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方式与健康》教学设计2-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华东师大版】.doc,共(2)页,2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21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常见运动项目的生存意义一、本课的指导思想及思路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它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本课力求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大胆设计以多种知识互动贯穿于教学中,旨在,寓教育、教学于互动之中。二、教学目标通过知识讲解与讨论,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的生存意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正确
的运动观,生存观,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积极性,促进运动水平提高,体质发展。三、教学内容1.体育运动的发展简史2.体育运动最初的意义3.体育运动的逐渐变化。4.常见各种运动项目的生存意义。5.为什么要谈生存意义。6.明确运动与生存的意义。四、教学对象分析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根据初二学
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他们好奇性强,对游戏的兴趣较高,特别是对具有强烈的新鲜感的观点知识,更是情有独钟,而对单纯的技术教学却感到很乏味。本课将教学内容与生存教育渗透课堂教学,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锻炼身体,锻炼意志、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五、教学过程分析体
统的体育课的结构一般把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本节课的主体内容融成了一个整体。课的主体部分,是“教”与“学”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积
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进行创新。由于学生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强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新颖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多种
教学方式、方法。1、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2、导入课题:采用“提问式”(1)提出现象:“体育运动项目的弱化、美化、娱乐化、”引起学生的思考和疑惑、。(2)解释为什么弱化了,以
及弱化后的危害。(3)开始主要知识的讲授,讨论和交流,并结合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4)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及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得到感受和结论。六、场地布置与器材场地:录播室器材:翻页笔,U盘,粉笔,讲义,PPT。