800计算机不再是单一的计算的机器,而是一种信息机器,一种个人的信息机器。计算机发展——微型化目录上一页下一

页结束2022/12/149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规模更大、功能更强的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动力: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程序、数据和信息资源,网络用户的通讯和合作。计算机发展——网络化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50“

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一些举止跟人一样的‘没有灵魂的机械’来‛。——笛卡尔(1637)人类第一个‚工业机器人‛:一头在纺织机上挑纱的‚驴‛(1742年)第一代机器人机械手(1962年出现)第二代机器人具有‚感觉‛的机器人第三代机器人装有启发式计算机的‚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发展——智能化模拟人的感觉

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51DeepblueGarryKasparov计算机发展——智能化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研究领域:1、模式识别2、机器人3、专家系统4、自然语言的生成与理解目录上一

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521.1.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是以微型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计算机。l微型机与普通电子计算机相比有哪些特点l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本节的知识点分解为下面几个要点●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微型计算机的应用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531.微

型计算机的特点微型计算机具有下列几个主要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计算精确度高③存储容量大④逻辑判断能力强⑤自动化程度高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54①运算速度快②计算精确度高③存储容量大④逻辑判断能力强⑤自动化程度高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

/155⒈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一般达到几亿次/秒,快的达一万亿次/秒⒉计算精度高:一般都能达到32位以上二进制数,通过配置相关的硬件电路还可以提高⒊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因此功能使计算机能模仿人的智能活动,所以计算机又

称为"电脑"⒋有自动控制能力5.可靠性高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562.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之所以取名为“计算机”,是由于在早期它仅仅作为一种计算工具用于数值计算。但如今,计算机的应用已超出“计算”的范围,已发展到非数值性数据的处理阶段。今天的计算机应用已

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2.2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022/12/157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M/CAI)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娱乐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1.科学计算(数

值计算)2022/12/158计算机在处理计算量大、时间性强的数值计算中尤其表现出巨大威力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数据处理(非数值计算)2022/12/159对大批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排序、传送、存储以及打印

报表和图形等。在办公自动化、事务管理和情报检索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2.事务数据处理(非数值计算)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3.过程控制2022/12/160在生产过程中对现场数据进行巡回检测并由计算机按某种标准或最隹值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这对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

量特别有效。现代化的武器系统尤其需要计算机的控制。3.过程控制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4.计算机辅助系统2022/12/161CAD——ComputerAidedDesign。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功能做各种设计工作。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e。利

用计算机管理、控制生产设备及其操作。CAI——ComputerAidedInstruction。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图、文、声功能实施教学。4.计算机辅助系统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5.人工智能2022/12/162人工智能的主要目的是用计算机来模拟

人的智能。包括:模式识别、景物分析、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专家系统、机器人等。5.人工智能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7.信息高速公路2022/12/163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个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它将我们通常所使用的通讯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电脑、传真、电话等所能提供的视像、声音、数据等信息通过通讯

设施传递到网络所联结的用户终端,从而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并将大大提高社会工作效率。6.信息高速公路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64l科学计算: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科学计算

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面。•如:气象预报、卫星轨道计算、宇宙飞船的研制等l事务数据处理:信息处理主要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如:银行、工矿企业、OA及MIS、DDS等l过程控制:把计算机用于科

学技术、军事领域、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控制。•如: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加工、数控机床等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65l计算机辅助系统: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系统。•如: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家庭管理与娱乐等l人工智能: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

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学科包括:知识工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神经计算等多方面的研究l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

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处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66•科学计算。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一般数据量不会很大,但

比较复杂,对精度的要求比较高。•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用计算机对生产或其他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算法经过处理后反馈到执行机构去控制相应过程。•计算机辅

助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汽车、微电子、建筑、服装等)、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无图纸加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生产管理)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教学网络化)。•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

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指计算机模拟人类某些智力行为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有能力把文本、音频、视频、动画、图形和图像等各种媒体综合起来,构成一种全新的概念

——“多媒体”(Multimedia)。•其他方面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67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为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描述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及运动方式的数据,是按一定目的组织起来的,具有一定结构的数据集合。由此可见,数据是原料,信息是产品。•数据

和信息是知识的源泉•智慧是指经过客观现实验证而得到充实的知识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人类历史上的四次信息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2022/12/168信息技术(I

T):利用科学的原理、方法及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体系。它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大众传媒技术和传感技术。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693.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直接促进了信息技

术的发展,使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文化与传统文化不同,它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信息处理是计算机文化的核心。计算机实际上是一种自动的信息处理机。②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体现了计

算机文化的丰富内涵。各种文本、语音、音乐、图像和图形表示的信息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时必须转化为数字化的数据。③信息处理由程序控制,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用户要求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是由程序控制“自动”完成的。④“网络计

算”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文化的重要特征,计算机网络化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70●信息社会同信息化以前的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具有下列的主要特征。①

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②信息业上升为最重要的产业。③信息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计算机文化的普及计算机文化正在向我们走近,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加速渗透。计算机的普及加快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网络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

彩。随着信息网络进入政府、企业、学校、医院和家庭,计算机文化将继续渗透到工作、学习、医疗、购物、娱乐及新闻等更多领域。在计算机文化的影响下,人类的生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适者生存,不了解计算机文化,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711.选择题(从题后的4个选项中选取最佳选项)(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使用的负责逻辑运算的部件是()。A.集成电路B.大规模集成电路C.晶体管D.电子管(2)电子计算机发展至今,已经经

历了()代。A.五B.四C.三D.二(3)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主要应用之一,按计算机应用分类,它应属于()。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实时控制D.辅助设计(4)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的发展为核心的。A.硬盘B.内存C.微处理

器D.显示器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722.判断题(1)某台计算机的字长是8字节,这意味着它的微处理器就是8位的。()(2)计算机应用领域中,人们通常所说的CAD指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3)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系统核心的部件。()(4

)从第一台计算机出现至今,虽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但其结构仍然沿用了冯.诺依曼提出的程序存储与程序控制结构。()目录上一页下一页结束2022/12/1733.思考实践题参加社会实践,了解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用举例的方法说明计算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进步的几个典型事例。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