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下册【教科版】.docx,共(6)页,361.40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40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9.2认识液体的压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2、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3、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简单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
液体的压强。2.通过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熟悉使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密切
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难点:应用液体压强特点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蛟龙号视频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到流体压强的存在。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
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压强计、烧杯、水、
盐水、饮料瓶、橡皮膜。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视频:“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观赏、体会与力有液体压强有关的现象,针对问题
积极思考可以暂时不回答。感受我国的最新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水下环境多数学生未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知,水中巨大的压强学生更不知道,这种神秘感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新课教学(30分钟)一、液体压强的特点思考:水对容器底是否有压强?怎样显
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方向向哪?演示:将一个侧壁带有橡皮膜的容器放进盛水的玻璃杯中,同学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讲述: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把饮料瓶底剪掉,换成橡皮膜,然后倒入水,观察到橡皮膜发生了形变(
如图1),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因为橡皮膜是向下发生了形变,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方向向下。产生这个压强的原因就是液体受到重力。积累感性经验,为下面的探究做准备。强的原因是液体具有流动性。那么,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呢?演示:将一个下面带有橡皮膜的容器放进盛水的玻璃杯中,
同学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液体的压强有什么样的特点?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在实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测量工具——压强计,大家结合压强计的实物和课本上的图片,说出它的构造。压强计是怎样工作的呢?演示让学生观察:没
有力作用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相平。手按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还相平吗?按橡皮膜向外凸出,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向外的压强。我们看到原本平平的橡皮膜都向里凹进,这说明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学生回答:压强计主要由一侧装
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橡皮管、U形玻璃管(内装着色液体)、刻度板等组成。橡皮膜的手再用力些,U形管两边的液面又有什么变化?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怎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明确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探
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师生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不仅有向下的压强,也有向上的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学生观察并
回答:没有力作用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相平。手按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有高度差。用力越大,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越大。学生思考并回答:把压强计的橡皮膜放在水中,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有
高度差,就可以知道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保持金属盒在水通过手按与放入液体中都能使高度差改变的对比,让学生清楚压强计能反应液体压强的工作原理。度越大,压强越大。应用:1.为什么深潜技术堪比航天技术呢?2.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3.为什么不同深度
的潜水需不同的潜水服?4.为什么水产市场没有活的深海带鱼?5.你能解释帕斯卡裂桶实验的原因吗?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朝向,可以研究液体内部不同方向压强的关系。改变金属盒的深度能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将水换成盐水进行实验,能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p44自我评价1、2题2、预习下一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