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篮球》教学设计4-九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版】.doc,共(2)页,3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4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篮球双手球性练习》一、指导思想: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个中心,力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创新。二、教学背景:体育中考
总分50分,自选项目占20分,篮球运球绕杆是自选项目中难度较低,易拿高分的项目。而要学好篮球运球绕杆,双手交换运球、控球在整个动作系列中属于非常重要又比较难的环节,本节课在于突破此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流畅的交换手运球、控球。三、学情分析:(1)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已经逐
渐发育,具有了较明显的性别和体质差异;(2)身体机能的发育,分心能力的提高,能够较快建立条件反射,肌肉长度和横截面积增大,对力量和耐力承受能力增强。(3)此阶段学生在情感上表现为情感强烈且易冲动,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容易过高估计自己,容易差生挫败感。针对预估学情,本节课注重小队
合作,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在游戏和比赛中对学生进行篮球技术动作和蓝球意识的启蒙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了解篮球运动的常识。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单手原地运球和行进运球技术,进一步
巩固该技术动作,熟悉球性,提高球感、控球的基本能力。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篮球技术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和腰腹部的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运动习惯。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篮球这项团体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竞争精神及良好的竞争心态。提高学生的
团队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控制不良的情绪。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换手运球的技术要点难点:把握实际运用当中换手的时机六、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直观法、游戏法、竞赛法、多球练习法七、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①集合整队,
师生问好,热身跑:绕操场两圈②韵律操:原地提踵;原地小跳;左右脚跳;前踢腿跳;侧踢腿跳;提腿跳;内翻腿,外翻腿跳;内外结合翻腿跳—加上手。二主要部分:③基本球性练习:双手持球伸展运动;单手左右、上下拉球练习;单手掌心转球练习;单手托球过顶转球练习;勾
球绕环练习;翻手转球。④两人一组1、2球,单手送球练习四人一组2、3、4球,单手送球练习男女分组,各一组,单手送球练习(球与人数相同)⑤单手原地运球,左右各练习10次以上;原地换手运球,左右手轮流运球练习。口令式主动换手运球练习,左-右;换手运球,配合正确脚步练习;⑥把换手运球实
践到绕杆过程中,突出过杆前换手,过杆时保持“杆——人——球”的正确顺序。三结束部分:⑦放松操—课堂小结—收器材—下课八、场地器材:篮球每生个场地一片标志杆10根九、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40%以上,平均心率115-12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