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一 常见的运动损伤和处理方法》教学设计4-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华中师大版】.docx,共(6)页,277.98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26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方法》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症状及预防和处理方法;2、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方法。能够力所能及的指导帮助身边的人进行预防运动损伤的处理。3、情感目标:鼓励学
生互相帮助、及时自救或互救引导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二、教学内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教学难点:学以致用,将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的方法变成学生自己的生活技能。四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设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资源设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视频、课本六、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一、运动损伤--概念与分类(一)概念:运动中由于外部或内部的力量或暴力造成
的身体损伤或持续的创伤。(二)运动损伤的分类:1、按损伤的病程分类(1)急性损伤(2)慢性损伤2、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1)运动技术伤(2)非运动技术伤3、按损伤组织的分类(1)软组织损伤(2)骨与关节损伤(3)神经、血管、内脏损伤4、按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分类:(1)开放性损伤(2
)闭合性损伤5、按损伤后运动能力的丧失程度分类(1)轻度伤(2)中度伤(3)重度伤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一)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1.思想上认识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
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没有充分动员起来的情况下,就投入紧张的运动。由于肌肉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较差,身体
缺乏必要的协调下,因而容易发生损伤。3.运动负荷过大: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负担量。4.课堂组织不严密:在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学生过多,组织教法不当;组织纪律性差等。5.技术动作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的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6.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如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
;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7.场地设备的缺点:地不平,跑道太硬,器械质量不合格或安装不牢固等客观因素与损伤的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8.不良的气候变化: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
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等9.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在教学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这是篮球、足球等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二)运动损伤----预防1.加强思想教育2.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5.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6.加强医务监督工作三、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根据损伤后皮肤、粘膜是否有创口和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损伤两大类。(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概念及处理原则开放性软组织
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自创口流出。这类损伤的处理原则是预防感染,先止血再处理伤口。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擦伤、切割伤、刺伤和撕裂伤。(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概念及处理原则闭合性软
组织损伤是指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多见。常见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挫伤、肌肉肌腱拉伤、关节韧带扭伤、滑囊炎、肌腱腱鞘炎等。1、急性闭合性损伤的处理(1)早期处理:伤后2
4—48h内,组织出血和局出现红肿痛热、功能障碍等征象的急性炎症期。处理方法和步骤:第一,冷敷。用冰袋、冰棒或冷水浸湿的毛巾冷敷受伤部位此外,外敷伤药可迅速止痛、减轻急性炎症的效果。第二,加压包扎。冷敷后,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或海绵放于伤部,然后用绷带或布条稍加
压力进行包扎,包扎的松紧要适度,每8小时应该松开绷带几分钟,再进行包扎。加压包扎24小时后即可拆除。第三,抬高伤肢。经冷敷和加压包扎后的伤肢,可在伤肢的下面垫上物件,抬高受伤的肢体。此外,疼痛较重者和淤血较重者可遵
医嘱服药。(2)中期与后期:损伤发生24—48h以后.这时出血已经停止,急性炎症逐渐消褪,但伤部仍有淤血和肿胀。处理方法和步骤:第一,热疗和按摩。用热水袋或浸湿热水的毛巾(注意避免烫伤),对受伤的部位进行热敷,然后按摩受伤部位(按摩用力应从轻到重,用力方向应指向血液回心方向)。第二,请医生做
进一步的理疗和药物性治疗。(3)后期处理:损伤基本修复,肿胀压痛等局部征象也已消除,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疼痛、酸软无力。处理方法: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疗法。1、擦伤(1)概念:擦伤是受到外力磨擦后所致的损伤,皮肤组织被擦破出
血或有组织液渗出。(2)擦伤的处理A、创口较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洗净创口,创口周围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擦红汞或紫药水,一般无需包扎,让其暴露在空气中待干后即可。B、创口较深、污染较重: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给以抗生素治疗。2
、肌肉痉挛(1)概念: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的现象,会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难忍。运动中最易发生抽筋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其表现为肌肉突然僵硬,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常见原因主要有
寒冷刺激、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出汗过多、疲劳过度或缺钙。(2)发生肌肉痉挛时,通常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使之拉长,一般疼痛都可以得到缓解。处理时要注意保暖,牵引用力要均匀,切忌暴力,以免造成肌肉的拉伤
。①、腹部肌肉痉挛时,可做背部伸展运动以拉长腹肌,还可以进行腹部的热敷及按摩。②、小腿肌肉痉挛时,可伸直膝关节,勾起脚尖同时双手握住脚用力向上牵引即可。③、游泳中发生肌肉痉挛时不可惊慌,可先吸一口气,仰浮於水面,并立即求救,在水中自救的方法是用没抽筋的一侧手握住抽筋的脚趾,
用力向身体的方向拉,同时用抽筋一侧的手掌按住抽筋腿的膝盖上,帮助膝关节的伸直,待痉挛缓解后,在慢慢游向岸边。3、肌肉拉伤(1)概念: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表现为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
活动明显受限(2)病因:①准备活动不充分②体质较弱,训练的水平不高③运动技术低④气温过低,湿度太高,场地太硬等。(3)检查肌肉抗阻力试验,是检查肌肉拉伤的一种简便方法。其做法是患者作受伤肌肉的主动收缩活动,检查者对该活动施加一定阻力,在对抗过程中
出现疼痛的部位,即为拉伤肌肉的损伤处。(4)治疗原则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敷,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
,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4、扭伤(1)扭伤的概念: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之一,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情况。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多发
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2)常见病因:剧烈运动,负重持重时姿势不当,不慎跌扑、牵拉和过度扭转等(3)检查皮肤肿胀、淤血、擦伤,扭伤肌肉疼痛并无法运动到位,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酌情进行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4)处理方法:①当天,每3到4小时进行
15分钟冷敷(可以缓解肿胀)。请注意不能直接用冰块接触皮肤。②至少让受损肌肉休息一天。③保持拉伤的肌肉处于抬高的位置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④当发生运动伤害时,最好马上运用“大米”原则进行处理。四、总结复习思考:(
一).选择题:1、下列哪些是开放性损伤,那些是闭合性损伤?2、肌肉痉挛的发病原因有哪些?A、寒冷刺激B、电解质丢失过多C、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D、疲劳3、“大米”原则有哪几个步骤?A、休息B、冷敷C、按摩D、理疗E、热敷F、加压包扎G、抬高伤肢(二).简答题
1、肌肉拉伤如何处理?2、擦伤如何处理?3、小腿抽筋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