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课件

PPT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5 页
  • 大小 4.361 M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课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课件.ppt,共(35)页,4.361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4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概论第一章概论主要内容1.1计算机发展过程1.2计算机工作特点及分类1.3计算机发展趋势1.4信息与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装置。什么是计算机?1.1.1计算

机的产生1.1计算机发展过程手指计数、木棍、石块算盘:几百年前我国发明手动式计算工具计算尺:1621年英国数学家冈特根据对数表设计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发明了加法器,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机。采用齿轮

旋转进位方式执行运算,但是只能做加法和减法。1673年在此基础上,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设计制造了计算器。1822年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发明了差分机1834年研制出分析机(有3个主要部分:保存数据的存储库、运算装置和对操作顺序进行控制)1.1计算

机的发展过程机械计算(齿轮传动)1.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ENIAC)1946年2月14日(艾尼亚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重达30吨占地170m2耗电150千瓦使用18000个电子管5000次加减运算/秒机

电方法制造计算机电子管1958年8月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诞生缺点:没有存储器,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ENIACENIAC英国科学家艾兰.图灵(1912-1954)•建立图灵机(Turingmachine)模型,奠定

了可计算理论的基础;•提出图灵测试,阐述了机器智能概念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冯·诺依曼机:“存储程序”的概念六十多年来,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没有变。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1903-1957)计算机发展史中的关键

人物1.1.2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时代年份器件存储器软件应用运算速度一1946—1957电子管内存:汞延迟线外存:磁鼓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军事研究科学计算几千次/s二1958—1964晶体管内存:磁芯外存:磁盘,磁带使用高级语言数据处理事务处理工业控制几十万次/s三196

5—1971集成电路内存:磁芯,半导体存储器外存:磁盘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网络软件开始广泛应用几十万到几百万/s四1972—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存:半导体存储器外存:磁盘,光盘操作系统完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广泛应用于

各领域几百万到几亿万/s晶体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管集成电路微型机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其特点是将运算器、控制器及寄存器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这种芯片称为微处理器(MPU),MPU内部和外部采用总线结构。第一台微型机MCS-4:Intel4004,4位1971年由Intel公司

的M.E.Hoff设计。时代时间位数代表性芯片第一代1971年4位和低档8位Intel4004/8008第二代1973年8位Intel8080MC6800(Motorola)Z80(Zilog)第三代1978年16位Intel8086MC680

0(Motorola)Z800(Zilog)第四代1991年起32位MC68020(Motorola)Z8000(Zilog)Intel80386~486、Pentium系列、PⅡ、PⅢ、P4微处理器集成度发展示意图晶体管数目4004奔腾4420,000,0002,3000.1

8微米芯片10微米芯片超大型化;微机化;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多媒体;网络通信;网格计算摩尔定律晶体管数单位时间执行的指令数百万条/每秒平均每18个月芯片性能增长一倍微处理器的集成度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在飞速发展

。2019年Intel公司将推出含有10亿个晶体管、每秒可执行1千亿条指令的芯片。1.2计算机的工作特点及分类1.2.1计算机的工作特点运算速度快:运算部件采用电子器件,与其他任何计算工具无法比拟,曙光5000A达到每秒230万亿次以上计算精度高:增加二进制位

数提高精度,避免了各种误差,圆周率计算精度200万位以上通用性好:运行不同程序,完成不同任务记忆能力强:存储设备容量大,存储能力不断提高适合逻辑运算:计算机工作的基础,根据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命令,完成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理

运算过程自动化:程序控制执行过程,自动连续工作1.2.2计算机的分类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1)电子数字计算机以数字量(也称不连续量)作为运算对象进行运算,特点是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的内部操

作和运算是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的。一般不特别说明,计算机指的是电子数字计算机。(2)电子模拟计算机以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如电压、长度、角度来模拟实际所需要计算的对象)作为运算量的计算机。主要用于过程控制和模拟仿真。按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

运算速度最快、存储能力最大、处理能力最强。例如:银河、曙光系列,曙光5000A,速度可达每秒230万亿次。IBM研制Roadrunner(走娟),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105千万亿次,Cray公司的捷豹位居第二。微型机:以小、巧、轻、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软件丰富、功

能齐全等优势而拥有广大的用户。大型机:大型、通用、较快、较强,承担服务器功能.例如:IBM-360,IBM-370,IBM-900等。小型机:规模小,结构简单,设计试制周期短,工艺先进、使用维护简单。如:IB

M的AS/400。工作站:介于PC与小型机之间,高分辨率、大容量内外存,图形功能较强。Sun、HP都是著名的工作站厂家。服务器:网络环境下为多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1.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

网络化智能化更快的运算速度、更大的存储容量、更强的处理能力以及更高的可靠性。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应用: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卫星图像处理等大量科学计算的高科技领域。集中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1.计算机发展趋势1.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

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使用方便、体积小,成本低和功能齐全方向发展嵌入式技术家电、仪器仪表,笔记本电脑,掌上计算机1.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利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组成规模

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方便、及时、可靠、安全、高效的信息服务1.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使计算机具有视觉、听觉、语言、行为、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第一代机器人机械手(1962年出现)第二代机器人具有“感觉”的机器人第三代机器人装有启发式计算机的“智

能机器人”Deepblue(“深蓝”)GarryKasparov典型案例2.计算机新技术应用(1)高性能计算速度是计算机的第一指标,人类制造计算机的初衷就是追求计算速度。发展高速度、大容量、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是目前各国高技术领域竞争的热点。高性能计算是以速度为核心,

它包括两方面途径:一是提高单一处理器的计算性能,二是把这些处理器集成,由多个CPU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进行并行计算。目前世界上顶级的高性能计算机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CPU,这些处理器协同计算,才能够提供需要的

速度。大连理工大学网信中心提供64个结点的高性能计算服务,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快速度的计算服务。1.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2)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能够将动态伸缩的虚拟化资源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计算模式,用户不需要知道如何管理

那些支持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用户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云计算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融合和发展,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发展和商业实现。用户可以按需计量使用这些资源,从而实现让计算成为一种公用

设施来按需而用的梦想。云计算最基本的概念:通过整合、管理、调配分布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资源,并以统一的界面同时向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借助云计算,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瞬间处理数以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效能。1.3未来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3)普适计算(PervasiveComputing)普适计算是IBM在2019年提出的,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计算,也称无处不在的计算。计算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就像没有计算机一样。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微型化以及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普适计算正在逐渐

成为现实。未来的普适计算将集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于一体,通过将普适计算设备嵌入人们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将计算从桌面上解放出来,使用户能以各种灵活的方式享受计算能力和资源服务。那时候,人们周围到处都是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将依据不同的计算要求而

呈现不同的模样,不同的名称。1.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4)网格计算网格计算是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组成一个虚拟超级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就是一个“节点”

,整个计算由成千上万个节点组成的一张网格。数据处理能力超强,可以充分利用网上闲置的处理能力,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2019年,耶鲁大学医学院网格计算项目组尝试了利用网格计算技术,加速进行抗SARS病毒药物的筛选。方法是:参与这个项目的用户,只需在网络上下

载一个软件,启动后以后台方式运行,利用计算机的闲置能力工作,自动从网站上获取数据包,运算完成后自动发送回去,不需人工干预。1.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5)生物计算生物计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晶体管的密度已经接近所用技术的极限,要继

续提高计算机性能,就要寻找新的计算机结构,生物计算机成为一种选择。另一方面,分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已经使其成为资料量最大的学科,借助计算机进行分子生物信息研究,可以通过数量分析的途径获取突破性的成果。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DNA处在不同的状态下,可以产生有信息和无信

息的变化,这个发现引发了人们对生物元件的研究和开发。目前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已经取得了不少实际成果生物计算更重要的方面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基因组研究,运用大规模高效的理论和数字计算,归纳、整理基因组的信息和特征,模拟生命体内的信息流过程,进而揭示代谢、发育、分化、进化的规律,

探索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根源。1.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信息(Information)是对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事物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信息经过转化而成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同时也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作为问题解答而输出

的数据。1.4.1信息的基本概念1.信息与数据1.4信息与信息化社会数据(Data)是记录下来可以鉴别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是对客观实体的一种描述形式,这种描述形式可以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加工处理。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数字、文字、图形

、图像、音频和视频等。1.4.1信息的基本概念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有用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信息有意义,数据则没有。活动数据信息决策示例1:“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

年实际增长8.0%”。经过大量的原始数据资料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其表现形式是数据。示例2:“某个病人的体温是39℃”。病历卡上记载病人的体温39℃是数据。数据39℃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当数据以某种形式经过处理、描述或与其它数据比较时,才能成为信息。2.信息技

术信息技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播信息中所用到的技术。1.4.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的组成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它扩展了人类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不断加强;•通信技术加

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扩展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能力•传感技术扩展了利用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能力。信息化社会的特征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高素质的信息人才广泛的信息产业良好的信息环境3.信息化社

会信息社会给人类带来全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是知识,是技术,是一种最宝贵的资源。人们利用各种方式获取信息,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自己。在信息时代,人们的许多活动都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1.4.1信息的基本概念1.4

.2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1.天文、地质、核物理2.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统计3.冶金、机械、化工、航天4.计算机辅助系统CAD(辅助设计)CAM(辅助制造)CAE(辅助教育、CAI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5.人

工智能模拟人脑,计算机诊断6.计算机模拟虚拟实验室,工厂,仿真,汽车、航天员模拟训练1.4.2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7.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人们的工作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计算机,借助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方式信息交流与

传播电子邮件、聊天、通讯、传媒电子商务网上订票、网上购物等电子政务虚拟政府、网上办公文化教育浏览新闻、查阅书刊、接受教育远程教育、网上招生、报名、信息共享8.娱乐消遣欣赏DVD影碟、音乐进行游戏或娱乐数字成像技术扫描使用的

X射线断层成像(CT技术)在医学上具有重大影响。数字成像改变了摄影行业。数字视频对电影中的特效、三维动画等产生特殊影响。数字音乐使在线音乐商店迅速流行起来。人的语音也被数字化了,如电话交费和查询系统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工作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具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帮助读者认

识和了解计算机,建立自觉、主动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意识和兴趣。思考题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按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一般分为几类?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4.现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5.计算机发展趋势。作业•阅读第一章,完成

课后习题•利用网络,了解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及应用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